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司馬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aryCheng留言 | 贡献2023年10月2日 (一) 04:17 (使用DisamAssist清理消歧義連結:人在江湖(連結至人在江湖 (小說))。)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司馬翎(1933年—1989年)[1],本名吳思明廣東汕頭市人,別署「吳樓居士[2]、「天心月」[3]。當時台灣武俠小說家因為種種因素導致半途而廢、央人代筆的情況非常普遍,但司馬翎卻少有這種情形發生,寫作態度非常嚴謹。晚期在香港以「天心月」為筆名寫了幾部武俠小說。

生平

幼時

為將門之後(父亲为19路军将领吳履遜),其父吳履遜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抗戰時期功勛卓著,曾官拜國軍少將旅長。其母為日裔入籍者,溫良恭儉,頗有貴婦人型。籃球國手吳乙安為吳思明的同父兄長。

自幼涉獵廣泛,兼及佛、道,並雅好現代文藝,1947年全家移居香港,吳思明始進入香港新法書院就學,接受現代正規教育。吳思明從小就喜歡閱讀各類書籍,對新奇古怪的東西很有興趣,因此對於子集金石銘刻土木建築堪輿風水兵法戰陣,甚至是花道茶道及版本之學,都有所涉獵,知識學問可謂廣博。

加上父親吳履遜一生喜愛古玩字畫,還曾經在台北開古董店[4],為以後創作參照,舉凡其作品中提到的中國傳統文化,如詩詞曲賦、琴棋書畫、儒道墨釋、醫卜星相、典庫文物、傳說掌故……都與故事情節的開展,人物性格的刻畫,武學技巧的描寫,作品內涵的表現,息息相關,密切結合,使作品更增可看性。

吳氏對佛經、道藏也有所研究,尤其喜歡佛、道兩家的玄義妙諦,對此悟性特別高。也因此,在其小說中可以見到吳氏對我國傳統文化、雜學及儒釋道三家學說的功力。

求學

此外,吳思明也雅好現代文藝,故他在新舊文學上具有相當的素養。他十五歲時,開始接觸到「北派五大家」的武俠作品,其中吳思明尤酷嗜讀還珠樓主武俠小說,甚至還曾經為了《蜀山劍俠傳》而廢寢忘食,一度中輟學業。

1957年以僑生的身分到台就讀政治大學政治系。因其對武俠小說的熱切喜愛,故於大學二年級時首次以「吳樓居士」的筆名,試作《關洛風雲錄》(一九五八年,處女作,交由真善美出版社集結出書),不料一舉成名,大受歡迎。因而他又再度休學一年,全心全意創作武俠小說,改以「司馬翎」為筆名撰寫《劍氣千幻錄》(一九五九年,於香港《真報》連載發表),獲得讀者一致好評,被視為武俠小說界的奇才、新星。

此後,吳思明將「司馬翎」及「吳樓居士」兩個筆名交叉使用,陸續寫出《劍神傳》(一九六○年,《關洛風雲錄》續篇)、《纖手馭龍》(一九六四年)、《飲馬黃河》(一九六五年)、《劍海鷹揚》(一九六六年)、《檀車俠影》(一九六八年)等多部作品,分別連載於香港、台灣的報章,非常受到海內外讀者的歡迎。

創作事業

大學畢業後,曾擔任過《民族晚報》記者,及《新生報》編輯,但為時都不長,他主要仍繼續致力於武俠小說的創作,作品極受當時的讀者所推崇,其早期作品如《鶴高飛》、《斷腸鏢》、《聖劍飛霜》等,才華橫溢;後期作品如《纖手馭龍》、《劍海鷹揚》、《飲馬黃河》等書,內容著重於推理、鬥智,以及以精神氣勢克敵致勝,極具趣味性、知識性及可讀性。

