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千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0日 (三) 09:19 (Add 1 book for verifiability (20210209)) #IABot (v2.0.8) (GreenC bot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张千帆
张千帆
出生1964年1月(60歲)
上海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语言英语、汉语
母校南京大学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院
马里兰大学
职业教授、作家
活跃时期1999年至今
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领域法律学
知名作品《美国宪法与政府体制》
《西方宪政体系》
《宪政原理》

张千帆(1964年1月),上海人,现在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会理事、作家、公共知识分子

生平

1964年,张千帆出生在上海市,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读中学前回南京和父母团聚。[1]

1980年,张千帆考上了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赴美国留学,1989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学博士。[1]後曾從事物理學博士後研究的工作。1992年,张千帆入读马里兰大学法学院,转攻社会科学[1]但由於財政問題無法支付法學院第二、三年學費,張千帆最終一邊擔任學校電腦中心咨詢工作一邊在法學院旁聽。1995年,张千帆入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1999年获政府学博士。[1]

张千帆学成之后归国,1999年-2002年,在南京大学法学院出任教授。2003年,转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担任教授,主攻宪法学、比较宪法、中国宪法、宪政原理等领域。[1]

2012年12月网络盛传的视频《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张千帆痛陈专制社会对人格的戕害,以及中国国民的人格缺陷。[2]

社会活动

张千帆在媒体经常对“教育公平”和“宪政民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4][5][6][7]

2012年12月25日,张千帆在其腾讯博客发表《改革共识倡议书》,得到谌洪果、何兵、贺卫方许纪霖鄢烈山章诒和等人的联署签名。随后他的新浪微博被封号。[8][9]

2013年12月12日,张千帆代表参与教育平权活动的志愿者发表《教育公平志愿者联合声明》,声援因倡导教育平权和新公民运动被捕待审的许志永博士。

作品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张千帆:从理学博士到法学教授. 民主与法制. 2007-12-25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7日). 
  2. ^ 张千帆:没有来自底层的推动力,改革不会发生. 凤凰网. 2012-12-20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5). 
  3. ^ 张千帆:让宪法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新京报. 2011-07-09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7日). 
  4. ^ 张千帆 高考招生不公平. 南方周末. 2012-07-25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7日). 
  5. ^ 张千帆:宪法有用了,改革才会变好. 财经网. 2012-06-04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7日). 
  6. ^ 张千帆:异地高考实行的难点在于地方保护主义. 人民网. 2012-10-17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7日). 
  7. ^ 张千帆:高考招生制度太不公正. 网易. 2012-07-07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7日). 
  8. ^ 数十位中国学者呼吁就改革达成共识. BBC. 2012-12-12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7日). 
  9. ^ 中国70多位知名学者联名推出《改革共识倡议书》.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2-12-27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7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