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cbird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1日 (日) 12:20 →‎外部連結:​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
假名にいたかありさんこくりつこうえん
平文式罗马字nītaka arisan kokuritsu kōen
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
位置 日治臺灣
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
面积185,980公頃(1,860平方公里)[1]
建立1937年12月27日
主管团体臺灣總督府臺灣國立公園委員會
日本的新高山(玉山)邮票(1941年发行)

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為日治時期成立於台灣國家公園。範圍約為今玉山國家公園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介紹

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橫跨臺中州、台南州、高雄州、花蓮港廳和臺東廳,其大部分皆為蕃地。此國立公園包含了新高山阿里山馬博拉斯山秀姑巒山大水窟山三叉山、雲峰、關山,其中以檜木林、八通關古道最具特色,且包含了從熱帶到寒帶的不同林相景緻。在嘉義市與阿里山的新高登山口之間有阿里山林業鐵路。主要觀光路線如下:[2]

  • 新高登山A
    • 第一日:水裡坑—東埔溫泉,住東埔山莊
    • 第二日:東埔溫泉—八通關,住國立公園台中協會經營宿泊所
    • 第三日:八通關—頂上
  • 新高登山B
    • 第一日:嘉義—阿里山,住旅舍
    • 第二日:阿里山—新高口—鹿林山,住鹿林山莊
    • 第三日:鹿林山—新高下,住新高下駐在所
    • 第四日:新高下—頂上
  • 新高登山C
    • 第一日:玉里車站—蕨,住蕨駐在所
    • 第二日:蕨—大分(ターフン),住ターフン駐在所
    • 第三日:大分—南,住南駐在所
    • 第四日:南—八通關,住八通關駐在所
    • 第五日:八通關—頂上
  • 八通關越嶺
    • 新高登山A路線之後,接著新高登山C路線的逆行
  • 關山越嶺
    • 第一日:高雄—旗山—六龜,住旅舍
    • 第二日:六龜—寶來,住寶來駐在所
    • 第三日:寶來—復興(ビビユウ),住ビビユウ駐在所
    • 第四日:復興—梅山(マスホワル),住マスホワル駐在所
    • 第五日:梅山—中之關,住中之關駐在所
    • 第六日:中之關—向陽,住向陽駐在所
    • 第七日:向陽—霧鹿(ブルブル),住ブルブル駐在所
    • 第八日:霧鹿—新武路—關山車站

歷史

  • 1928年 - 田村剛日语田村剛至阿里山調查
  • 1931年 - 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成立
  • 1933年 - 國立公園調查會第一次會議
  • 1934年 - 國立公園調查會第二次會議
  • 1935年 - 臺灣國立公園協會成立、國立公園法施行
  • 1936年 - 決定國立公園候選地[3]
  • 1937年 - 12月27日,台灣總督府國立公園委員會指定新高阿里兩山脈一帶為國立公園。
  • 1941年 - 太平洋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廢止「台灣國立公園委員會官制」。(台灣國家公園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1~30年)
  • 1945年 - 日本戰敗,「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廢止。
  • 1982年 - 玉山一帶成立「玉山國家公園」。
  • 2001年 - 阿里山一帶成立「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交通

關聯區域

昭和12年(1937年)當時

注释

  1. ^ 臺灣國立公園面積表 (昭和十六年度末現在).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統計年報. 臺北: 臺灣總督府國土局土木課. 1943年. 
  2. ^ 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內臺灣國立公園協會. 193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3. ^ 草山懷古 (PDF).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201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