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形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cuk1203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5日 (五) 17:18 →‎外部链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肉形石
藝術家未知
年份17世紀
收藏地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

肉形石,是於清朝時期的一個宮廷珍玩,長5.73公分,寬6.6公分,厚5.3公分,1英鎊又66公克,現存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肉形石是來自一塊自然生成的瑪瑙,瑪瑙生成過程中受到雜質的影響,呈現一層一層不同顏色的層次,加上工匠將頂部的石材表面加工鑽孔和染色,做成了這件層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現的作品,外觀看過去就像一塊肥嫩的東坡肉,因而稱「肉形石」。

近年來與列為中華民國國寶毛公鼎,以及同屬重要文物翠玉白菜合稱民間版的「故宮三寶[1]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