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蕩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appyseeu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4日 (四) 18:10 (通过reFill填充了1个裸露的参考文献 ())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扫荡报》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所创的国民革命军报刊,1931年5月创刊於江西南昌,名为《扫荡三日刊》;1932年更名为《扫荡日报》;1935年迁至武汉,更名《扫荡报》;1945年战后更名《和平日报》。国共内战后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1]

历史

1931年初,国民政府第一次围剿战争受挫;为振奋士气,1931年5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南昌创办《扫荡三日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政治訓練處處長贺衷寒擔任《扫荡三日刊》创办人,並親自題寫報頭,称:“我们就用‘扫荡’二字,‘扫’是扫除匪贼,‘荡’是荡平匪巣。”[1]

1932年夏,第三次围剿战争失败后,國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亲临南昌,自任总司令;6月23日,《扫荡三日刊》擴版更名《扫荡日报》,對開日刊。1935年红军開始流竄后,蒋介石撤销南昌行营、成立武汉行营,《扫荡日报》也迁至武汉、更名《扫荡报》。[1]

抗战期间,《扫荡报》成为政府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

1945年二战后,《扫荡报》更名为《和平日报》。[1]国共内战后迁往台湾,1949年7月1日又復名為《掃蕩報》。[2]1950年7月停刊。[3]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李明哲. 從歐威爾《一九八四》中譯本看政治意識形態對文學翻譯的影響 (PDF)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63n125. 2011年6月 [中華民國100年6月]. 
  2. ^ 和平日报. 國立臺灣圖書館. 
  3. ^ 掃蕩報. 國立臺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