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章節的時間以 東八區時間( UTC+8)為準。
成員變動[编辑]
重要熱點[编辑]
大事時序[编辑]
- 1月1日:香港旅遊發展局及New TV,分別於西九文化區及中環新海濱舉辦「香港跨年倒數演唱會」及「2021美麗的夜香港跨年演唱會」,為相隔一年後在疫情下舉辦的新年慶祝活動[1]。
- 1月2日:
- 新巴及城巴(香港島及過海巴士網絡專營權)旗下路線第二階段調整票價,平均加幅為3.2%,而與九巴聯營的過海路線亦會相應調整票價。[2]
- 鑑於政治形勢,成立5年的網媒眾新聞於當天宣佈自1月4日起停運,為香港近年第三間停止運作的非建制背景媒體[3]。
- 引發望月樓群組的兩名國泰機艙服務員被要求離職。[4]
- 1月3日:香港第七屆立法會宣誓就職,宣誓儀式上亦首次同時展示國旗、國徽、區旗,並須奏唱國歌。[5]
- 1月4日:
- 香港出現首宗懷疑Omicron變種的源頭不明初步確診,患者是42歲住屯門翠寧花園2座的男測量師,與曾到訪望月樓的機艙服務員住址相近。[6]
- 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在2021年發表關於六四的文章,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罪成,判囚15個月,其中10個月與另一單案件分期執行,總刑期為22個月。[7]
- 1月5日:
- 政府公布收緊防疫措施,由1月7日凌晨起,全港餐廳在晚上6時後禁堂食。而酒吧及健身中心等15類表列處所須要關閉。政府亦同時取消多項大型活動及多場演唱會。[8]
- 1月6日:媒體揭發民政事務局長徐英偉、發展局長政治助理馮英倫、警務處長蕭澤頤、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副總監馮浩賢等12名高官和20名立法會議員,曾經在1月3日晚上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的百人生日會。因其後被驗出初步陽性的37歲女子曾經到場,加上兩名局長因同一時段在場,成為密切接觸者,需要到竹篙灣檢疫。入境處長區嘉宏、廉政專員白韞六、財庫務局長許正宇及副局長陳浩濂、警務處長蕭澤頤先後發聲明致歉。特首林鄭月娥見傳媒交代事件,對官員在Omicron流入社區下仍出席大型聚會感到失望。[9]
- 1月7日:「童樂居」虐兒案中,警方在再拘捕8名女職員,目前已經有14人被捕。[10]
- 1月8日:
- 政府向8個國家實施航班「熔斷機制」,禁止所有從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來港的民航客機着陸香港。[11]
- 2019年7.28上環暴動案,20人在西九龍裁判法院經審訊後裁定罪成,被判囚30至42個月,當中三分之一報稱是學生。[12]
- 1月9日:被解除檢疫令的11名官員,包括警務處長蕭澤頤、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積志等可以離開竹篙灣檢疫中心,但須用自身假期在家自我隔離。[13]
- 1月10日:衛生署公布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會賓客名單找到214人,其中104人要檢疫。另外,衛生署曾公布聚會地點為「干諾道西115號」,但媒體於干諾道西一帶無法找到115號,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多次被記者追問正確地點,她僅稱該處屬私人地方。一日後,她澄清自己錯說了地址,正確地址應為「干諾道西155號地下3號」,指該處為私人地方,非表列處所[14]。
- 1月11日:屯門藥房家庭病發新型肺炎後逗留在社區多日,引發社區多處地點須強制檢測,其中去年12月27日至1月9日到訪屯門愛定商場的市民須檢測6次。安定友愛社區中心的流動採樣站估計超過2000人排隊,當中包括行動不便的長者和失明人士。有人更表示等候接近3小時。[15]
- 1月12日:
- 屯門區內多個地點納入強制檢測,雖然政府已經增加至10個檢測點,不過多個檢測站仍大排長龍,部分市民要等3、4個小時才能進行檢測。市民怨聲載道,批評政府安排不合理。[16]
- 正進行外牆維修的北角楓林花園3期出現垂直傳播,B室14戶需要撤離。[17]
- 衛生署公布天水圍新都綜合醫務中心為36人接種逾期的復必泰疫苗。[18]
- 民主派初選案,鄒家成到北角警署報到時遭警方國安處拘捕,與保釋期間發表被視為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及作出有關行為有關。[19]
- 1月14日:政府再次延長14天晚市禁堂食、關閉表列處所等社交距離措施至2月3日大年初三,而年宵花市亦要取消。有酒樓表示要放無薪假。[20]
- 1月15日:
- 檢疫酒店群組的43歲巴基斯坦裔女子在油麻地香港海景絲麗酒店接受強制隔離檢疫期間受到交叉感染,21天的隔離檢疫期在1月10日屆滿後返回大坑東邨住所,她在1月15日對病毒檢測呈現陽性反應,該確診個案其後引發第五波疫情大爆發。[21]
- 政府再進一步收緊航空措施,禁止來自高風險A組指明地區(約140個國家)的旅客在香港國際機場轉機,為期暫時1個月。[22]
- 1月16日:一名5歲女童在長洲乘坐由外公駕駛的電動三輪車返回大貴灣新村時,疑從貨斗墮地,女童頭部嚴重受傷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23]
- 1月18日:本港懷疑出現全球首例倉鼠自然感染COVID-19病毒,一寵物店員工和顧客確診COVID-19,以及其環境樣本對病毒初步呈陽性反應,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沒有確定倉鼠傳人情況下,決定人道毀滅全港2000隻倉鼠和小動物,惹來大眾議論[24]。
- 1月19日:政府「強烈建議」市民交出由去年12月22日或之後購買的倉鼠人道毀滅。早上陸續有市民到沙田的漁護署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交出倉鼠,有飼主批評做法不人道。[25]
- 1月19日:梁天琦刑滿出獄,之後清晨在其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平安與家人團聚,同時宣告將遵守監管禁令,並停用社交媒體。[26]
- 1月20日:繼中大及港大後,香港教育大學宣布不會再承認學生會地位,900萬港元儲備須暫託財務處看管。[27]
- 1月21日:檢疫酒店群組引發的疫情擴大,政府宣布向葵涌邨逸葵樓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由傍晚6時開始,至1月26日早上,2700名居民接受檢測後必須留家中,為期5日。[28]
- 1月22日:
- 葵涌邨疫情逾170人確診,而Little Boss群組再增一人,懷疑感染Delta變種病毒。是日有四宗源頭不明個案,包括一名44歲電梯維修工人、一名住大窩口邨富強樓的學生。另錄逾百宗初步陽性個案,包括曾於葵涌邨做檢測的一名檢測員。
- 下午3時,特首林鄭月娥前往葵涌邨視察10分鐘,到訪期間街坊疑不滿被禁足,向林鄭及一眾高官大叫「咪做騷呀喂!」、「返去啦!呢條邨好危險㗎!」亦有市民爆粗表達不滿。[29]
- 漁護署表示一名市民交出的倉鼠驗出COVID-19病毒,已通報衞生防護中心跟進。同時已經對2512隻動物進行人道處理,當中包括2229隻倉鼠。[30]
- 1月23日:大埔新興花園發生奪命火警,釀成一對母子死亡。警方認為事件不尋常,不過現場沒有搜獲助燃劑和引致爆炸的物品,列作誤殺及自殺案件處理。[31]
- 1月24日:政府在黃大仙豪苑、鳳德公園和嗇色園社會服務大樓一帶驗出污水有陽性Delta和Omicron,懷疑區內出現隱形傳播,呼籲居民盡快檢測。[32]
- 1月25日:
- 荃灣花園榮華閣累計有兩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衛生防護中心相信有垂直傳播,多個單位住客需要撤離檢疫,其餘居民要接受5次強制檢測。[33]
- 政府延長葵涌邨夏葵樓的限制與檢測宣告執行日期至5日,而逸葵樓圍封檢測須延長兩天至1月28日。截至1月24日,葵涌邨的陽性及初步陽性個案累計錄得226宗。[34]
- 考評局公布今年報考中學文憑試總報考人數為50064人,較去年同期少近4%,再創新低。[35]
- 1月26日:
- 林卓廷涉3次在記者會向公眾披露元朗7.21襲擊事件中,時任元朗警區助理指揮官游乃強被廉政公署調查的消息及游的身份資料,經審訊後被裁定罪成,即時入獄4個月。[36]
-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童樂居」被揭涉虐兒事件,獨立檢討委員會首階段報告顯示兒童「持續地」被粗魯對待,建議高層領導人自行請辭,並全面撤換員工。保護兒童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夏穆就事件鞠躬道歉。[37]
- 1月27日:本港新增164宗新冠肺炎確診,包括48宗輸入、116宗本地感染個案,其中有12宗本地源頭不明個案。而初步確診個案則約100宗。本日新增的確診個案數字是連續第五日超過一百宗,亦是創疫情以來最高的單日新增確診數字,超越2020年7月30日新增149宗的舊紀錄。
- 連日受疫情而封區強檢的葵涌邨曉葵樓,一名20多歲男子一度在天台危站及坐石壆,警方談判專家及親友在場游說逾一小時後,由消防救回。[38]
- 彩雲邨長波樓至發現約20宗COVID-19病毒感染個案,要圍封至1月28日。[39]
- 教資會最新數據顯示,八間資助大學上學年退學人數超過2600人,為近十年新高。[40]
- 有50年歷史的星晨旅遊宣布啟動自動清盤程序。[41]
- 1月3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就官員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宴交代內部調查結果,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主動辭職,而發展局政治助理馮英倫,以及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副總監馮浩賢被口頭警告。不過多名有份出席的執法部門首長不用受罰。[42]
2月3日, 沙田市中心多處發現污水監測結果對病毒呈陽性,多個地方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瀝源社區會堂外有大批市民排隊等候強制檢測
新防疫措施下,所有理髮店2月10日起關閉兩星期,不少市民2月9日理髮店關門前夕,排隊剪頭髮
2月17日, 明愛醫院將急症室對出的露天停車場設置為帳篷用作臨時安置患者,有視察過的官員形容情況如第三世界。 [43]
- 2月3日:沙田市中心多處發現污水監測結果對病毒呈陽性,多個地方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區內的檢測站大排長龍。有居民表示花了5小時輪候。區議員要求在區內多個地點增加檢測站。[44]
- 2月4日:
- 警務處國安處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將社運人士古思堯拘捕,他原定早上到香港中聯辦抗議北京冬季奧運會。其後他被控《刑事罪行條例》第10條下的「企圖作出或準備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行為」罪,為1997年回歸後首宗「企圖或準備作出」煽動罪控告。[45][46]
- 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涉前年立法會連續高叫「李慧琼越權」等口號44分鐘,被國安法指定法官、署理總裁判官羅德泉判監3星期。[47]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疫情為兩年以來最惡劣,強調目標仍是「動態清零」,將採購千萬套快速自我測試套裝,讓市民自行快速檢測。同時會在馬鞍山體育館重設「火眼實驗室」助檢測。她亦透露自己上月29日因曾到殯儀館有人染疫,而收到安心出行通知,並接受快速自我測試。[48]
- 2月5日:本港新增351宗新冠肺炎確診,包括8宗輸入個案、343宗屬本地感染個案。本地個案中,逾180宗與其他個案相關,161宗仍在調查。初步陽性個案約200宗。
- 2月6日:
- 本港新增342宗新冠肺炎確診,全部均為本地感染個案,當中有242宗本地個案源頭仍在調查中及100宗與早前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個案(源頭不明個案翌日修訂為219宗,其餘123宗個案與早前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個案)。而初步確診則超過300宗。當日新增的確診個案數字是連續第二日破三百宗,亦是連續第六日破百宗個案[49]。同日,香港新冠疫苗首針接種率突破八成。
- 多區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當中包括中半山山頂道,馬己仙峽道及紅棉路一帶,亦包括禮賓府、前特首董建華居住的嘉慧園、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警察總部等。不過政府未有被納入強檢範圍。[50]
- 2月7日:
- 衛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新增614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另有超過600宗初步陽性,並表明不會再公布檢疫者的居住單位。[51]。
- 屯門大興邨興泰樓解封後,有保安發現24樓一單位內,一名71歲的住戶在屋內昏迷,救護員到場後證實死亡。衞生署僅稱無資料,拒回應事件。[52]
