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崇禎進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rthe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27日 (五) 22:02 →‎參考書目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清

大明大理寺丞
籍貫 直隸揚州府興化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心水,號映碧
出生 萬曆三十年(1602年)
逝世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親屬 (玄祖)李春芳、(祖父)李思誠
出身
  • 崇禎四年辛未科同進士出身

李清(1602年—1683年),心水,号映碧直隸揚州府興化縣(今屬江蘇省泰州)人。明末政治人物。李春芳之五世孫,李思誠之孫。

生平

父李长祺早亡,由伯父李长敷養成。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會試副榜[1],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官至刑科給事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變前夕,奉旨出封淮府。後任弘光帝工科都给事中,迁大理寺左寺丞。不久受命祀南镇,剛到杭州桥山,弘光朝滅亡,“踽凉孤踪,飘泊江之南北”[2][3]。明亡,隱居棗園,杜門不出凡三十八年,以著述为乐。

著作

曾将《南史》、《北史》删成《南北史合抄》。康熙十六年(1677年)魏禧訪李清時,为《南北史合著》作序。另有《折狱新语》、《澹宁斋集》、《三垣笔记[4]和《南渡录[5]等二十种。[6]有子李楠

由于李清曾供职南京,留意国初史事,所作《三垣笔记》记载详赅可靠。曾与钱谦益等人合谋打开明孝陵享殿,验证成祖实在非马后所生,即使太子、秦晋二王也是李淑妃之子。诸子惟有周王与成祖同母。

參見

注釋

  1. ^ 《關帝覺世眞經本證訓案闡化編·卷二》:籤隨機應變 李清云……予邑孝廉解學夔。天啓壬戌會試佔此。向例進士三百五十名。是科加恩取四百名。解恰中三百六十六名。予戊辰亦祈得此簽。僅中乙榜十九名。簽隨機應變如此。
  2. ^ 李清《与冒辟疆书》
  3. ^ ·张廷玉等,《明史》(卷193):“思誠孫清,字映碧。崇禎四年進士。由寧波推官刑科給事中。熊文燦撫張獻忠,清 論其失策。以久旱請寬刑,忤旨,貶浙江按察司照磨。未赴,憂歸。起吏科給事中。俄出 封淮府,國變得不與。福王時,請追諡開國名臣及武、熹兩朝忠諫諸臣,於是李善長等十四 人,陸震等十四人,左光斗等九人,並得諡。”
  4. ^ 全祖望在《三垣笔记·跋》中指出:“映碧先生《三垣笔记》最为和平,可以想见其宅心仁恕。……其中力为弘光洗雪,言其娈童季女之诬,于主立潞藩诸臣,皆绝不计及。又言其仁慈胜而决断少,当时遗臣中不没其故君者有几人欤?”
  5. ^ 清史稿·李清传》载:“编次《南渡录》等书,藏于家。”
  6. ^ 王重民於《李清著述考》一文考得李清著作共二十种。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