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朱天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默然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5日 (一) 13:2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朱天心
性别
出生 (1958-03-12) 1958年3月12日66歲)
臺灣高雄縣鳳山市(今高雄市鳳山區)
国籍 中華民國
职业作家
活跃时期20世纪
亲属朱西甯
劉慕沙
朱天文、妹 朱天衣
经历
  • 三三集刊、七月流火主編
代表作
  • 擊壤歌、朱天心作品集
荣誉
  • 時報金獎、聯合報文學獎、洪媽從小說獎....等

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臺灣作家,生於高雄縣鳳山市(今高雄市鳳山區),北一女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父親是籍貫山東的作家朱西甯,母親是台灣客家人翻譯家劉慕沙。朱天心文學風格多面,但多以眷村、臺灣二戰後移民與當地人間的事為主,為「眷村文學」人物。

經歷

父親朱西甯,母親劉慕沙,胞姐朱天文、胞妹朱天衣

朱天心寫作起步極早。國中時期朱天心便開始寫作,作品多發表於《中國時報》,並受到當時【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的甚大重視;197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諾亞方舟上的日子》與北一女中就讀時寫成的長篇散文《擊壤歌》,盛名於文壇。尤其《擊壤歌》可謂臺灣高中版的《未央歌》而引發風潮[1];大學畢業後專職寫作。曾任《三三集刊》主編,其作品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金獎、聯合報文學獎、洪媽從小說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等多項文學獎,為臺灣文壇上重要的作家。

1974年,旅居日本胡蘭成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之邀來臺灣,惟因曾為汪精衛政府幕僚,當年往事難被接受,遂應想寫張愛玲傳的朱西甯的安排,移居朱家隔壁;也因此成為朱天心、朱天文等人的私人教师。胡蘭成對朱天心影響甚鉅,如《擊壤歌》中朱天心便常引用大篇幅胡蘭成的話 ,外界也有對《三三集刊》的年輕作家「張腔胡調」之稱。此外,1979年與1980年,朱天心與朱天文兩次至日本東京拜訪胡蘭成,東京也成為朱天心日後最常旅遊之地與小說中重要的「原鄉」之一[2]

政治活動

朱天心數次參與政治活動,政治立場傾向中國大陸,1992年曾經參與朱高正所創立的中華社會民主黨並參選國大代表補選,於1995年代表中華社會主義黨於新竹縣參選第三屆立法委員;2004年又參與民主行動聯盟,於2006年底參與倒扁活動[3]。2008年在第七屆立委選舉中,曾為北一女的同學、新黨候選人雷倩站台。

心結

朱天心對《悲情城市》中與朱天文合作的共同編劇吳念真略有不快,在其著作《三十三年夢》中以「礦工之子」稱呼吳念真,並透露對拆帳與分工的不滿:

礦工之子與天文同掛編劇,實則工作狀態是天文與侯子日日談劇本一整年,最後一星期交給礦子填上生動口語之閩南語。侯子疼愛礦子,且一直以為礦子真像他自己愛說的那樣窮窘,便將劇本費四六分(女生不需養家故少些),兩人合掛名。是故我每見礦子記者會或訪談中大談「我當初構想……」、「我的理念……」、「我覺得台灣人……」,我覺得他真好意思……礦子早就不是礦工後代的生活了,就像我們後來老愛把三級貧戶之子掛口上的另一名台灣之子,他們都不窮很久了。那之前一年,我們同行去義大利貝沙洛影展時,一路上我已深深見識他對名牌的嫻熟與不手軟。
朱天心,《三十三年夢》

家庭

謝材俊,子謝海盟

著作

主要著作篇目查詢系統--「台灣作家作品資料庫」[1]

合著

主編

朗讀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1. ^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國文天地》1998年1月。
  2. ^ 孫潔茹,外省第二代的認同歷程-以朱天心及其小說為例,《文化研究月報》2004年6月。
  3. ^ 藝文界熱烈響應倒扁行動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