- 一名26歲仍未過試用期的休班警員涉嫌在西營盤跟蹤外籍女士回家,警方初步調查後將他革職。[53]
- 2月8日:
- 本港新增625宗新冠肺炎確診,包括4宗輸入個案、621宗屬本地感染個案。當日新增的確診個案數字是連續第二日破六百宗,亦是創疫情以來最高的單日新增確診數字及是連續第八日破百宗個案。而初步確診則約500宗[54]。
- 政府將竹篙灣轉為社區隔離設施,提供600個單位接收陽性患者,並同步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安排部分須檢疫的接觸者居家檢疫。
- 2月9日:
- 政府將六類地方加入表列處所受防疫規例規管,包括宗教場所、髮型屋、商場、百貨公司、超市和街市,表明准許任何執法人員在部份人流多的場所進行突擊抽查和檢控。政府亦修改《僱傭條例》,因拒絕接種疫苗或疫苗通行證而被解僱將不被視為「不合理解僱」。[55]
- 本港新增1,161宗新冠肺炎確診,包括8宗輸入個案、1,153宗屬本地感染個案,創疫情以來最高的單日新增確診數字、亦為疫情爆發以來單日確診數字首次破千。再多兩名確診者死亡,是相隔約五個月後再次有患者病歿。而初步確診則約800宗[56]。
- 政府宣佈理髮店由2月10日起關閉,加上同月24日起納入疫苗通行證計劃,多個位於港鐵站的理髮店出現輪候剪頭髮的人潮。[57]
- 2月10日:
- 本港新增986宗新冠肺炎確診,包括1宗輸入個案,985宗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約800宗。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
- 政府將限聚令收緊至二人,包括私人處所,並禁止跨家庭聚會。
- 2月11日:
- 本港新增1,325宗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當中有2宗輸入個案。葵青、深水埗和沙田有最多個案。公立醫院增23名醫護及職員染疫,包括沙田醫院內科,屯院婦產科病房和明愛醫院。[58]
- 全港有多間分店的明星海鮮酒家,海港飲食集團6間分店、彩福婚宴集團,旺角倫敦大酒樓及中環名人食堂陸羽茶室,因疫情宣布周六起暫時停業。而上環鳳城酒家總店及鴻星元朗店表示於本月21日起結業。[59]
- 廉政公署再落案起訴一名男子,被控涉嫌在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期間,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專頁上展示3則帖文,並分享至其他社交媒體專頁,煽惑他人在該選舉中投無效票。[60]
- 政府正式收回分域碼頭,結束近70年歷史。[61]
- 元朗一名4歲男童因嘔吐暈倒,送院搶救後不治,其後驗出新型冠狀病毒呈初步陽性。[62]
- 2月12日:
- 凌晨4時許,長沙灣青山道與發祥街交界發生火警,被列作「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唐樓外牆全被熏黑,並波及4架車。[63]
- 一名28歲男子涉嫌在大圍新翠邨新芳樓對出足球場的檢測站焚燒物品,之後被多人制服,事件中無人受傷。該男子在縱火之前大嗌「香港人反抗」。警方以涉嫌縱火及藏有攻擊性武器將男子拘捕,並檢獲鎅刀及火機等證物。[64]
- 本港新增1,514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5宗輸入個案,1,509宗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則超過1,500宗。再多3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第二天創疫情新高,亦是連續第二天破千宗個案。
-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率團前往深圳與內地專家開會,並向中央提出5點請求。包括派專家助港提升檢測力、建設隔離措施、提供病床口罩等設備。他指出現階段無計劃封城。[65]
- 2月13日:本港新增1,347宗新冠肺炎確診,包括2宗輸入個案,1,345宗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則有2000多宗。
- 2月14日:
- 多間媒體拍攝到本港醫療設施告急。其中在明愛醫院,需要將急症室對出的露天停車場設置為41個帳篷用作臨時安置患者。團體認為安排不理想,擔憂長者逗留戶外會惡化病情。[66]
- 本港新增2,071宗新冠肺炎確診,包括19宗輸入個案,2,052宗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則約4,500宗[67]。再多4名患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疫情以來新高,亦是首次破二千宗及是連續第四日破千宗個案。
- 2月15日:
- 歌手阮民安和一名報稱無業的20歲男子涉煽動及洗黑錢被警方國家安全處拘捕。[68]
- 淺水灣南灣道豪宅地皮由爪哇控股以逾11.8818億元中標,每方呎樓面地價為62,352元,創本港官地地價新高。[69]
- 在香港兒童醫院留醫的3歲女童離世,成為新型肺炎疫情兩年來最年輕的死者。[70]
- 政府公佈徵用粉嶺皇后山邨2座樓宇及荔景邨恆景樓用作隔離設施,涉及3000個單位,亦研究可否將大學宿舍用作隔離用途。[71]
- 本港新增1,619宗新型肺炎確診,全部均為本地感染個案,另有約5,400宗初步確診。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第五日破千宗個案。
- 2月16日:
- 親中報章《大公報》及《文匯報》頭版刊出國家主席習近平以中共總書記身分,下令把盡快穩控香港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共政治局常委韓正批示向特區政府和各有關方面傳達習近平的指示,要求中央有關部門和廣東省全力支援香港[72]。
- 本港新增4,285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21宗屬輸入個案,4,264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約7,000宗。再多10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疫情以來新高,亦是首次破四千宗及是連續第六日破千宗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數字突破三萬關口,達30,955宗。
- 2月17日: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曾國衞提出全港750萬市民須進行強制檢測,而內地專家將來港採樣,並在每天將樣本送往深圳化驗。[73]
- 本港新增6,116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9宗屬輸入個案,6,107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約6,300宗。再多10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疫情以來新高,亦是首次破六千宗及是連續第七日破千宗個案。
- 警方按《社團條例》,要求已經解散的職工盟,提交組織運作、收支等資料。[74]
- 2月18日:
- 本港新增3,629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2宗屬輸入個案,3,627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約7,600宗。再多10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第八日破千宗個案。
- 受到疫情影響,特首林鄭月娥宣佈原定3月27日舉行的特首選舉押後至5月8日舉行,提名期4月3日開始。
- 2月19日:本港新增6,063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4宗屬輸入個案,6,059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約7,400宗。再多15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第九日破千宗個案。
- 2月20日:
- 本港新增6,067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12宗屬輸入個案,6,055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約7,400宗。再多16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破六千宗及是連續第十日破千宗個案。
-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因被校方認為鼓吹抗爭並違反抗疫而報警,警方國安處已接手調查。[75]
- 2月21日:
- 受強烈寒潮影響,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為7.5度,是繼1996年2月21日5.8度以來2月下旬(21-29日)的最低紀錄。
- 本港新增7,533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3宗屬輸入個案,7,530本地感染個案。再多16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疫情以來新高,亦是首次破七千宗及是連續第十一日破千宗個案。
- 2月22日:
- 本港新增6,211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3宗屬輸入個案,6,208本地感染個案。初步確診有9,369宗。再多32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四日破六千宗及是連續第十二日破千宗個案。
- 特首林鄭月娥宣佈3月推行全民強檢,每人須做3次。社交距離措施延至4月20日,並將進一步收緊。學校提早至3、4月放暑假,並於復活節假期後(即4月18日後)可安排恢復教學,進行面授課程。[76]
-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在兩日內至少接獲3人報案表示自殺,亦有女子因無戴口罩問題打傷保安。[77]
- 2月23日:本港新增8,674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3宗屬輸入個案,8,671本地感染個案。再多24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疫情以來新高,亦是首次破八千宗及是連續第十三日破千宗個案。
- 2月24日:
- 「疫苗氣泡」政策擴展至所有受法例599F章規管的表列處所,當中包括商場,超級市場,街市,百貨公司,學校及文康場地等地點,並更名為「疫苗通行證」。
- 政府要求將午市堂食由4人一枱收緊至2人一枱,同時要求任何人公眾地方,包括郊野公園和戶外進行體能活動均須佩戴口罩。公共交通工具亦不可脫下口罩飲食。[78]
- 警方國安處派出拘捕旺角台式飲品店「初凝 ‧ 芝茶」的兩名負責人,指他們在社交媒體抹黑政府防疫政策,涉嫌作出「煽動意圖」罪。[79]
- 本港新增8,798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3宗屬輸入個案,8,795本地感染個案。再多50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疫情以來新高,亦是連續兩日破八千宗及是連續第十四日破千宗個案。
- 英國政府宣布放寬BNO簽證計劃,容許1997年7月1日之後出生的18歲以上港人,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擁有BNO護照,可直接申請簽證,10月起生效。[80]
- 通訊局正式批准奇妙電視申請使用無線電頻譜作為新增的傳送模式,奇妙電視將使用數碼地面電視頻道22(即478–486兆赫)播放其電視節目頻道。地面波版本的香港開電視和香港國際財經台预计不晚于2022年4月1日上线,78台预计不晚于2022年11月24日或上线。[81]
- 2月25日:
- 青衣青衣路與航運路交界方艙醫院動工第二日,因薪酬與起初招聘時的條件不符,引起現場數百名工人不滿抗議,一度需警員到場協助調停。[82]
- 政府在晚上宣布廢除強制檢測公告,改為向相關者(如員工、居民等)派發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測試套裝。[83]
- 本港新增10,010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4宗屬輸入個案,10,006本地感染個案。再多47名確診者死亡。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疫情以來最高的單日新增確診數字、亦為疫情爆發以來單日確診數字首次破萬。
- 2月27日
- 《明報》報導多間公立醫院殮房爆滿,沒有足夠空間安放離世者,伊利沙伯醫院醫護更稱一度有15具遺體滯留在急症室,醫護對此表示難過。[84]
- 2月28日
-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早上稱不排除實行全民檢測期間會推行禁足令或停工停市,部分超市內的貨品幾乎被清空。[85]
- 網上流傳錄音,聲稱立法會就是否實施七日禁足令進行點票,立法會秘書處澄清立法會和委員會並無相關討論。[86]
連鎖速食店 大家樂宣佈3月1日起只提供外賣,部分分店暫停營業