吳思明曾與王潛石臥龍生伴霞樓主等人共同籌辦《藝與文》雜誌,並以「司馬翎」之名在新出版的《藝與文》上刊登他的新作《白骨令》。

1971年以後因改行經商而一度輟筆,因生意不甚成功,故又復出,重新涉足江湖,寫作武俠小說。晚期在香港又以“天心月”為筆名寫了幾部武俠小說,如:強人系列等作品,因為受到當時蔚為風潮的古龍式新派武俠的影響,吳思明改變了其舊有的寫作風格,但是卻少有佳作,作品褒貶不一,難與其以「司馬翎」為筆名時的創作相輝映。其最後遺作-《飛羽天關[5],則在其友人建議下,重拾其以往的寫作風格,可惜因現實環境的不允許,《飛羽天關》並未完成。

1989年7月中旬逝於廣東汕頭故居,時年五十六歲,其後夫人何美英旅美。他的一生,共撰寫了43部武俠小說。最後遺作為《飛羽天關》則於一九八四年出版,創作時期相當長。

筆名

由於吳思明全盛時期的作品多署名「司馬翎」,在久負盛譽之下,「司馬翎」這個筆名就廣為人知。久而久之,人們對其早期的「吳樓居士」及晚期的「天心月」兩個筆名,就較為淡忘了。除此之外,吳思明雖然身為香港僑生,卻被定位為台灣武俠小說家,想其原因應該是他自就讀大學起,就在台灣求學生活,而他早期和中期的武俠作品也大都是在台灣創作發行,連帶的他也幾乎都在台灣工作,可以說創作鼎盛時期的生活圈主要都在台灣,因此,很多評論家都將他定位為台灣武俠作家。

武功描寫

司馬翎對於武功的描寫則重在資質稟賦、氣勢、先發制人等,注重精神層面,對於任何一套武功皆有其合理的解釋,正邪武功的來源並無差異,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

小說中的武學與俠客的心靈精神相結合,與人合而為一;而小說中比武打鬥的場面,不再形式化、公式化,司馬翎將「人」帶入其中,舉凡人的性格、情緒、智慧等都會影響著打鬥的勝負,甚至是比武打鬥勝負的關鍵,讓武俠小說中的比武打鬥更增可看性、複雜性。

司馬翎的武俠小說中所描寫到的武學原理,都可堪稱為「武藝美學[6],並且還有其獨創特色。小說中所構思的武學原理與武打技巧,無論在名稱、招式、原理上,都能發掘新意,且也能感動讀者,而他對武道能講出道理,對武功的解釋合情合理,符合武學奧旨和攻守之道是其一大特色。

此外小說所提到的「心靈修煉」「氣機感應」「以意克敵」「精神念力」等,據專門研究特異功能的學者、前臺大校長李嗣涔的研究,認為司馬翎成功的將人體科學的現象融入他小說的武功中。

影響

司馬翎作品筆法新舊交錯,尤善於運用推理手法鋪陳故事情節。在情感描寫方面,則善寫男女主人公為情所困的心理變化。成功方面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對古龍上官鼎易容蕭逸蕭瑟、尤其是黃易等都有不小影響。

作品背景

司馬翎作品的歷史背景多為明代[7],這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明代特殊的歷史環境與政經因素,另一方面則可能是長久累積下來豐富的文化資產,使得司馬翎在選擇作品背景時,較鍾情明代。

明代在我國歷史上可說是極為發達的時代,但是明朝中晚期卻是內憂外患不斷,內有宦官專權、文官傾軋,有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殘害百官、荼毒人民,在此條件下最適合武俠的發揮,拯人民於水火,濟百姓於窮困。明朝政治敗壞、宦官弄權,環境特殊與歷來各朝各代的情形有很大的差異。外則外患不斷,北有瓦剌、東有倭寇、西有西域諸國。而且在明代之前,又有魏晉南北朝等朝代,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民間社會經濟繁榮又富庶,文化豐富又多采多姿,另外又有西方國家文物傳入,可資運用的傳統文學材料增多,因此寫作的範圍、題材也增多不少。故明代較為司馬翎所鍾情。

作品一覽

坊間司馬翎的作品盜版、偽作甚多,因此也難以確切得知司馬翎小說的詳細數量。但經過葉洪生先生及其他許多喜愛司馬翎作品的讀者的努力下,已經慢慢釐清大部分司馬翎作品的真偽作了。

