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筆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4日 (日) 15:40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華民國筆會(英語:Taipei Chinese Centre, PEN International)為國際筆會的分會之一,其前身為林語堂胡適徐志摩蔡元培等人於1930年發起成立的國際筆會中國分會。1958年在台灣復會。

歷史沿革

中國筆會(即國際筆會中國分會)於1930年11月16日在上海成立,由蔡元培楊杏佛胡適曾孟樸葉恭綽宗白華徐志摩戈公振謝壽康林語堂鄭振鐸邵洵美唐腴廬郭有守等14人發起。蔡元培出任首任理事長,戈公振為書記。根據《會章》,筆會的成立目的有二:“在國內則為各地作家的一種友誼結合,在國外則與世界各國的筆會聯絡,為文藝的及友誼的協助”。筆會成立後,會員以文學研究會新月社真美善社論語社成員為主,左翼作家並沒有參與其中。1933年,筆會曾接待蕭伯納訪華。此後筆會的活動基本停滯,直至1935年3月在上海再次召開全體會員大會,蔡元培被推舉為會長。1937年5月,筆會在上海舉行了最後一次大會,蔡元培因身體原因辭任會長,孫科被推為會長。抗日戰爭爆發後,部分成員遷往重慶。1938年7月,中國筆會在國際筆會第16屆大會上入選執行委員會。此後中國筆會活動逐漸停止,不過胡適於1941年至1947年間被推選爲國際筆會戰時五人主席團成員。[1][2][3]

國民政府遷台後,筆會於1958年在台復會,定名為中華民國筆會,並恢復了國際筆會會籍。張道藩出任復會後的首任會長。1972年,《中華民國筆會季刊》創刊。1975年,會長林語堂當選國際筆會副會長。1990年,會長殷張蘭熙又當選國際筆會副會長至2017年去世。[3][4]

歷任會長

參考文獻

  1. ^ 陈子善. 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活动考(1930-1937). 《文人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 
  2. ^ 范泉 (编).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3. 
  3. ^ 3.0 3.1 张裕:独立中文笔会之源流. 独立中文笔会. 2016-02-22 [2016-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4. ^ 中華民國筆會簡史. 中華民國筆會. [2016-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