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efe.wyx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8日 (五) 14:55 摘掉{{Link Style}}模板:共5個跨語言連結)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舞虻科
化石时期:白堊紀至現在
雄性Empis livid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雙翅目 Diptera
总科: 舞虻总科 Empidoidea
科: 舞虻科 Empididae
亞科

舞虻,又名舞蠅,是舞虻科(Empididae)的昆蟲,已發現超過3000種,大部份分佈在全北區。牠們主要是掠食性的,有多種不同的形態,一般都是細小至中等身型的,非金屬色及有剛毛的。

一些舞虻,如歐洲Hilara maura,雄虻會將獵物用絲包裹,用來向雌虻求愛。大部份舞虻幼蟲都是掠食性的,並棲息在不同的環境,包括水中或陸上。

演化及分類

琥珀礦床中發掘出很多舞虻,並且肯定牠們早至白堊紀就已經存在。

有兩類原先是分類在舞虻科下的亞科,但現已分類在舞虻總科英语Empidoidea下為另外兩個,包括Atelestidae英语Atelestidae駝舞虻科英语HypotidaeBrachystomatidae英语Brachystomatidae有時亦會被看為獨立的科,但似乎是錯誤的分類。Microphorinae英语Microphorinae以往一直分類在舞虻科中,曾一度重新分類為獨立的科,現已改為長足虻科下的亞科。[1][2]

現時分類在舞虻科下的亞科,並非所有已確定為單系群。有學者認為舞虻科與長足虻科是舞虻總科下最大及最先進的分支。Brachystomatinae英语Brachystomatinae舞虻亞科英语Empidinae螳舞虻亞科英语Hemerodromiinae似乎是最近親,而Clinocerinae英语Clinocerinae似乎是最大的亞科。[2]

參考

  1. ^ Sinclair, B.J. & Cumming, J.M. The morphology, higher-level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Empidoidea (Diptera) (PDF). Zootaxa. 2006, 1180: 1–172. 
  2. ^ 2.0 2.1 Moulton, J.K. & Wiegmann, B.M.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flies in the superfamily Empidoidea (Insecta: Diptera). Mol. Phylogenet. Evol. 2007, 43 (3): 701–713. doi:10.1016/j.ympev.2007.02.02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