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公會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WhitePhosphorus-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7日 (日) 11:33 机器人紧急开关):清理CAT: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公會堂是供地方居民集會、舉行藝文活動的場所。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等組織可透過於公會堂舉行戲劇表演、演說、展覽等活動,達到政令宣導、啟迪民智的作用[1]。在日本,公會堂主要興建於1920到1960年代,後來演變成「市(縣)民會館」、「文化會館」等設施[2][3]

臺灣在日治時期受到日本影響,於各地興建不少公會堂[1]。其中大多數是在大正年間(1910到1920年代),由地方政府以慶賀皇族成婚、太子即位、天皇壽慶等名義來興建[1]

簡介

日本公會堂的起源,一說可追溯到福澤諭吉等人所興建的三田演說館日语三田演説館(1875年)與明治會堂日语明治会堂(1881年),為福澤諭吉等人向社會大眾舉行政治演講的場所[4][2]。而後日本第一間「公會堂」,據說是位於大阪的大阪市中央公會堂(1918年)[3]。而於政府當局獎勵地方設置公會堂,日本各個地方政府紛紛興建各自的公會堂[4]。公會堂除了提供居民集會使用,也具有俱樂部、娛樂場所的功能[4]

大正時期的公會堂建築,大多採用磚造的歷史主義風格[1]。但是後來因為關東大地震影響,開始改用鋼筋混凝土興建[1]

現存的公會堂

此處收錄各地現存以「公會堂」為名的建築。

日本

名稱 照片 所在地 備註
大阪市中央公會堂 大阪府大阪市北區 重要文化財
日比谷公會堂 東京都千代田區 近代化産業遺産
名古屋市公會堂日语名古屋市公会堂 愛知縣名古屋市昭和區 登録有形文化財
豐橋市公會堂日语豊橋市公会堂 愛知縣豐橋市今橋町 登録有形文化財
舊函館區公會堂 北海道函館市元町 重要文化財
杉並公會堂日语杉並公会堂 東京都杉並區 二次大戰後興建的公會堂
五藏野公會堂日语武蔵野公会堂 東京都武藏野市 二次大戰後興建的公會堂
長崎市公會堂日语長崎市公会堂 長崎縣長崎市魚の町 二次大戰後興建的公會堂
淺草公會堂日语浅草公会堂 東京都台東區淺草 二次大戰後興建的公會堂
澀谷公會堂 東京都澀谷區宇田川町 二次大戰後興建的公會堂

臺灣

名稱 照片 所在地 備註
臺北公會堂 臺北市中正區 國定古蹟
士林公會堂 臺北市士林區 歷史建築
大溪公會堂 桃園市大溪區 歷史建築,也是文化景觀「大溪公園」的一部份
新竹公會堂 新竹市東區 歷史建築
彰化公會堂 彰化縣彰化市 歷史建築
鹿港公會堂 彰化縣鹿港鎮 縣定古蹟
二水公會堂 彰化縣二水鄉 歷史建築
臺南公會堂 臺南市中西區 直轄市定古蹟
新化公會堂 臺南市新化區 歷史建築

參見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凌宗魁. 《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 遠足文化. 2016-11: 118–122. ISBN 978-986-93512-8-7. 
  2. ^ 2.0 2.1 第三版,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 デジタル大辞泉,大辞林. 公会堂(コウカイドウ)とは - コトバンク. コトバンク. [2018-09-07] (日语). 
  3. ^ 3.0 3.1 日本での劇場の進化と歴史【ホームメイト・リサーチ-エンタメール】. www.homemate-research-hall.com. 東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2018-09-07] (日语). 
  4. ^ 4.0 4.1 4.2 王紹傑. 〈公眾聚會教化所 公會堂〉 (PDF). 《臺灣學通訊》 (國立臺灣圖書館). 2019-03-10, 110: 20-21. ISSN 1999-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