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和籴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6日 (六) 23:1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和籴法(籴,dí,音同「笛」),是中国历史上对粮食供应进行国家管理的一种方法。在丰收的年份或者粮食盛产地区,政府用低价收购粮食屯藏,来避免粮食歉收的时候出现饥荒。此方法从汉武帝时开始实施,以后各朝代不同程度上都实行過,但此法经常遭到粮食生产者和商人的抵制。

宋朝政府用印刷的纸币(会子)强制采购民间的粮食,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1]

参考资料

  1. ^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论贾似道的公田法. 宁海新闻网. 2005年6月7日 [2012年6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