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0日 (三) 03:56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鲴科 Xenocyprididae
属: 䱗属 Hemiculter
种:
H. leucisculus
二名法
Hemiculter leucisculus
異名
  • Parapelecus eigenmanni
    Jordan & Metz, 1913
  • Kendallia goldsboroughi
    Evermann & Shaw, 1927
  • 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
  • Hemiculterella eigenmanni
    Jordan & Mertz, 1913
  • Hemiculter schrencki schrencki
    Warpachowski, 1888
  • Hemiculter leucisculus warpachowskii
    Basilewsky, 1855
  • Hemiculter eigenmanni
    Jordan & Metz, 1913
  • Hemiculter schrencki
    Warpachowski, 1888
  • Squaliobarbus annamiticus
    Tirant, 1883
  • Cultriculus akoensis
    Oshima, 1920
  • Hemiculter kneri
    Warpachowski, 1887
  • Chanodichthys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

cān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又稱tiáoqiú克氏jiǎo,俗稱䱗子、䱗條、青鳞子、白条、白鱎、奇拉、奇力魚、苦槽仔、海鰱仔、烏尾冬、奇力仔,为輻鰭魚綱鯉形目鲤科䱗属的其中一鱼类

分布

本魚原产中国大陆、朝鲜半島日本,现已被引进多个國家和地区,分布台灣越南俄羅斯遠東地區、蒙古的溪流中。並引入阿富汗烏茲別克伊朗。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淡水或半淡水水体等,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浅水处缓流或静水水体。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华北[2]

特徵

本魚體側扁且延長,頭小,魚體呈銀灰白色,背部較深,呈灰绿色,腹部銀白色,尾鰭叉形,鰭緣灰黑。雄魚的頭部於繁殖期會出現追星,背鰭硬棘3枚;背鰭軟條7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1至13枚,體長可達23-25公分。

生態

本魚種為初級淡水魚,棲息於低海拔的溪流、湖泊或水庫的中上水層,最適pH值為7.0,水溫攝氏18至22度(華氏64至72度),水深0至10公尺。本魚種行動迅速活潑,繁殖力和適應力強,屬雜食性,以浮游动物、甲壳动物、藻類或水生昆蟲等為食[3]。於水生植物上產附著性卵。

經濟利用

食用魚,適合油炸。

参考文献

  1. ^ Thinh, D.V.; Van, N.S.; Huckstorf, V.; Nguyen, T.H.T. Hemiculter leuciscul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April 2010].  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7). Hemiculter leucisculus. FishBase. Version 2007-02.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