3月4日晚上, 銅鑼灣購物區的街道人流車流稀疏,有如死城
- 3月1日:
- 3月2日
- 特首林鄭月娥到羅湖迎接內地供港物資鐵路貨運首班列車抵港,她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政府不會作全城禁足。[91]
- 人民力量前副主席譚得志(快必),被國安法指定法官陳廣池裁定11項罪名成立,包括7項發表煽動文字。[92]
- 美駐港總領事館更新旅遊提示,因香港的疫情以及仍採取「清零」的防疫限制,籲國民勿前往香港。[93]
- 3月4日
- 連鎖超市百佳和藥房屈臣氏表示顧客購買指定貨品和藥限購5件。[96]
- 3月6日
- 一名已打兩針疫苗、無長期病的24歲男子,在家中被發現不省人事,送往將軍澳醫院急症室出現致命性雜跳,搶救不治。[99]
- 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質疑本港私家醫院拒收新冠患者,是有違「白衣使命」。[100]
- 3月7日
- 海富苑發生倫常兇案。警方在清晨6時許接獲一名女子報案,指其30歲女兒被其70歲前夫襲擊,經救護員檢驗後證實死亡。[101]
- 本港新增25,150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32宗屬輸入個案,25,118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十一日破萬宗個案。再多161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三日創疫情以來新高,亦是連續七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49萬及二千關口,分別達496,767宗及2,287人。當中有兩名分別4歲及8歲,有長期病患的小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不治,並已接種首劑疫苗。[102]
- 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獲得保釋被告之一的醫管局員工陣線前主席余慧明,警方指她違反法庭保釋條件而再次被捕。[103]
- 3月9日
-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由即日起啟動加強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新聞發布工作,每日會聯同相關局長向市民交代工作進展,同時澄清坊間謠傳和誤會,直到戰勝疫情為止。[104]
- 政府將伊利沙伯醫院改作新冠指定醫院,而北大嶼山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和亞洲國際博覽館將派出內地醫療團隊支援,同時爭取3月18日前為所有院舍院友完成接種第一劑疫苗。[105]
- 傍晚,政府首次透過造價達1.5億元的緊急警示系統,利用手機向市民發出伊利沙伯醫院已成為定點醫院的訊息,結果被市民和政界人物被嚇倒以為是空襲警報,批評有關內容不緊急。[106][107]
- 晚上8時,金鐘太古廣場發生傷人案。一名70歲老翁在商場休憩期間突然被一名男子箍頸踩頭。事後地面遺留大灘血迹,老翁情况危殆,到3月17日不治。警方到一日後以涉嫌企圖謀殺,拘捕一名23歲,疑有精神病紀錄男子。[108][109]
- 3月14日
- 凌晨2時28分,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海域凌晨發生黎克特制4.1級地震,香港天文台接獲逾8000名市民報告,是1979年設立地震監測網以來最多人報告的一次。[110]
- 本港新增26,908宗新型肺炎確診,全部屬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十八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86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十四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70萬及四千關口,分別達733,785宗及4,279人。其中何文田及慈雲山在一小時內有兩名男子在家中昏迷後不治。[111]
- 特首林鄭月娥在抗疫記者會表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首批輝瑞藥廠口服藥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抵港,稱已經購入足夠數量。[112]另外,首批75名來自內地的醫療人員於今日抵港,另一批300人的團隊亦在同一星期到港。同時啟用彩榮路體育館及石硤尾公園體育館作為暫托中心。[113]
- 英國組織香港監察指收到來自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正式警告,指其網站或已違反《港區國安法》,要求在72小時內移除。警方回覆查詢時表示不會評論個別個案。[114]
- 是日恒生指數跌破2萬點,全日大跌1,022點或4.97%,收市報19,531點,創近6年新低,以點數計亦暫時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115]
- 3月15日
- 本港新增27,765宗新型肺炎確診,4宗屬輸入個案,27,76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十九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8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一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十五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76萬及四千關口,分別達761,550宗及4,562人。
- 在香港營業20年的連鎖健身中心Fitness First全線結業,遣散數百名員工。[116]
- 恒生指數承接上日跌勢,跌破19,000點,最多跌1,296點或6.64%,低見18,235點,創10年新低,收市跌1,116點或5.72%,報18,415點。
- 3月16日
- 本港新增29,272宗新型肺炎確診,11宗屬輸入個案,29,26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二十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7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二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十六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97萬及四千關口,分別達975,212宗及4,847人,累計死亡人數超越中國大陸官方通報的4,636人。
- 恒生指數全日升1,672點或9.08%,重上兩萬點大關,收市報20,087點,是2008年10月30日以來最大升市。
- 3月17日
- 本港新增21,650宗新型肺炎確診,9宗屬輸入個案,21,64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廿一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8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三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十七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00萬及突破五千關口,分別達996,862宗及5,136人。
- 恒生指數承接上日升勢,全日升1,413點或7.04%,重上兩萬一千點,以全日高位21,501點收市,兩日累升3,086點。
- 3月18日:
- 早上繁忙時間,港鐵觀塘綫油麻地站附近架空電纜供電設備故障,觀塘綫列車服務需要調整。來往黃埔站至油麻地站維持10分鐘一班車;調景嶺站往中環站維持4分鐘一班車;太子站往調景嶺站維持4分鐘一班車;荃灣綫來回方向維持4分鐘一班車。受事件影響,乘搭使用荃灣綫往觀塘綫的乘客,要在太子站轉車;前往黃埔站和何文田站的乘客,要在油麻地站轉車。而乘搭觀塘綫前往中環站的乘客,無需轉車。[117]
- 本港新增20,082宗新型肺炎確診,3宗屬輸入個案,20,079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廿二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65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四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十八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00萬及五千關口,分別達1,016,944宗及5,401人。
- 3月19日
- 本港新增16,597宗新型肺炎確診,14宗屬輸入個案,16,58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自2月26日以來首次回落至兩萬宗個案以下及是連續廿三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4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五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十九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00萬及五千關口,分別達1,033,541宗及5,650人。[118]
- 3月20日:
- 本港新增14,149宗新型肺炎確診,4宗屬輸入個案,14,14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少於兩萬宗及是連續廿三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46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六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二十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00萬及逼近六千關口,分別達1,047,690宗及5,890人。[119]
- 政府突然宣布「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提早到5月31日實行。[120]特首亦表示將重啟大廈及食肆強制檢測公告,有市民擔心再次排長龍和憂慮交叉感染下疫情會再次爆發。[121]
- 警方國安處在尖沙嘴柯士旬道一單位,拘捕一名59歲格鬥男教練及62歲女助理,涉在社交網站散播煽動言論,包括近期煽動他人不要接種疫苗,同時檢走被指煽動仇恨的海報和電子通訊器材,亦包括有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在將軍澳墮樓不治的科大男學生周梓樂及爆眼少女相片和電子蠟燭等物品。[122]
- 3月21日:
- 本港新增14,068宗新型肺炎確診,5宗屬輸入個案,14,06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少於兩萬宗及是連續廿四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23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七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廿一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00萬及六千關口,分別達1,061,758宗及6,113人。[123]
- 政府宣布4月1日起,取消9個國家(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英國、美國)禁飛令,完成接種疫苗香港居民,酒店檢疫期縮至7天。[124]同時宣佈暫緩全民檢測,並於4月21日起分三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125]
- 3月22日:
- 本港新增14,152宗新型肺炎確診,10宗屬輸入個案,14,14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四日少於兩萬宗及是連續廿五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38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八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廿二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00萬及六千關口,分別達1,075,910宗及6,364人。[126]
- 政府重新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曾到訪較高傳染風險地點的人士進行核酸檢測。[127]
