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饅 (日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4日 (日) 19:09 (补救5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正在籠中蒸製的中華肉饅

中華饅(日语:中華まん)在日本料理中意指一種有餡、類似中國包子(而不是饅頭)的麵點。其主要原材料爲小麦粉砂糖酵母發粉等,以蒸製爲烹飪方式[1][2]。在日本常見的中華饅餡料種類有肉饅[3]肉まん)與餡饅[4]あんまん,餡指紅豆餡)等等。

歷史

中華饅具體的發源地有多種說法。雖然在日本從事料理業的華人早已在日本的中華街開始製作並售賣包子,但最早製作現在流行於日本的中華饅之店家一說爲中村屋日语中村屋,其創業者相馬夫婦在1925年訪華時品嚐到中國的包子後決定對其加以改良引入日本;由於中式包子麵皮吸收油脂對喜食清淡口味的日本人來說難以接受,故其聘請華人廚師製作了麵皮較不易油膩的版本,在1927年以「天下一品 支那饅頭[註 1]」的名義開始銷售,後來在日本的中華街廣爲流傳[5]。由於日語中饅頭已成爲一種與中國麵點迥異的和菓子的名稱,故這種麵點後來普遍稱爲「中華饅」。

另一說中華饅的起源是神戶中華街的店家「老祥記」先代以「豚饅頭」(豚即豬肉)爲名義販售的中國包子[6],但因年代久遠已無法確定其製作工藝與現在日本流行的中華饅是否相同[2]

註釋

  1. ^ 1927年間在日本普遍以支那指中國,直至二戰結束後該詞成爲禁忌詞而停止使用;此處給出原名。

引用

  1. ^ 大辞泉(yahoo辞書)「中華饅頭」.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1). 
  2. ^ 2.0 2.1 Glico[永久失效連結]
  3. ^ 大辞泉(yahoo辞書)「にくまん(肉饅)」.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1). 
  4. ^ 大辞泉(yahoo辞書)「あんまん(餡饅)」.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1). 
  5. ^ 新宿中村屋 中華まんの起源.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7). 
  6. ^ 豚まんファン集まれ! 発祥地・神戸で11月にサミット. 朝日新聞. 2011-09-18 [201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