跳转到内容

清除鄰近的小天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opperSulfate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7日 (一) 04:10 (加入{{Missing information}}和{{expand english}}标记)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清除鄰近的小天體也可以以另外一種方法來説,也就是這顆星體是它的軌道裏最大的那顆星體。這顆天體要有足夠的質量才能把它軌道裏的其他星體清除,這就好像在一片鋪平的屑之中,用一塊磁鐵以一條綫掃過這片地帶,使這塊磁鐵越來越大,從而吸取更多的鐵屑,如此類推。我們太陽系中的巨大气态巨行星就是這樣形成的:巨大的引力使它周圍的星體都紛紛撞到它的表面上。

排序 名稱 史藤-李文森参数 Λ Λ/ΛE Planetary
discriminant μ
質量 (kg) 天體種類 Λ = 1 於(au)
1 水星 1.95 × 103 0.0126 9.1 × 104 3.3022 × 1023 第1顆行星 60
2 金星 1.66 × 105 1.08 1.35 × 106 4.8685 × 1024 第2顆行星 2,180
3 地球 1.53 × 105 1.00 1.7 × 106 5.9736 × 1024 第3顆行星 2,870
4 火星 9.42 × 102 0.0061 1.8 × 105 6.4185 × 1023 第4顆行星 146
5 木星 1.30 × 109 8510 6.25 × 105 1.8986 × 1027 第5顆行星 6,220,000
6 土星 4.68 × 107 308 1.9 × 105 5.6846 × 1026 第6顆行星 1,250,000
7 天王星 3.84 × 105 2.51 2.9 × 104 8.6832 × 1025 第7顆行星 102,000
8 海王星 2.73 × 105 1.79 2.4 × 104 1.0243 × 1026 第8顆行星 127,000
9 穀神星 8.32 × 10−4 8.7 × 10−9 0.33 9.43 × 1020 第1顆矮行星 0.0245
10 冥王星 2.95 × 10−3 1.95 × 10−8 0.077 1.29 × 1022 ± 10% 第2顆矮行星 0.812
11 鬩神星 2.15 × 10−3 1.33 × 10−8 0.10 1.67 × 1022 第3顆矮行星 1.13
12 鳥神星 2.22 × 10−4 1.45 × 10−9 0.02[1] ~4 × 1021 第4顆矮行星 0.168
13 妊神星 2.68 × 10−4 1.72 × 10−9 0.02[1] 4.2 ± 0.1 × 1021 第5顆矮行星 0.179

參考資料

  1. ^ 1.0 1.1 Calculated using the estimate for the mass of the Kuiper belt found in Iorio, 2007 of 0.033 Earth m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