- 一名男子被指於39年前,在屯門新發邨單位內搶劫當時年約13歲的女童,控方撤回強姦罪,轉介高等法院審訊。[128]
- 一名93歲工程分判商前僱員被指在28年前涉嫌就青衣公園工程以6.7萬元賄賂時任拓展署人員,其後棄保潛逃到大陸逾25年,2021年返港後再被拘捕。被告承認7項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罪,法官判他監禁3年。[129]
- 3月23日:
- 本港新增12,240宗新型肺炎確診,4宗屬輸入個案,12,236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五日少於兩萬宗及是連續廿六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05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九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廿三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00萬及六千關口,分別達1,088,150宗及6,569人。新增的死者包括一名29歲已接種兩劑疫苗的男子,本身患有甲狀腺失調及甲狀腺風暴,將轉介死因裁判庭。[130]
- 2019年12月襲警罪成的美籍律師在社交網站稱,自己在赤柱監獄獲釋後轉往入境處羈留中心,並在同日送上飛機。而他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轉機時被官員以香港政府的要求,拒絕交回其護照。[131]
- 3月24日:
- 本港新增13,074宗新型肺炎確診,1宗屬輸入個案,13,07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六日少於兩萬宗及是連續廿七日破萬宗個案。再多201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二十日破二百人及是連續廿四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六千關口,分別達1,101,224宗及6,557人。[132]
- 新一期居屋截止申請,暫超額逾26倍。[133]
- 3月25日:
- 本港新增10,405宗新型肺炎確診,4宗屬輸入個案,10,40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七日少於兩萬宗及是連續廿八日破萬宗個案。再多192名確診者死亡,是自2月26日以來首次少於二百人及是連續廿五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逼近七千關口,分別達1,111,629宗及6,962人。[134]
- 網上流傳片段,一對披烏克蘭國旗的外籍男女在3月24日於中環抗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被帶返警署。警方稱一名烏克蘭籍男子及4名烏克蘭籍女子聚集,涉違限聚被票控。而其餘2人因未能出示身分證明文件被帶返警署及票控。[135]
- 3月26日:
- 本港新增8,841宗新型肺炎確診,6宗屬輸入個案,8,83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自2月24日以來首次少於一萬宗,降至四位數。再多13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兩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廿五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七千關口,分別達1,120,470宗及7,101人。[136]
- 3月27日:
- 本港新增8,037宗新型肺炎確診,2宗屬輸入個案,8,03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51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三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廿六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七千關口,分別達1,128,507宗及7,252人。[137]
- 3月28日:
- 本港新增7,685宗新型肺炎確診,5宗屬輸入個案,7,68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68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四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廿七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七千關口,分別達1,136,192宗及7,420人。[138]
- 3月29日:
- 本港新增7,596宗新型肺炎確診,2宗屬輸入個案,7,59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四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4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五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廿八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七千關口,分別達1,143,788宗及7,571人。[139]
- 立法會前議員梁國雄被控於2016年立法會會議上,搶去時任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的文件。經審訊後被裁定罪成,判監14日。[140]
- 9名無家者入稟康文署人員在2019年冬至期間聯同數十名防暴警員,到深水埗通州街公園驅趕在露宿的無家者和棄掉物品。審裁官裁定康文署敗訴,須向每人賠100元。而雙方須各自承擔訟費。[141]
- 政府加強和調高強制檢測、檢疫和隔離令罰則,條例指出若小孩或無自理能力人士無遵守強制檢測要求,其照顧者,包括其父母亦被控告,有機會被處以罰款2.5萬元和被監禁。[142]
- 香港晉峰青年商會發布「國際精神健康問卷」調查,指出60%香港受訪者出現抑鬱,數字比日本,台灣及馬來西亞嚴重。[143]
- 3月30日:
- 本港新增6,981宗新型肺炎確診,5宗屬輸入個案,6,976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五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35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六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廿九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七千關口,分別達1,150,769宗及7,706人。[144]
- 英國最高法院宣布,最高法院院長及副院長韋彥德勳爵(Lord Robert Reed)及賀知義勳爵(Lord Patrick Hodge)辭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職務。特區政府表示法官離任絕不會影響香港司法獨立,強烈反對英國國會對《港區國安法》和香港法律制度作出毫無根據的指控。[145]
- 香港警方表示4月1日起調整投考警員、見習督察及輔警警員的資格及程序,刪去「在港居住7年或以上」要求。[146]
- 3月31日:
- 本港新增6,646宗新型肺炎確診,7宗屬輸入個案,6,639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六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1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七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三十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七千關口,分別達1,157,415宗及7,825人。[147]
- 已解散的職工盟其中3名成員,包括前主席黃逎元、前副主席鄧建華及前司庫鍾松輝,在早上被警方上門搜屋及帶回警署,涉嫌未有根據「社團條例」向警方提交資料。而職工盟前秘書長李卓人亦被要求協助調查。[148]
- 4月1日:
- 本港新增5,823宗新型肺炎確診,3宗屬輸入個案,5,82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七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20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八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31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逼近八千關口,分別達1,163,238宗及7,945人。[149]
- 本港解除9國來港「禁飛令」,不過首日只有英國及菲律賓直航機抵港,來自其他國家的市民仍然需要轉機回港。有市民表示因此額外多花5位數字支出,批評政府將海外回港者「妖魔化」。[150]
- 是日為張國榮逝世19週年的日子,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外有市民擺放鮮花悼念偶像,不過警方以限聚令為由用封鎖線圍封有關路段和作出廣播,而食環署外判清潔工亦於清走花束。有市民表示難以置信,從來未試過社會連悼念場地都容不下。[151]
- 奇妙電視77台及76台轉為以大氣電波網絡廣播電視訊號播放,並最快於年底前新增一條新頻道。[152]
- 4月2日:
- 本港新增4,475宗新型肺炎確診,18宗屬輸入個案,4,457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八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16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九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32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八千關口,分別達1,167,713宗及8,061人。[153]
- 特首林鄭月娥及多名司局長分別到港九不同地區派發「防疫服務包」。其中林鄭月娥在署理民政事務局長陳積志陪同下,到西營盤「三無」大廈派發服務包。[154]
- 4月3日:
- 本港新增3.709宗新型肺炎確診,10宗屬輸入個案,3,699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九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11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日低於二百人及是連續33天破百人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八千關口,分別達1,171,422宗及8,172人。
- 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2021/2022延期舉行。
- 香港延期舉行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今日起提名。[155]
- 4月5日:本港新增3,254宗新型肺炎確診,16宗屬輸入個案,3,238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維持三千多宗及是連續十一日錄得四位數。再多87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兩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八千關口,分別達1,177,814宗及8,349人。
- 4月6日:
- 警方國安處拘捕職工盟前副主席鄧建華、公民記者蕭雲龍等6人,涉嫌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期間在法庭旁聽聆訊時故意作出滋擾行為,煽動意圖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離叛。[158]
- 李家超請辭政務司司長,即時開始休假,並宣布參加行政長官選舉。[159]
- 2019年7.28上環暴動案,13人被判監禁3年半至4年。[160]
- 本港新增2,777宗新型肺炎確診,7宗屬輸入個案,2,77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十二日錄得四位數。再多111名確診者死亡,相隔三日後死亡人數再次破百。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八千關口,分別達1,180,591宗及8,460人。
