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633政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aihsu留言 | 贡献2024年3月18日 (一) 20:12 (通过reFill填充了2个裸露的参考文献 ())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633政見為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所提之重要政見

633政見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時,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所提出的主要政見及競選口號。馬英九陣營在2008年1月15日發表經濟政策白皮書,其中提到四大承诺,即:

  1. 計畫投資愛台十二建設2兆6500億元,每年提供12萬工作機會[1]
  2. 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6%。
  3. 失業率降至3%以下。
  4. 2016年平均國民所得達3美元[2]

马英九在2008年2月24日總統大選辯論會上公開答覆「若達不到目標(使勞工收入提高至GDP一定佔比)是否願捐出未來四年總統任期一半的薪水」之提問時表示,「捐款沒有問題,我這幾年來已經捐了六千多萬了!」[3]。他在2011年坦承633沒達成[4],有媒體和网友抨擊這樣是不守承諾[5][6]

2018年,媒體報導,633計畫乃效仿韓國前總統李明博提出七四七政策,然而最後與七四七政策皆以跳票收場。

緣起

馬英九的633是來自於韓國總統李明博的競選口號747(即經濟成長率7%,人均所得4萬美元,將韓國發展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系)。此政見與「我們準備好了」、「馬上好」等選舉口號使數以百萬的選民對馬英九與政黨輪替寄予厚望[7]

但是李明博在卸任前夕,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2.9%,離李明博所承諾的7%相差甚遠,且承諾的另外兩項指標也沒有實現。

跳票與抨擊

馬英九在首次競選時並未說明633的執行期限,並配合口號「馬上好」,所以一般相信該政策目標是在四年內可達成,馬英九當選後,2008年5月任命劉兆玄行政院長劉兆玄宣稱四年內就要達到633[8],後改稱633是四年平均值[9]。此後又不斷更改期限。[10]

2008年上任後,全世界當時正因美國次貸危機持續延燒、石油與許多原料價格屢創歷史新高等因素而陷入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不景氣,台灣股市持續不振、經濟情勢危急險峻,馬政府支持度也日漸下滑。

同年9月3日,馬英九在總統府接受墨西哥太陽報》(El Sol de Mexico)系集團董事長瓦斯蓋茲(Mario Vázquez Raña)專訪時,坦承選舉擘劃的633政見已無法於短時間兌現。馬英九表示,無法達到的主要原因在於世界經濟情勢短期內不會好轉,並認為台灣當年經濟成長率僅能達到4.6%,失業率也維持3.8%程度。馬英九補充,633政見都沒有改變,只是完成的時間可能稍微延後[11]。對於外界質疑633政見跳票,馬英九表示競選當時的民眾所得約一萬八千美元,他希望四年內達到兩萬美元,2016年達到三萬美元,這是當初的目標,沒有改變。至於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失業率百分之三,馬英九強調,這兩項不用等到2016年,四年任內就可以達到[12]

對「633」的反諷

自2008年9月4日起,台灣媒體均大幅引用無法達成的其他方面的633數據來反諷或描述馬英九政府的困境。例如:《633政見跳票,台股直奔6300[13]、《「633」成焦點,台股本週以來恰巧下跌633點》[14]、《蘋果日報:633跳票台股4天跌633點》[15]。延續至2009年,官方統計當年5月的失業人數也攀升至63.3萬人[16]

也有人反諷,所謂的633政見根本是指:6%失業率、3%經濟成長以及平均國民所得3萬元「人民幣」[17][18]

在2011年發生劉姍姍虐傭事件時,由於劉姍姍的諧音是633,因此被網友諷刺都是馬英九的罩門[19]

2011年10月4日,馬英九接受採訪時,答覆說「政策執行有未達到的部分,如果能夠用捐款就可以解決,那未免太容易了吧」,「我覺得真正重要的,是要怎麼要把它實踐,而不是用捐款來解除這個責任」。

馬政府任內情形

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6%的目標

2008年Q2至2012年Q2,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美金)約2.1%;2008年Q2至2016年Q2,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美金)約1.7%。[20]