  • 林保淳和葉洪生說,司馬翎後期另有兩部連載作品未曾出版,其一為《江湖英傑集》(《中華日報》1971年10月10日-1972年2月23日共連載135集),其二為《飄花零落》(《台灣新聞報》1979年7月3日-1982年1月24日共連載505集),皆未寫完。
  • 關於備註中司馬翎的作品曾以其他名稱出版的情形,主要是指大陸方面,因為司馬翎作品在大陸出版混亂故有如此多的名稱。

前期

中期

  • 聖劍飛霜》:署名「司馬翎」,《聯合報》於1962年6月28日至1963年12月31日共連載498集。曾用名《一皇三公》。
  • 掛劍懸情記》:署名「司馬翎」,曾用名《劍俠柔情》、《風流浪子》。
  • 帝疆爭雄記》:署名「司馬翎」,曾用名《半面艷姬》。
  • 鐵柱雲旗》:署名「司馬翎」,曾用名《古劍風情》。
  • 纖手馭龍》:署名「司馬翎」,《聯合報》於1962年3月23日至1965年11月27日共連載497集,曾用名《血印門》。
  • 飲馬黃河》:署名「司馬翎」,《中華日報》於1964年7月6日至1966年12月11日共連載878集。曾用名《風雲再起》、《雷霆刀法》。
  • 紅粉干戈》:署名「司馬翎」,曾用名《紅粉記》、《紅粉霸主》。
  • 劍海鷹揚》:代表作,署名「司馬翎」。大陸延邊版易名為《刀君劍后》,此外曾用名《劍氣揚威》、《鷹揚劍》、《浴仇記》。共計〈血洗孤城〉、〈唯我獨尊〉、〈妙計連環〉、〈江湖兒女心〉、〈刀君劍后〉、〈臥薪嘗膽〉、〈師哥雅集〉、〈劍氣揚威〉、〈慈悲為懷〉、〈超人魅力〉、〈護法之戰〉、〈君在何方〉、〈劍作風華〉、〈品花鑑古〉、〈爐邊清談〉、〈大開殺戒〉、〈豈忍卿死〉、〈且赴盛會〉、〈大敵當前〉、〈見微知著〉、〈開棺救美〉、〈身世之謎〉、〈保證得勝〉、〈俠士風範〉等二十四個章回,1966年出版。1983年7月30日起便無章回。
  • 血羽檄》:署名「司馬翎」,曾被拆為兩套,後半部名為《化血門》。《臺灣日報》於1967年2月27日至1969年7月24日共連載728集。
  • 丹鳳針》:署名「司馬翎」,曾用名《鬼堡神針》、《艷狐少俠》。
  • 金浮圖》:署名「司馬翎」,曾被拆為兩套,後半部名為《仙劍佛刀》。本書為雙線情節:一是薛陵、齊茵、韋小容;另一是金明池、紀香瓊。
  • 焚香論劍篇》:署名「吳樓居士」,曾用名《玉劍魔女》、《九劍表雄風》、《九劍混混江湖情》。
  • 檀車俠影》:署名「司馬翎」,《大眾日報》於1968年5月1日出版至1970年5月23日共連載567集。曾用名《風流大尊者》、《武林大尊者》、《霸海屠龍》。
  • 浩蕩江湖》:署名「司馬翎」,後半部14集起由雲中岳代筆。
  • 武道》:《武林風雷集》之一、二,署名「司馬翎」。大陸浙江版合為《武道胭脂劫》,延邊版易名為《胭脂劫》。本書為雙線情節:一是沈宇、艾琳;另一是厲邪、陳若嵐。
  • 獨行劍》:署名「司馬翎」,部份存疑。1971年,司馬翎因改行經商而一度輟筆三年,本書於1974年完成。本書主角多人,主要可分為三條線:一是朱濤、阮玉嬌、喬雙玉;一是夏少游、艾華、梅蕊;另一是陳仰白、甄小蘋、黃連芳。阮玉嬌與喬雙玉兩人合稱為「幻府雙嬌」。共計〈石牢難友〉、〈孤劍獨行〉、〈神通廣大〉、〈重回人間〉、〈魔高一丈〉、〈佛頭著糞〉、〈戒刀頭陀〉、〈當世奇才〉、〈十年追殺〉、〈色即是空〉、〈天魔艷舞〉、〈是真是幻〉、〈追逃兩難〉、〈真真假假〉、〈聯手拒敵〉、〈妖姬投懷〉、〈吸血金剛〉、〈水深火熱〉、〈臥雲禪師〉、〈救命之計〉、〈借刀殺人〉、〈兩雄相遇〉、〈斷手而回〉、〈步步追殺〉等二十四個章回。
  • 玉鉤斜》:署名「司馬翎」。