- 4月7日:
- 政府發放第一階段消費券,不少市民到港鐵站透過八達通補貼領取站取消費券。[161]
- 本港新增2,644宗新型肺炎確診,12宗屬輸入個案,2,77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二千多宗及是連續十三日錄得四位數。再多97名確診者死亡,相隔兩天後死亡人數再次回落至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八千關口,分別達1,183,235宗及8,557人。
- 4月8日:
- 政府建議全港市民自願在4月8日至10日連續3天進行快速檢測,並在24小時內將結果上載至網頁。特首林鄭月娥強調並非取代全民強制檢測。[162]當晚衞生防護中心收到新呈報個案有所增加。[163]
- 本港新增2,492宗新型肺炎確診,8宗屬輸入個案,2,48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維持二千多宗及是連續十四日錄得四位數。再多86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兩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八千關口,分別達1,185,727宗及8,643人。
- 受乾燥的大陸氣流影響,天文台總部錄得的相對濕度一度下降至22%,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4月份最低相對濕度,平了1922年4月17日的紀錄[164]。
- 4月9日:本港新增2,535宗新型肺炎確診,13宗屬輸入個案,2,52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二千多宗及是連續十五日錄得四位數。再多62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三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10萬及八千關口,分別達1,188,262宗及8,705人。
- 4月10日:本港新增1,921宗新型肺炎確診,18宗屬輸入個案,1,90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自2月15日以來首次少於二千宗及是連續十六日錄得四位數。再多65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四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190,183宗及8,770人[165]。
- 4月11日:
- 資深傳媒人、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專業顧問區家麟在早上被警方國安處人員上門拘捕,涉嫌「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到晚上獲准保釋外出。[166]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167]
- 政府宣布按原定計劃學校在復活節後分階段復課,並要所有教職員及學生每天均需進行快速測試,政府會為學校提供1000萬套快速測試套裝。[168]
- 本港新增1,407宗新型肺炎確診,13宗屬輸入個案,1,39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少於二千宗及是連續十七日錄得四位數。再多52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五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191,590宗及8,827人[165]。
- 4月12日:本港新增1,433宗新型肺炎確診,13宗屬輸入個案,1,42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少於二千宗及是連續十八日錄得四位數。再多5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六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193,023宗及8,886人。
4月13日,香港前政务司司长 李家超报名参与新一届特首选举。記者會進行期間,警方嚴密戒備
- 香港前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报名参与新一届特首选举,他获得过半数的786位选委提名,成为历届特首选举最多提名票的参选人。
- 本港新增1,272宗新型肺炎確診,12宗屬輸入個案,1,26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四日少於二千宗及是連續十九日錄得四位數。再多62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七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194,295宗及8,948人。
- 懲教署表示定出三大針對性「去激化」更生項目,稱有250名在囚者曾自願參與。包括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心理及價值觀重整等,以去除「激進思想特徵」。學者批評署方採用的措施模式跟新疆再教育營相似。[169]
- 4月14日:
- 馬鞍山梅子林村發生謀殺案,警方在早上6時17分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他於該處殺害1名38歲女子。警方以謀殺罪當場將52歲男子拘捕,現場亦檢獲大麻及冰毒。有村民表示表示他們背後有金錢和土地利益糾紛。而疑犯及事主共同經營收費營地,不排除因生意或金錢問題爭執。[170]
- 下午,一名73歲新加坡籍華僑男子打劫油麻地彌敦道556號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匪徒在櫃位展示一把疑似手槍物體聲稱打劫,之後掠取14,000港元現金,並登上九巴87D路線的巴士逃去。警方接報後派出大批穿上避彈衣的警員進行搜捕,並在九龍區主要幹道設路障追緝。[171]警方到晚上於八鄉元崗村拘捕該名匪徒,檢獲涉案的玩具槍及起回部分贓款,更發現他逾期居留超過10年。[172]
- 第六屆特首選舉提交提名表格的限期屆滿,李家超成為今屆特首選舉唯一參選人。[173]
- 政府宣布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多個處所,包括體育場所、健身中心、主題公園、戲院等獲准重開,食肆晚市堂食亦可恢復至晚上10時,酒吧及酒館仍然要關閉。
- 本港新增1,043宗新型肺炎確診,23宗屬輸入個案,1,02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五日少於二千宗及是連續廿日錄得四位數。再多54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八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突破九千關口,分別達1,195,338宗及9,002人。
- 4月15日:
- 理工大學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接獲理大校方通知,勒令學生會須即時停用「香港理工大學 / 理大」名義運作的權利,並要求在7月15日或之前遷出學生會大樓範圍。[174]
- 本港新增946宗新型肺炎確診,11宗屬輸入個案,93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自2月10日以來首次少於一千宗,降至三位數。再多6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九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突破九千關口,分別達1,196,284宗及9,069人。
- 4月16日:本港新增794宗新型肺炎確診,12宗屬輸入個案,78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兩日錄得三位數。再多41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突破九千關口,分別達1,197,078宗及9,110人。
- 4月17日:
- 本港新增747宗新型肺炎確診,11宗屬輸入個案,736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七百多宗及是連續三日錄得三位數。再多29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一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突破九千關口,分別達1,197,825宗及9,139人。
-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延期7月17日舉行。
- 4月18日:本港新增613宗新型肺炎確診,13宗屬輸入個案,60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四日錄得三位數。再多20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二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突破九千關口,分別達1,198,438宗及9,159人。
- 4月19日:
- 本港新增600宗新型肺炎確診,11宗屬輸入個案,589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約六百宗及是連續五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7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三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突破九千關口,分別達1,199,038宗及9,176人。
- 2019年11月3日在太古城發生的趙家賢被咬甩耳案,襲擊者被裁定有意圖傷人及普通襲擊等4罪罪成,在高等法院判監14年半。[175]
- 4月20日:
- 本港新增668宗新型肺炎確診,13宗屬輸入個案,65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維持六百多宗及是連續六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0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四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逼近120萬及突破九千關口,分別達1,199,706宗及9,186人。
- 人民力量前副主席譚得志(快必)被控在2020年發表煽動文字等14罪,其後國安法指定法官、區院法官陳廣池裁定其中11項罪名成立,今日被判監禁40個月,罰款5000元。[176]
- 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其競選辦在YouTube開設的頻道「Johnlee2022」,被Google稱違反美國制裁的相關政策而遭停用,而facebook及Instagram沒有受到影響。[177]
- 4月21日:
- 首階段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停業逾三個月的健身室重開,有24小時的連鎖健身中心在深夜已經有數十人入場。[178]而大批市民到迪士尼及海洋公園遊玩。
- 本港新增628宗新型肺炎確診,25宗屬輸入個案,60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四日維持六百多宗及是連續七日錄得三位數。再多26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五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0,334宗及9,212人。
- 4月22日:
- 香港中學文憑試開考,教育局指首日共有21人,包括9名確診及11名檢疫的考生獲安排到竹篙灣檢疫中心應考,另外1名考生因身體不適而不應考。[179]
- 本港新增574宗新型肺炎確診,11宗屬輸入個案,56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八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5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十六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0,908宗及9,227人。
- 「洪門宴」涉案餐廳承認違反防疫規例,判處罰款6,000元。[180]
- 4月23日:本港新增523宗新型肺炎確診,13宗屬輸入個案,51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五百多宗及是連續九日錄得三位數。再多9名確診者死亡,是自2月18日以來死亡人數再次降至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1,431宗及9,236人。[181]
