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飛球型投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陳寅恪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9日 (六) 12:10 →‎參考資料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飛球型投手是以讓打者擊出飛球被野手接殺製造出局數的投手

定義

這是來自美國棒球界的量化分析分類,以滾飛比來推算,推判一位投手在是滾地球型投手(Groundball Pitcher)或飛球型投手(Flyball Pitcher),飛球型投手是以滾飛比小於0.93的投手。

滾飛比 = 滾地球/飛球

特色

這種投手的通常勇於與打者拼球,或是球路特性使打者喜歡揮大棒來面對該投手的球路,使打者容易擊出飛球被野手接殺,優點是這種投手擅於製造吊球而奪三振的能力較強,但缺點是在記錄上的被長打率會偏高,也就是容易被擊出長打。理論上,這種類型的投手以威力型的投手為主,但事實上,也有不少控球型的投手屬於飛球型投手。如Johan Santana、Scott Kazmir

原因

相較於滾球型投手都是投二縫線的sinker(沉球),由於飛球型投手都是投四縫線的fastball,球到本壘會上竄,當打者反應不及,通常會打到球的下緣,變成高飛球,如果球再犀利點,讓打者連球皮都碰不到,自然容易被三振,所以飛球型選手同時也經常是三振型選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