晚期

  • 白刃紅妝》:署名「司馬翎」,後半部係偽書。大陸延邊版易名為《刀影瑤姬》,曾用名《活命火狐》。
  • 情俠蕩寇誌》:署名「司馬翎」,部分存疑。《臺灣新生報》於1973年12月23日始連載,未完,出版後,後半部雲中岳代筆。大陸延邊版易名為《龍馬江湖》,曾用名《蟹行八步》、《鐵劍鷹飛》。
  • 人在江湖》:署名「司馬翎」,《中央日報》於1974年12月19日至1976年4月10日共連載458集。大陸延邊版易名為《摘星手》,曾用名《血濺流沙》。
  • 艷影俠蹤》:司馬翎只開筆寫了個頭(約兩集5萬字),後為南琪找人偽續,真品遠不及半。
  • 杜劍娘》:署名「司馬翎」,部分存疑。大陸延邊版易名為《武道》。此外曾用名《奇俠仇女》。
  • 極限》:署名「司馬翎」,港版署名「天心月」,曾用名《橫行刀》。1978年4月20日開始連載,1979年2月6日結束全文。共計〈七隻手指〉、〈刀在何處〉、〈煙雨迷霧〉、〈幕前幕後〉、〈踏破鐵鞋〉、〈十萬大軍〉、〈冥陰之旅〉、〈春歸何處〉等七個章回。
  • 迷霧》:港版署名「天心月」。另外,台北皇鼎出版於1981年5月出版的《十八郎》,其上冊即為《迷霧》、《十八郎》是下冊,為另一故事單元。1980年6月14日開始連載[8],1980年8月19日結束全文。共計〈小小秘密〉、〈慾中殺機〉、〈風雨襄陽〉、〈寒意起初〉、〈霜風淒飛〉、〈雲雨巫山〉、〈撲朔迷離〉、〈步步春色〉、〈濃濃惆悵〉、〈無盡遺憾〉、〈人為財死〉、〈寒霜遍地〉、〈迷霧迷霧〉、等十三個章回。
  • 強人》:港版署名「天心月」,曾用名《身無彩鳳雙飛翼》[9]。1979年2月7日開始連載,1980年4月8日結束全文。共計〈大江祕聞〉、〈波光塵影〉、〈晝短夜長〉、〈漫漫長夜〉、〈明日黃花〉、〈高處風雨〉、〈歌舞驚破〉、〈肘腋之變〉、〈悲恨相續〉、〈雞犬不寧〉、〈生死未卜〉、〈我願入甕〉、〈花落誰家〉、〈狂者畸行〉、〈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尾聲〉等十七個章回。
  • 挑戰》:港版署名「天心月」,曾用名《身無彩鳳雙飛翼》。
  • 驚濤》:港版署名「天心月」。1980年4月9日開始連載,1980年6月12日結束全文。共計〈暗潮洶湧〉、〈誰是釣者〉、〈一劍光寒〉、〈潮急舟橫〉等四個章回。
  • 情鑄江湖》:署名「司馬翎」,皇鼎版易名為《刀劍情深》。1980年8月20日開始連載,1981年1月8日結束全文。共計〈刀不留情〉、〈風燈搖夢〉、〈落木蕭蕭〉、〈魔毒爭鋒〉、〈誰是敵手〉、〈人面桃花〉等六個章回。
  • 浮雲俠影》:署名「天心月」。1981年1月9日開始連載,1981年3月10日結束全文。共計〈浪子與狗〉、〈浣痧溪畔〉、〈細雨春愁〉、〈儂心如綿〉、〈迫落懸崖〉、〈浪子天涯〉等六個章回。
  • 倚刀春夢》:署名「司馬翎」,港版署名「天心月」。以第一人稱女性為主角。1981年9月6日開始連載,1981年11月22日結束全文。共計〈刀緣〉、〈恨事〉、〈雷怒〉、〈晦冥〉、〈黃雀〉、〈歸去〉等六個章回。
  • 劍雨情霧》:港版署名「天心月」曾用名《劍雨情煙兩迷離》。
  • 江天暮雨劍如虹》:港版署名「天心月」曾用名《望斷雲山多少路》。
  • 飛羽天關》署名「司馬翎」,最後遺作。《聯合報》1983年8月10日至1985年2月11日共連載545集,未完,司馬翎只寫到李百靈第一次正式與血屍席荒碰面為止,此後為偽作