- 4月24日:
- 凌晨2時25分,沙田新田圍邨豐圍樓19樓發生縱火案,造成6人受傷送院,其中兩人危殆(1人留醫至4月28日死亡),警方在場拘捕一名57歲男子,並在該處居往超過10年。[182]
- 本港新增429宗新型肺炎確診,19宗屬輸入個案,41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自2月6日以來首次少於500宗及是連續十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3名確診者死亡,相隔兩日後再次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1,860宗及9,249人。[183]
- 4月25日:
- 香港外國記者會(FCC),突然以「不想誤墮法網」為由,宣布暫停頒發今年人權新聞獎,未有提及日後會否繼續舉辦。[184]
-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已離港到英國,他透露3月上旬就有關「俄烏戰爭」的民調而曾被警方國安處約談,不過警方指並非調查。另外,《文匯報》報道負責處理多宗人權官司及反修例案件的韋智達律師行,韋智達亦離開香港。[185]
- 本港新增431宗新型肺炎確診,16宗屬輸入個案,41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四百多宗及是連續十一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8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兩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2,291宗及9,267人。
- 受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經濟,兩間電力公司提升燃料費。中電及港燈分別提升3.66%及17.8%。[186]
- 4月26日:本港新增347宗新型肺炎確診,12宗屬輸入個案,33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自2月6日以來首次少於400宗及是連續十二日錄得三位數。再多7名確診者死亡,相隔三天後死亡人數再次回落至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2,638宗及9,274人。[187]
- 4月27日:
- 著名藝人曾江被發現在尖沙咀九龍酒店房間內倒斃,據悉他曾向女兒透露心口痛,女婿隨即送藥到檢疫酒店,不過無法得知職員有否將藥送上房。[188]
- 本港新增430宗新型肺炎確診,14宗屬輸入個案,41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較昨日反彈近百宗,連續十三日錄得三位數。再多8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兩日錄得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3,481宗及9,282人。[189]
- 4月28日:
- 一名50歲,來自廣西的內地援港照顧員,被發現於尖沙嘴龍堡國際酒店房間內倒斃。救護員到場當場證實該女子死亡。[190]
- 清晨,荃灣海角街3號一個渠務署地盤內的組合屋發生三級火,現場兩名地盤監督逃生時受傷。[191]
- 本港新增413宗新型肺炎確診,24宗屬輸入個案,389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十四日錄得三位數。再多5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三日錄得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3,068宗及9,287人。
- 4月29日:
- 清晨洪水橋發生恐怖運屍案,25歲男子殺去女友後用板車沿田廈路運屍,之後被街坊揭發報警。涉案的男子被警方以涉嫌謀殺拘捕。[192]
- 23歲理工大學男生透過Telegram頻道「抗共港獨台」出售伸縮棍等裝備和發現家中藏有胡椒彈氣槍等武器,被國安法指定法官胡雅文判處監禁3年8個月。不過控方質疑國安法條文列明「情節嚴重」者須判5至10年刑期,法官最終接納法庭受國安法條文所限,改為監禁5年。[193]
- 天文台在早上6時45分發出今年首個酷熱天氣警告,是首次在4月發出酷熱天氣警告。
- 本港新增366宗新型肺炎確診,14宗屬輸入個案,35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十五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1名確診者死亡,相隔四日後再次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3,847宗及9,298人。
- 是日為男團MIRROR成員姜濤23歲生日,歌迷贊助本港今年首個「免費乘車日」,邀請市民免費乘坐電車。而銅鑼灣一帶亦變成「姜濤灣」,金百利商場近崇光百貨門外有近300名市民打卡。警方亦派出警員巡邏,亦有便衣警在場觀察。[194]
- 本港新增363宗新型肺炎確診,25宗屬輸入個案,338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三百多宗及是連續十六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0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兩日錄得兩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4,210宗及9,308人。
5月6日,港鐵為即將退役的「中期翻新列車」裝設特色佈置,最後在沙田站停留
- 5月1日:
- 受一股強烈東北季候風及高空擾動的持續暴雨影響,本港於5月1日錄得最低氣溫17.1℃,是自1917年後最冷的勞動節,亦是天文台有紀錄以來第3冷的勞動節(僅次於1909年的16.7℃及1917年的15.4℃)[195]。
- 政府放寬部分入境措施,非本港居民相隔2年後可以入境,但需要完成接種疫苗、起飛前接受核酸檢測取得陰性結果,以及在檢疫酒店隔離7日。有旅客認為世界多處已開關,隔離是無必要。而檢疫酒店預訂情况仍然誇張。[196]
- 本港新增300宗新型肺炎確診,22宗屬輸入個案,278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2月6日以來最低及是連續十七日錄得三位數。再多5名確診者死亡,相隔三日後再次回落至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4,510宗及9,313人。
- 5月2日:
- 繼續受一股強烈東北季候風及高空擾動影響,本港錄得最低氣溫16.4℃,是自1917年5月的最低紀錄,亦是二戰後最低,歷年5月最低日最低氣溫中第3低(首2名均於1917年錄得)[197],大帽山只有9.8℃,成全港最冷地區[198]。當日平均氣溫為18.5℃,更是有紀錄以來5月日平均氣溫最低的一天[199]。
- 本港新增283宗新型肺炎確診,22宗屬輸入個案,278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2月4日以來首次跌穿三百宗及是連續十八日錄得三位數。再多5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兩日錄得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4,793宗及9,318人。
- 5月3日:本港新增290宗新型肺炎確診,21宗屬輸入個案,269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連續兩日少於三百宗及是連續十九日錄得三位數。再多7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三日錄得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5,083宗及9,325人。
- 5月4日:
- 媒體報導在一個星期內,已經有兩人在隔離及檢疫期間昏迷離世。醫管局公布,其中一人為59歲男子,本身一名患高血壓、糖尿、腎及心衰竭。他在竹篙灣隔離期間被發現在房內不省人事,送院搶救後不治。衛生防護中心沒有交代為何他沒有入醫院隔離治療。[200]
- 警方於尖沙咀破獲一個「高鐘」賣淫集團,有5人被捕,當中包括30歲的沙田民政事務助理專員林方達。[201]
- 本港新增313宗新型肺炎確診,22宗屬輸入個案,29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較昨日290宗反彈近一成,重上三百宗以上,亦是連續廿日錄得三位數。再多3名確診者死亡,連續四日錄得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5,396宗及9,328人。
- 5月5日:
- 本港新增321宗新型肺炎確診,17宗屬輸入個案,30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三百多及是連續廿一日錄得三位數。再多5名確診者死亡,連續五日錄得單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5,717宗及9,333人。
-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指六個「方艙醫院」將在5月12日結束運作,預料5400名員工或將被解僱,面臨失業。[202]
- 1081、1083及1088電話查詢服務的服務暫停。[203]
- 21歲IVE男學生辯稱為了5千元報酬而運送大批紅酒到葵涌警署附近公園,並遭一名警長設局陷害。雖然被告提供合共超過30頁的電話紀錄,但最後裁判官裁定被告管有兩支汽油彈罪成,判處監禁14個月。而律政司決定不起訴警長,警方已讓他復職。[204]
- 5月6日:
- 港鐵東鐵綫中期翻新列車最後一日載客,吸引大批市民和鐵路迷拍攝記錄和歡呼。同日亦是該列車投入服務以及東鐵首階段電氣化40周年。[205]
- 本港新增324宗新型肺炎確診,29宗屬輸入個案,29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維持三百多及是連續廿二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1名確診者死亡,相隔六日後再次錄得至雙位數。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6,041宗及9,344人。
- 5月7日:
- 衛生防護中心在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首次公布有食肆爆疫,4名互不相識的食客到元朗牡丹金閣尚品火鍋涮涮鍋用膳,之後被驗出陽性,政府要求同一時段光顧該食肆的190名食客及店內50名員工要進行強制檢測。[206]
- 11名男女被控2019年10月5日在灣仔杜老誌道近軒尼詩道一帶暴動等罪名。法官指雖然沒有證據證明顯示被告作出任何行為,但仍然罪成,8人被告判監33至37個月,3名年輕被告則被判入教導所。[207]
- 本港新增278宗新型肺炎確診,18宗屬輸入個案,26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相隔四日再次跌穿三百宗及是連續廿三日錄得三位數。當天無新增死亡個案,是2月7日以來首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6,319宗及9,344人。
- 5月8日:
- 香港延期行政長官選舉舉行,唯一的候選人李家超以1416支持及8票不支持,以99%超高得票率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將於同年7月1日正式就任。[208]
- 香港首次將佛誕列入法定假日,由於當天是星期日,因此安排翌日補假。
- 本港新增266宗新型肺炎確診,25宗屬輸入個案,24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廿四日錄得三位數。再多2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6,585宗及9,346人。
- 5月9日:本港新增233宗新型肺炎確診,33宗屬輸入個案,20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廿五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6,818宗及9,347人。
- 5月10日:
- 2016年九龍灣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四級大火,導致兩名消防員殉職,死因裁判官今日裁定兩名事主死於不幸。[209]
- 2019年10月6日的士在深水埗剷上行人路撞傷人事件,32歲男被告暴動及使用蒙面物品罪成,被判監禁3年。而同案的25歲女子在審訊當日已死亡,控方決定終止檢控。據知被告死因並非染疫、亦非自殺。[210]
- 本港新增273宗新型肺炎確診,27宗屬輸入個案,246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四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廿六日錄得三位數。再多5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7,091宗及9,352人。
- 5月11日:
