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6日 (六) 10:19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 (S099001 - 695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張輝誠(1973年)是臺灣的作家、教育工作者,為「學思達教學法」創始人。

生平

褒忠國中校園一景

張輝誠出生於民國62年(1973年),父親為榮民,自幼在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元長鄉山內村蔥仔寮外公的三合院生長,後搬遷至褒忠鄉。就讀雲林縣褒忠鄉褒忠國民小學時參加中秋節猜燈謎活動,引發其自我學習的思想,成為日後「學思達教學法」的靈感來源。自該校畢業後,亦先後畢業於雲林縣立褒忠國民中學、臺灣省立虎尾高級中學(今國立虎尾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師大)國文學系,並獲臺師大文學博士學位。[1]後為中山女高國文老師,2018年6月8日辭職[2]

「學思達」強調學生培養「自學、思考、表達」的能力,主張成立教學社群讓教師合作、「開放教室」以達互相成長。[3]


參考來源

  1. ^ 陳榮俊 (编). 〈張輝誠的學思達教學〉. 《傳承》 2018年9月初版. 臺北市: 東瑩國際文化. 2018. ISBN 978-986-96203-0-7 (中文(臺灣)). 
  2. ^ 親子天下. 教育圈震撼彈——張輝誠捨棄退休金辭教職,全心開創學思達. 翻轉教育 - 親子天下網站. 2018-06-08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5) (中文(繁體)). 
  3. ^ 李擷瓔. 2019年學思達亞洲年會在嘉大 為教師帶來新啟發. [202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