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二泉映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5日 (一) 23:57 (补救5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Er Quan Ying Yue
阿炳(華彥鈞)作品

中文名二泉映月
时间1950年錄音

二泉映月阿炳的代表作,为著名的二胡曲。二泉之名來自於人稱“天下第二泉”的無錫惠山的惠泉,即阿炳經常賣藝的地方。

歷史

阿炳在街頭賣藝期間,時常隨心創作一些曲,沒有名目,鄉人稱之爲“依心曲”。1950年,當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教授爲其錄音時,衆人商議以“二泉映月”爲題爲此曲命名。[1]二泉之名來自於人稱“天下第二泉”的無錫惠山的惠泉,這是阿炳經常賣藝的地方。紧邻此泉一侧的“寄畅园”,是阿炳生母所在的秦府;另一侧是"华孝子祠",而阿炳原名华彦钧,系属无锡东亭华姓的一大族群。

樂曲

該曲主題共分三個樂句,首句柔和舒緩,次句短小激蕩,三句柔中帶剛,表現心中無限悲涼。全曲採用變奏曲形式,主要是G徵调式,將主題變奏五次,逐漸推入高潮。阿炳在演奏中大量使用,配合二胡的音色,如泣如訴。

一說從蘇州小調《知心客》(原詞或為舊青樓曲)演變而來,但無實據。[2]

评价

小泽征尔: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3]

参考文献

  1. ^ 杨廷杰. 杨荫浏为阿炳记录《二泉映月》. 新民晚報. 2014-08-31 [2015-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4). 
  2. ^ 陈仓老农. 《二泉映月》与《知心客》. 新浪博客.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3. ^ 中国人的命运交响曲《二泉映月》. 中国网. 2015-08-27 [2016-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