- 已停止運作的「612人道支援基金」信託人吳靄儀、陳日君、何韻詩及在囚的何秀蘭,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勾結外國勢力罪被捕,到晚上獲得保釋。而信託人許寶強在5月10日晚上在機場離港時被警方帶走。警方指已經掌握多名捐款人資料,正展開調查。同時表示一些律師和大律師涉嫌作出專業失當行爲,已經向律師會和大律師公會投訴。[211]美國國務院對此作出強烈譴責。[212]
- 支聯會拒交資料給警方國安處案件,前幹事陳多偉被判監禁3個月。[213]
- 本港新增280宗新型肺炎確診,32宗屬輸入個案,248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五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廿七日錄得三位數。再多3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7,371宗及9,355人。
- 5月12日:
- 一名中年男工人於大埔工業邨淘大食品廠清潔一部機器時,懷疑機器突然啟動期間,機件夾着工人的頭部,經搶救後證實不治。[214]
- 屯門醫院公佈懷疑遺體調亂事件,受影響兩名死者當中一人已火化,4名殮房職員已經停止執行相關職務。[215]
- 本港新增294宗新型肺炎確診,40宗屬輸入個案,25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六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廿八日錄得三位數。再多5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7,665宗及9,356人。
- 西環邨西苑台過去五日累計5名居民染疫,加上屋邨污水檢測到的病毒量極高,整個屋邨須圍封強檢。[216]
- 5月13日:
- 過海隧道巴士301線最後一天營運,大批巴士迷乘搭尾班車,新巴於當日安排告別活動,所有乘搭此路線尾班車的乘客獲贈證書一張;又透過「復刻版」電牌顯示告別字句「光榮告別(Glorious farewell)」、「服務紅隧三十載」,以作留念。策劃及車務部主管黃漢中及1991年此路線的首航車長劉永洪亦接受傳媒採訪,二人指出此路線深受市民歡迎,客量甚高,惟現已完成歷史任務。[217][218][219]
- 本港新增298宗新型肺炎確診,21宗屬輸入個案,277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七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廿九日錄得三位數。再多3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7,963宗及9,359人。
- 5月14日:本港新增284宗新型肺炎確診,33宗屬輸入個案,25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八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30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8,247宗及9,360人。
- 東鐵綫過海延線通車及會展站啟用,標誌著沙田至中環綫所有工程完成(不包括旺角東及羅湖/落馬洲各站的月台閘門)。特別頭班車於凌晨5時25分會展站開出,吸引2000名市民及鐵路迷通宵在會展站等候搶先乘搭。
- 本港新增259宗新型肺炎確診,33宗屬輸入個案,226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九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31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8,506宗及9,361人。觀塘「御善私房菜」再多2人確診,上環「星月樓」新增4人染疫,紅磡「新旺會」桌球室亦多1人中招。
- 5月16日:
- 受一股東北季候風影響,本港錄得最低氣溫18.8℃,是1984年以來5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最低紀錄。當日最高氣溫20.8℃,更是歷年5月中旬日最高氣溫的最低紀錄[220]。
- 司法機構相隔18年首次修訂《法官行為指引》,指出法官在社交媒體「加朋友」、「讚好」或「追蹤」任合人士或團體時,應格外審慎,法官同時應避免以個人或匿名身份向傳媒發表意見。[221]
- 政府建議修例,禁止違反「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社工擔任社工或續牌,立法會多名議員更要求「嚴懲」違反國家安全的社工。[222]
- 本港新增234宗新型肺炎確診,42宗屬輸入個案,19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十日維持二百多宗及是連續32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相隔九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8,740宗及9,361人。
- 5月17日:
- 《星島日報》引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的消息,指積極考慮首次引用法例,封鎖市民常使用的通訊程式Telegram。[223]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行政總裁張劍虹、前《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等7人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案件,控方申請將3個案合併獲批。《國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將有關案件交付至高等法院審理。[224]
- 一名66歲女子在2021年7月接種首針復必泰16日後離世,經解剖後證實死因是心肌炎。疫苗保障基金首次賠償200萬元。[225]
- 本港新增328宗新型肺炎確診,39宗屬輸入個案,289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較昨日反彈近百宗,相隔十一日後再次超過三百宗及是連續33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連續兩日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9,068宗及9,361人。
- 5月18日:
- 跑馬地聖保祿中學兩名分別16歲及13歲女生疑受感情問題困擾,下午在筲箕灣一大廈天台墮樓,當場死亡。[226]
- 一名72歲老人2017年在觀塘游泳池遇溺離世,死因庭裁定她死於意外,批評康文署在事件中嚴重疏忽。[227]
- 本港新增329宗新型肺炎確診,31宗屬輸入個案,298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超過三百宗及是連續34日錄得三位數。再多4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9,397宗及9,365人。
- 受一股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當日錄得日平均相對濕度52%、以及日平均露點溫度13.3℃,雙雙打破5月下半月(16日至31日)的最低紀錄[228]。
- 5月19日:
- 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放寬,,餐飲處所堂食時間延長至晚上12時,宴會活動人數上限提升至120人;酒吧酒館等處所重開。另外,巿民在健身中心做運動時,毋須再戴口罩,但健身中心要符合換氣量要求[229]。
- 本港新增291宗新型肺炎確診,38宗屬輸入個案,25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相隔三日後再次跌穿三百宗及是連續35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9,688宗及9,366人。
- 天文台錄得日平均相對濕度52%、以及日平均露點溫度13.3℃,雙雙打破5月下半月(16日至31日)的最低紀錄[228]。
- 27歲電腦技術員被指為Telegram頻道「SUCK Channel」的擁有人及管理員,發布大量信息串謀煽惑他人刑事毁壞、縱火、公眾妨擾、製造炸藥、有意圖而導致身體受嚴重傷害、暴動、施用毒藥或其他殘害性物品或有害物品罪成,被判監禁6年6個月,為涉及Telegram案件中最重判刑。[230]
- 5月20日:
-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任命李家超為第六任香港行政長官[231]。
- 本港新增243宗新型肺炎確診,26宗屬輸入個案,217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相隔兩日後少於三百宗及是連續36日錄得三位數。再多4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09,931宗及9,370人。
- 5月21日:本港新增228宗新型肺炎確診,16宗屬輸入個案,21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少於三百宗及是連續37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相隔九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0,159宗及9,370人。
- 5月22日:本港新增237宗新型肺炎確診,25宗屬輸入個案,21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少於三百宗及是連續38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連續兩日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0,396宗及9,370人。
- 5月23日:
- 法律改革委員會檢討所有成文法例,研究整合或廢除過時法例,合共有78條。多名建制派議員要求換走港英字眼。[232]
- 本港新增190宗新型肺炎確診,28宗屬輸入個案,16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第五波疫情高峰以來首次少於200宗及是連續39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連續三日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0,586宗及9,370人。太古城麥當勞再有兩名差不多時段光顧的食客染疫,累計有6宗。
- 5月24日:
- 港大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涉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中宣傳「雷動計劃」,被廉署控告4項「在選舉中作出招致選舉開支的非法行為」罪,被判監禁10個月。[233]
- 一名男童因週日在旺角朗豪坊玩具店「KKplus」「挨跌」大型「天線得得B」模型,一度要由家長賠逾3萬元的事件引起網上討論,更被指出展品被毀壞的意外已經發生第4次。目公司凱知樂國際到5月24日致歉,並指已向涉事家庭全數退款。而涉事小童的家長表示事件讓小朋友去看心理醫生,指短期也不會再到訪朗豪坊。[234]
- 本港新增250宗新型肺炎確診,34宗屬輸入個案,216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0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連續四日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0,836宗及9,370人。
- 5月25日:
- 為打擊門票炒賣,康文署宣布主動與MIRROR演唱會主辦機構,是紅館首次以實名制方式購票。[235]
- 本港新增251宗新型肺炎確診,28宗屬輸入個案,22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1日錄得三位數。再多2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1,087宗及9,372人。
- 5月26日:
- 媒體報道香港會計師公會低調公布,將在年底終止與美國資格互認並失效。[236]
- 本港新增251宗新型肺炎確診,36宗屬輸入個案,21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2日錄得三位數。再多2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1,338宗及9,374人。
- 5月27日:
- 市建局宣布啟動重建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項目,估計將預留超過150億元,重建需時10年。而九龍城市政大廈將面臨清拆。[237]
- 本港新增250宗新型肺炎確診,29宗屬輸入個案,22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3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1,588宗及9,375人。
