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克尔黑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9日 (六) 05:0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克尔黑洞(英文:Kerr black hole)是爱因斯坦场方程预言下的一类带有角动量黑洞,是二種旋转黑洞rotating black hole)中的一種。用来描述克尔黑洞的时空度规叫做克尔度规,是由新西兰数学家罗伊·克尔于1963年解出的。另一種是同时带有角动量和电荷的黑洞,叫做克尔-纽曼黑洞Kerr-Newman black hole)。相比于静态的史瓦西黑洞,克尔黑洞更接近于实际物理上的黑洞,因为大多数恒星都具有一定的自转角动量,当它们坍缩成黑洞时仍然会保留部分角动量。2006年天文学家对银河系内的X射线双星GRS 1915+105的观测表明,其中的黑洞可能在以每秒1150次的频率高速自转,已经接近了理论上的极限[1]

参考

  1. ^ Black hole spins at the limit. [200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