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立陶宛/特色條目/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維爾紐斯古物博物館立陶宛語Senienųmuziejus波蘭語Muzeum Starożytności)是一座由前立陶宛大公國貴族、考古學家埃烏斯塔希·蒂斯茲基埃維茨茲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伯爵於1856年,在閒置的維爾紐斯大學校舍中創辦的考古學及歷史學博物館。它是前立陶宛大公國境內第一座公共博物館,雖僅有少數館藏由現代立陶宛國家博物館保存,仍被認為是該館前身。維爾紐斯古物博物館與考古學委員會(事實上的考古學學會)是立陶宛受俄羅斯帝國統治時期最著名的文化、科學機構,展示許多歷史文物、讓遊客懷想古老的立陶宛大公國,並滿足立陶宛貴族英语Lithuanian nobility浪漫民族主義情懷。1865年,博物館館藏數量增長至67,000多件,包括已閉校之維爾紐斯大學收藏的礦物與動物標本、已關閉的天主教教堂及修道院圖書館館藏,以及當地貴族捐贈的文物。

1863年,一月起義失敗後,維爾紐斯古物博物館被重組、國有化,所有和前波蘭立陶宛聯邦有關的文物都被移到莫斯科魯緬采夫博物館,博物館則改組為新成立的維爾紐斯公共圖書館附屬機關。改組後的圖書館及博物館被用於推動俄羅斯化政策,展示許多俄羅斯帝國或東正教會相關文物。至此,維爾紐斯失去最後一個重要的前立陶宛大公國文化重鎮,逐漸化為俄羅斯帝國省級城市之一,失去其在波蘭-立陶宛文化中的主導地位。雖然如此,博物館仍持續營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重要館藏皆被疏散至魯緬采夫博物館;遺留在維爾紐斯且未於戰火中消失的少數館藏,則由其他博物館保存,包括立陶宛國家博物館、立陶宛美術館及維爾紐斯大學地質學與動物學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