參考註釋

  1. ^ 葉洪生,〈世代交替下的「武林奇葩」-司馬翎「武藝美學」面面觀〉,收錄於《武俠小說談藝錄-葉洪生論劍》,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頁366-367。
    王潛石,〈哀司馬翎—一顆武俠明星的殞落〉,收錄於《世界日報》中的《世界周刊》,美國,2001年9月9日。
  2. ^ 司馬翎早期以「吳樓居士」的筆名創作的武俠作品除了有《劍神全集》(包含有《關洛風雲錄》、《劍神傳》、《仙洲劍隱》、《八表雄風》)外,另有《鶴高飛》及《焚香論劍篇》等共六部。
  3. ^ 據葉洪生所說,吳思明晚年(1979年以後)在香港以「天心月」之筆名創作武俠作品,「天心月」乃各取吳思明三個字的一半而來。以「天心月」署名的武俠小說有《迷霧》、《劍雨情霧》、《江天暮雨劍如虹》、《強人》、《驚濤》、《挑戰》、《浮雲俠影》及《倚刀春夢》等共八部小說。但這八部作品當時在台灣發表時仍署名「司馬翎」。
  4. ^ 王潛石,〈哀司馬翎—一顆武俠明星的殞落〉,收錄於《世界日報》中的《世界周刊》,美國,2001年9月9日。《藝與文》為司馬翎王潛石臥龍生伴霞樓主等人共同籌辦的雜誌。
  5. ^ 《飛羽天關》一九八三年八月於聯合報副刊開始連載,停刊於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一日。當日報紙有一小啟:作家司馬翎因病住院,《飛羽天關》連載暫停。實際情況為作品被腰折。皇鼎出版社所印《飛羽天關》後半係偽書。
  6. ^ 武藝美學」是葉洪生所創造的一個新名詞,特指武俠作家構思及設計的武打內涵能呈現出某種意象之美;且可感動讀者,自圓其說。而這類合乎審美要求的武打藝術,又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功法名實之美,二是招式變化之美,三是交戰中奇正虛實相生之美。
    詳見葉洪生,〈武俠小說創作論初探〉,頁330。
  7. ^ 目前所知,在司馬翎的作品中,小說情節的時代背景為明代的有《鐵柱雲旗》、《飲馬黃河》、《紅粉干戈》、《劍海鷹揚》、《血羽檄》、《金浮圖》、《玉鉤斜》、《情俠蕩寇誌》等。
  8. ^ 也曾刊載於臺灣《時報周刊》,連載時間是從1978年11月19日至1979年2月11日止。
  9. ^ 據淡江武俠小說工作室的館藏資料表示《劍雨情霧》、《江天暮雨劍如虹》的港版名分別為《劍雨情煙兩迷離》、《望斷雲山多少路》,兼以又查見《身無彩鳳雙飛翼》亦有同名港版。因而「推斷」出版社曾三次重製加工《強人》《驚濤》系列故事:第一次將兩部故事拆成《劍雨情霧》、《江天暮雨劍如虹》、《身無彩鳳雙飛翼》;第二次則分為《強人》、《挑戰》、《驚濤》;第三次則合而發行「沈神通傳奇系列故事」。

參考資料

  • 《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葉洪生、林保淳,遠流。
  • 《武俠小說談藝錄─葉洪生論劍》:葉洪生,聯經。
  • 《新武俠二十家》:陳墨,文化藝術。
  • 《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蒙塵的明珠—司馬翎的武俠小說〉:林保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