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吻帆蜥魚
外观
長吻帆蜥魚 | |
---|---|
捕獲的個體 | |
史密森尼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 長吻帆蜥魚模型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仙女鱼目 Aulopiformes |
科: | 帆蜥鱼科 Alepisauridae |
属: | 帆蜥鱼属 Alepisaurus |
种: | 長吻帆蜥魚 A. ferox
|
二名法 | |
Alepisaurus ferox | |
異名 | |
|
長吻帆蜥魚(学名:Alepisaurus ferox),又名帆蜥魚,俗稱狗母或長吻鰭槍魚,是帆蜥魚科帆蜥魚屬的模式種,生活於水深約3000公尺以下的海域(通常生活於150至1830公尺之間)。
分布地區
本魚分布極廣,寒帶(最北紀錄於斯瓦巴北部外海)至熱帶海域(最南紀錄於智利南部外海)均有紀錄,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西西里的巴勒摩東北部海域與墨西拿北方海域)、北冰洋等海域[3]。
辨識特徵
背鰭具30至45條軟條;臀鰭具13至18條軟條[4]。身體細長且側扁。頭稍扁且略高,尖突。眼與嘴大,口裂延伸至眼後,幾乎達到鰓蓋骨;下頷稍突出,並有一列小孔。尾柄峽小而側扁,兩側各有一脂質突起。牙尖利,但參差不齊,全部齒尖倒向後部。體光滑無鱗,皮很薄,側線明顯,前部位較高,後部成直線向尾部延伸。被其常而高,起點於鰓繷上方,延伸到臀鰭起點上方,鰭條可埋於背溝支中;脂鰭中等大;胸鰭側下位,矛狀;腹鰭小;尾鰭深叉形,上葉部分鰭條延長成絲狀。體背藍青色,體側與腹部銀灰色,有閃光。體長約1.5公尺,最大可長至約2.5公尺。
生態習性
為大洋性表層[5]至中層[6]洄游性魚類,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特性,白天蟄伏深海,晚間上升到近表層。喜在寒暖流交相會的鋒面處逗留。屬於雌雄同體的魚類,性腺為白色透明的長絲帶狀。性極貪食,往往囫圇吞咽各種中小型餌食,為雜食性魚類,如魚類、甲殼類、腔腸動物、軟體動物、頭足類等,都曾在其腸胃發現過。
學術、經濟價值
由於水分多,肉質稀爛,無食用上的價值。另外由於其食性複雜,常可從其腸胃中,發現許多深海的物種,使科學家對於深海物種的研究上,有很大的幫助。
参考文献
- ^ Paxton, J.R. Alepisaurus ferox.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16 July 2012].
- ^ Richard Thomas Lowe. 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of acanthopterygian fishes. Transaction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33, 1: 123–128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 見IUCN的[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分布地圖
-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Alepisaurus ferox. FishBase. Version 2011-12.
- ^ 台湾鱼类资料库. 帆蜥魚.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岡村収, 尼岡邦夫. 日本の海水魚. 山と渓谷社. 1997. ISBN 4-635-09027-2.
1.《中國名貴─珍稀水中動物》199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