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克羅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9日 (六) 07:55 (补救19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克羅族
Crow
克羅人Swallow Bird的照片
總人口
12,000註冊會員
分佈地區
美國蒙大拿州
語言
克羅語英语Crow language,英語,平原肢體語言
宗教信仰
克羅模式、多巴哥社會、基督教
相关族群
希達沙族英语Hidatsa
克羅印第安人,1878–1883

克羅族克羅語英语Crow language:Apsáalooke;英語:Crow)是一個原先居於黃石河河谷的美國原住民。黃石河河谷從現今懷俄明州,到蒙大拿州,再到北達科他州,在那裡它接上密蘇里河。在21世紀,克羅族是一個聯邦政府認可的部落,名為蒙大拿州克羅部落[1]並有一個保護區位於該州中南部。[1]

在通過皮草貿易更早和更好地獲得槍支的歐及布威族克里族(鐵聯盟)的壓力下,克羅族從現在的俄亥俄州裡面的俄亥俄東部林地地區遷移到當地,在溫尼伯湖以南定居。之後,他們被夏安族推向西部。克羅族和夏安族同樣都被拉科塔族(蘇族)趕到西方,後者接管了密蘇里河以西的土地,從南達科他州的布拉克山到達懷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大角山英语Bighorn Mountains。最終夏安族靠向了拉科塔族,共同嘗試趕走美國白人。克羅族依然是夏安族和蘇族的死敵。縱然屢戰屢敗,克羅族仍然控制到幅員超過9300平方公里的廣闊保護區。

自19世紀以來,克羅族一直集中於他們在蒙大拿州比靈斯南部建立的保留地。他們還住在幾個主要的,主要是西部城市。部落總部設於蒙大拿州的克羅埃真西英语Crow Agency[2]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2008年成為克羅部落的成員,是第一位被美國原住民部落正式接納的美國總統。他在總統競選期間向印第安人保證他將與部落領袖定期會面。他通過每年一次的白宮部落大會(White House Tribal Nation Conference)信守這一諾言。

名稱釋義

民族自稱Apsáalooke由鄰近的希達沙族英语Hidatsa賦予,指“大喙鳥的孩子”。[3]法國人把它譯作gens du corbeaux(烏鴉人),在英文就變成Crow(烏鴉)。其他部族亦把Apsáalooke稱為他們自己語言中的“烏鴉”和“渡鴉”。[4]

歷史

早期的克羅-希達沙族就住在俄亥俄州,靠近伊利湖一帶。受到鄰近驍勇善戰的部落威脅,他們有一段時間移居到曼尼托巴省溫尼伯湖以南。[5]後來他們遷到北達科他州的惡魔湖後,克羅族開始進一步西進,與希達沙族分離。西進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夏安族和後來蘇族之中的拉科塔族輪番侵擾。而為了控制全新的地盤,他們趕走了原先在當地的休休尼人[6]並與當地的基奧瓦人基奧瓦阿帕奇族英语Kiowa Apache交好。[7][8][9]之後基奧瓦人和基奧瓦阿帕奇族向南遷移,克羅族在當地取得主導權。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皮草貿易時代,克羅族仍然在其既定地區佔據主導地位。

克羅族的土地

黃石河河谷[10]穩定下來後,克羅族分出四派:Ashalaho(Mountain Crow)、Binnéessiippeele(River Crow)、Eelalapito(Kicked in the Bellies),以及Bilapiluutche(Beaver Dries its Fur)。他們日漸適應平原印第安人遊牧生活方式,作為獵人和採集者,並且獵殺野牛。1700年以前,他們還使用狗推車來運載貨物。[11][12]