失業率降低到3%的目標

2011年10月3日,馬英九對於633政見發表意見,他表示,其政見中關於改善失業率部分:「確實沒做到」[21]吳敦義同月也自認馬總統比陳總統降低失業率許多。吳敦義坦承,前面兩個「六、三」是「有一點點模糊空間」,也說最後一個三(3萬美元),確定達成的期程是在2016年[22]

自從2008年開始,無薪假開始被廣泛使用,馬政府也採用大規模的短期就業方案,這些都會美化失業率的統計、依然無法降低到3%的失業率。[23][24]

國民所得達三萬美元的目標

「人均所得」並不是很清晰的概念,若理解為「人均GDP」的話,由於馬英九2008年上任時的國民人均GDP約為16,000美元,如果台灣每年的GDP成長率都達其6%的目標,再加上台灣人口接近零成長及對美元匯率無巨幅變化的條件,則要增加到30,000美元約需11年,即將近2019年。

2010年尾,因為美金走跌,主計處估計平均國民所得可以達到1萬9千美元,2011年時可達到2萬美元[25]

最終結果

2012年12月,受2008環球金融危機及其後的歐債危機影響,經濟持續疲弱,馬政府確定棄守633政見。行政院核定經建會所提的「國家發展計畫」,設定102至105年經濟成長率平均4.5%、105年失業率3.9%、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不超過2.0%為努力目標。行政院院長陳冲表示,訂定類似計畫,本來就應該有企圖心,「而且企圖心是有根據的」[26]

後續

2020年蔡英文政府執政五年後,完成633政策目標實現剩下的58%。根據主計總處推估,2021年可望首度突破3萬美元,達到3萬0038美元[27]。 台灣2022年的人均GDP為3萬2756美元。

參考

參考資料

  1. ^ 愛台12建設總體計畫. [2013-06-25]. [永久失效連結]
  2. ^ https://sites.google.com/a/dragonheir.twbbs.org/dragonheir/Home/photo-1/090526-ma19-tissues.jp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六大保證,四大承諾文宣
  3. ^ 20080224 馬英九總統大選時面對公民提問大談633 還承諾四年薪水會有條件捐出一半. [2013-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3). 
  4. ^ 馬坦承633沒達成 但拒捐半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11-10-4
  5. ^ 君無戲言 民進黨要求馬實踐捐半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蘋果日報 (台灣), 2012年11月07日
  6. ^ 633跳票馬英九不捐半薪? 網友大罵「白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wnews, 2011年10月4日
  7. ^ NOWnews,毒家報報/馬上好等8年?實在太超過![永久失效連結]
  8. ^ 清算633 才能重拾民眾信賴. [201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3). 
  9. ^ 政見跳票?劉揆改口: 六三三 是四年平均值. [201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6). 
  10. ^ 存档副本. [201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4). 
  11. ^ 馬危機/633政見專訪沒有說清楚...,馬英九5日首度致歉. [200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5). 
  12. ^ 633民心潰 馬英九三度道歉改“四年可達到”. [201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7). 
  13. ^ 聯合報;聯合新聞網;聯合理財網. [200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14. ^ 中央日報. [200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5. ^ 中央日報[永久失效連結]
  16. ^ 畢業生尋職 5月失業率5.82%、失業人數63.3萬 再創新高. 
  17. ^ 自由電子報 - 我相信六三三.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7). 
  18. ^ 自由電子報 - 民進黨的經濟成果 被馬英九敗光了!.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7). 
  19. ^ 633 vs. 劉姍姍 網友諷:都是馬罩門.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20. ^ 中華民國資訊統計網. [201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8). 
  21. ^ 馬談633政見 失業率「確實沒做到」. [201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5). 
  22. ^ 降失業率 吳揆:馬比扁優秀好幾倍. 
  23. ^ 隱藏性失業不減反增.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24. ^ 隱藏性失業人數創16月新高.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8). 
  25. ^ 經濟表現亮眼 馬英九:明年國民所得可望達2萬美元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1,中華民國主計處
  26. ^ 跟633說再見! 行政院核定未來4年經濟成長目標4.5%.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1). 
  27. ^ 悲哀!馬英九跳票不捐薪的633政見 靠蔡英文完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三立 2020.11.2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