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立陶宛/特色条目/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立陶宛语Senienųmuziejus波兰语Muzeum Starożytności)是一座由前立陶宛大公国贵族、考古学家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伯爵于1856年,在闲置的维尔纽斯大学校舍中创办的考古学及历史学博物馆。它是前立陶宛大公国境内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虽仅有少数馆藏由现代立陶宛国家博物馆保存,仍被认为是该馆前身。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与考古学委员会(事实上的考古学学会)是立陶宛受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最著名的文化、科学机构,展示许多历史文物、让游客怀想古老的立陶宛大公国,并满足立陶宛贵族英语Lithuanian nobility浪漫民族主义情怀。1865年,博物馆馆藏数量增长至67,000多件,包括已闭校之维尔纽斯大学收藏的矿物与动物标本、已关闭的天主教教堂及修道院图书馆馆藏,以及当地贵族捐赠的文物。

1863年,一月起义失败后,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被重组、国有化,所有和前波兰立陶宛联邦有关的文物都被移到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博物馆则改组为新成立的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附属机关。改组后的图书馆及博物馆被用于推动俄罗斯化政策,展示许多俄罗斯帝国或东正教会相关文物。至此,维尔纽斯失去最后一个重要的前立陶宛大公国文化重镇,逐渐化为俄罗斯帝国省级城市之一,失去其在波兰-立陶宛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虽然如此,博物馆仍持续营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重要馆藏皆被疏散至鲁缅采夫博物馆;遗留在维尔纽斯且未于战火中消失的少数馆藏,则由其他博物馆保存,包括立陶宛国家博物馆、立陶宛美术馆及维尔纽斯大学地质学与动物学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