從大約1740年起,平原部落迅速採用了馬匹,這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在平原移動和捕殺水牛。然而,北方的嚴冬使其畜群比南部的平原部落小。克羅族、希達沙族、東休休尼人和北休休尼人都成為了養馬能手,培養出相對龐大的馬群。然而這個特長也讓他們處於窘境:當時其他東方和北方的部落也為了更多的資源紛紛涉足平原,格羅斯文特人黑腳人猶他人先後為了掠奪馬匹而襲擊克羅人。[13][14]之後,蘇族人阿拉帕霍人夏安族這三個善戰部族組成的聯盟也前來奪取克羅人的馬匹,克羅人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1866年的紅雲戰爭中,蘇族人和夏安人的聯軍擊敗美軍,佔領了博茲曼小道。戰後談判中,戰敗的美國允許蘇族人佔領了許多土地,其中也包括克羅人的土地。1876年的蘇族戰爭英语Great Sioux War of 1876中,克羅人加入了美軍一邊,進攻由蘇族人、夏安族和阿拉帕霍人組成的聯軍。美軍轉敗為勝後,克羅人奪回了自己的土地,並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保留地。

歷史上的支派

19世紀早期的克羅族分為三個獨立的支派,他們只會在共同防禦時聚集在一起:[15]

  • Ashalaho(Mountain Crow),是克羅族最大的支派,率先分離於希達沙族並向西遷移。其酋長無腸看到異象,於是帶領族人尋找神聖的煙草,最終在蒙大拿州東南部定居下來。他們住在洛基山脈和沿著黃石河上游的山腳,在今天的懷俄明州-蒙大拿州邊界,在大角山和阿布薩羅卡嶺上;布拉克山涵括其領土的東部邊緣。
  • Binnéessiippeele(River Crow),從希達沙族本部分裂出來,相傳是因為對野牛腹部的爭執。所以希達沙族稱呼克羅族為Gixáa-iccá--“那些毆打肚子的人”。[16][17]他們住在密蘇里河以南的黃石河馬瑟爾謝爾河以及大角河、保德河和溫德河的河谷中。該地區歷史上被稱為保德河國家。有時他們會向北遷到米爾克河。
  • Eelalapito(Kicked in the Bellies),[18][19]他們控制了這個被稱為大角盆地的地區,東至大角山,西至阿布薩羅卡嶺,以及南達懷俄明州北部的溫德河山脈。有時他們定居在貓頭鷹山脈,布里傑山脈和南部的斯威特沃特河沿岸。有時他們定居在貓頭鷹克里克山脈,布里傑山脈和南部的甘霖河沿岸。[20]

根據他們口傳的傳統,他們曾存在第四個支派:Bilapiluutche(Beaver Dries its Fur),據信該派在18世紀下半葉已經與基奧瓦人融合了。

著名克羅人

注釋

  1. ^ 1.0 1.1 Crow Tribe of Montana. National Indian Law Library. [April 23,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2. ^ Crow Nation, Apsaalooké. Crow Nation. [April 23,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3. ^ Johnson, Kirk, A State That Never Was in Wyoming, The New York Times, 24 July 2008 [201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4. ^ William C. Sturtevant, Handbook of North American Indians: Southwest (1979, ISBN 0160504007), page 714: "Among other tribes the Crow are most commonly designated as 'crow' or 'raven'."
  5. ^ Barry M. Pritzker: A Native American Encyclopedia
  6. ^ Phenocia Bauerle: The Way of the Warrior: Stories of the Crow Peopl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978-0-8032-6230-0
  7. ^ Peter Nabokof and Lawrence L. Lowendorf, Restoring a Histor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04, ISBN 0-8061-3589-1, ISBN 978-0-8061-3589-2
  8. ^ John Doerner, "Timeline of historic events from 1400 to 20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ttle Bighorn Battlefield National Monument
  9. ^ Timeline and citations, Four Directions Institute
  10. ^ The Crow Society. crow.bz. [13 Jan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Dog travo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men of the Fur Trade
  12. ^ "Forest Pre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th pictures of dog travois, Helena National Forest Website
  13. ^ Osborn, Alan J. "Ecological Aspects of Equestrian Adaptation in Aboriginal North Americ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o l. 85, No. 3 (Sept 1983), 566
  14. ^ Hamalainen, 10–15
  15. ^ Crow nam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erican Tribes
  16. ^ Bowers 1992: 23
  17. ^ Lowie 1993: 272–275
  18. ^ Timothy P. McCleary: The Stars We Know: Crow Indian Astronomy and Lifeways, Waveland Press Inclusive, 1996, ISBN 978-0-88133-924-6
  19. ^ Lowie 1912: 183–184
  20. ^ Barney Old Coyo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urtle Island Storyteller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