- 5月28日:
- 九龍站上蓋豪宅君臨天下會所泳池,在晚上8時許有兩名7歲女童遇溺昏迷,造成一死一命危。[238]
- 本港新增270宗新型肺炎確診,29宗屬輸入個案,239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4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1,858宗及9,376人。
- 5月29日:
- 本港新增237宗新型肺炎確診,37宗屬輸入個案,20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5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相隔五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2,095宗及9,376人。其中中環再有酒吧爆發感染群組,「Iron Fairies & J. Boroski」酒吧有11人染疫。[239]
- 5月30日:
- 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李家超,並向其頒授任命狀,正式任命其為香港第六任行政長官。[240]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接見候任特首李家超,強調要「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新選舉制度。[241]
- 南區地標珍寶海鮮舫因無人接手,將在下月移離香港,並物色新營運者。[242]
- 本港新增275宗新型肺炎確診,48宗屬輸入個案,227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6日錄得三位數。再多2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2,370宗及9,378人。
- 5月31日:
- 人氣男團MIRROR演唱會的門票在城市售票網以實名制發售,導致網絡大塞車,不少樂迷均投訴未能登入網站。不過民政事務局在facebook發文卻稱「紅館演唱會實名制運作暢順」,引起網民留言派嬲。[243]
- 政府計劃今年內提交修例,將「大麻二酚」CBD納入《危險藥物條例》。[244]
- 本港新增329宗新型肺炎確診,35宗屬輸入個案,29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7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相隔兩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2,699宗及9,378人。
6月3日康文署围封铜锣湾維園足球场前,大批身穿防刺背心的警員在該處部署
媒體報道國際移民博覽有超過47,000人次入場參觀,較上屆一年前的入場人數上升超過40%
- 6月1日:
- 本港新增505宗新型肺炎確診,34宗屬輸入個案,47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4月23日以來新高,亦是連續48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3,204宗及9,379人。
- 小型無人機令生效,規例要求超過200克的無人機(包括航拍機)及遙控機師均需要註冊。操作超過7公斤的無人機(包括航拍機)需通過政府認可的考試。條文設有6個月寬限期,即2022年11月30日後才正式強制執行實施。[245][246]
- 6月2日:
- 位於邊境禁區的沙頭角碼頭,開始每逢公眾假期、星期六及日,開放給本地遊旅行團使用,計劃試行6個月後進行檢討。[247]
- 本港新增489宗新型肺炎確診,65宗屬輸入個案,42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49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3,693宗及9,380人。
- 6月3日:
- 康文署以場地或被利用作非法活動為由,在晚上11時關閉維多利亞公園中央草坪、足球場、籃球場及多個出入口。大批身穿防刺背心及護頸的警員在中午起在維園和銅鑼灣一帶部署,不時截查市民。一名女子於東角道將薯仔去皮後點起火機,之後被警方以涉嫌公眾地方行為不檢被捕。另外,警方在大埔拘捕一名59歲男保安員,指他在網上呼籲人今日殘殺警務人員,涉嫌煽惑他人意圖造成身體嚴重傷害被捕。[248]
- 元朗錦田水頭村被揭發殺嬰案,一名年僅14個月大的女嬰被發現倒斃睡房內,警方以涉嫌「兇殺」拘捕女嬰父母。[249]
- 本港新增499宗新型肺炎確診,49宗屬輸入個案,45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50日錄得三位數。再多2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4,193宗及9,382人。
- 6月4日:
- 六四事件33年,維園中央草坪和足球場關閉,香港多處都有大批警員戒備,多名穿黑衣,帶鮮花或途經維園市民遭截查。[250]在銅鑼灣,有市民手持一疊白色A4紙被警員帶入封鎖線問話,亦有人在背包插有一枝白色鮮花亦被遭警察截查及搜身。警員指展示任何標語會引起公眾聚集。[251]到傍晚,警方在維園外英皇道設路障截查車輛和登上巴士巡查。到晚上7時半,大批警員宣布維園為「行動區」,拉起橙色膠帶擴大封鎖範圍。而警員亦在維園內加強巡查,有打開手機燈的市民被要求關燈。[252][253]警方表示共有5男1女在銅鑼灣及維園一帶被捕,年齡介乎19至80歲,分別涉嫌「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及「藏有攻擊性武器」(萬用軍刀)。[254]
-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在六四前夕,提醒多個西方國家的駐港領事館,不要在六四問題上表態。不過部分外國駐港領事館有悼念六四事件,包括美國、波蘭和澳洲駐港澳總領事館。[255]而歐盟駐港澳辦事處和美國駐港總領事館連續第二年在窗邊擺放蠟燭。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256]
- 本港新增446宗新型肺炎確診,64宗屬輸入個案,38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51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相隔四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4,638宗及9,382人。
- 6月5日:本港新增515宗新型肺炎確診,42宗屬輸入個案,47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4月23日以來新高,亦是連續52日錄得三位數。再多4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5,153宗及9,386人。
- 6月6日:
- 連鎖零售商優之良品傳出全線結業,記者發現多間分店均無人接聽電話,其網頁亦無法進入。[257]
- 《明報》報道有中小學因應《港區國安法》實施,將部分圖書館館藏下架,並承認「自我審查」。教育局長楊潤雄強調校方有責任推動國家安全教育,不會有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的書本。[258]
- 因身在獄中而無法參與宣誓的大埔區議員姚鈞豪,被取消其議員資格。[259]
- 國家財政部公佈今年將在香港發行230億元人民幣國債。[260]
- 本港新增543宗新型肺炎確診,86宗屬輸入個案,457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4月22日以來新高,亦是連續53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相隔兩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5,696宗及9,386人。
- 6月7日:
-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入稟高等法院,就三度沒有按《選舉程序(行政長官選舉)規例》提交選舉廣告的支持同意書副本,申請豁免罰款或監禁等刑罰及訟費。[261]
- 本港新增489宗新型肺炎確診,53宗屬輸入個案,436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確診連續54日錄得三位數。再多3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5,935宗及9,389人。
- 6月8日:
- 英基國際幼稚園(烏溪沙)一名前行政主任因向10多名家長收受或索取逾90萬元賄款,而導致13名學童獲得取錄,賄款逾90萬而被控。10名家長因涉嫌提供賄款亦遭到控告。[262]
- 本港新增558宗新型肺炎確診,63宗屬輸入個案,49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4月22日以來新高,亦是連續55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相隔兩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6,228宗及9,389人。
- 6月9日: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最後一次出席立法會答問會,她表示五年任期交出「無愧於自己嘅成績表」,無一刻感到後悔,也沒有想過辭職,指家人和中央支持是動力之一,自己無理由臨陣退縮。而自己本身是遇到愈困難的事會愈興奮。[263]
- 立法會在大比數贊成下,三讀通過取消強積金對冲,最快2025年取消。[264]
- 本港新增674宗新型肺炎確診,73宗屬輸入個案,60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4月17日以來新高,亦是連續56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6,842宗及9,390人。
- 6月10日:
- 專攻調查報道的傳真社宣布停止運作。[265]
- 凌晨中環雲咸街發生持刀襲擊及開槍案,造成3名男子受傷,2人陷入昏迷。警方拘捕4人,初步調查後相信事件涉及兩個黑社會幫派鬥爭。[266]
- 政府刊憲撤銷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及前副主席單仲偕的勳銜。其中楊森及單仲偕的太平紳士委任亦被撤銷。[267]
- 本港新增672宗新型肺炎確診,59宗屬輸入個案,61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天維持六百多宗,亦是連續57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相隔兩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7,510宗及9,390人。
- 6月11日:本港新增851宗新型肺炎確診,74宗屬輸入個案,777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創4月15日以來新高,亦是連續58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連續兩日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8,361宗及9,390人。
- 6月12日:
-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就《大公報》創刊120周年慶祝活動上表示,香港社會「尤其需要愛國愛港傳媒堅持真理、激濁揚清」。[268]
- 媒體報道國際移民博覽有超過47,000人次入場參觀,較上屆一年前的入場人數上升超過40%。參觀者指香港的教育及近年的社會氛圍成為考慮移民的主要原因。[269]
- 本港新增814宗新型肺炎確診,106宗屬輸入個案,708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天維持八百多宗,亦是連續59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連續三日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9,175宗及9,390人。
- 6月13日:
- 半山干德道41號聯邦花園發生致命工業意外,兩名工人從逾20層高的吊船墮地,二人均傷重不治。[270]
- 政府公布第二階段消費券將於8月7日起發放,並修訂領取資格。「有條件成永久居民」者可領取半額消費券,不過「有意圖永久離港者」,包括升學、派駐海外工作等則不符合資格領取。而消費券新增BoC Pay及PayMe支付平台。[271]
- 本港新增737宗新型肺炎確診,104宗屬輸入個案,633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破八百後稍為回落,亦是連續60日錄得三位數。當天是連續四日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19,912宗及9,390人。
- 6月14日:
- 停業超過兩年的珍寶海鮮舫正式移離香港,市民對此感到唏噓。[272]
- 特首林鄭月娥出席行會前表示,表明對外國商會要求放寬入境檢疫措施的訴求「寸步不讓」,繼續維持目前社交距離措施。同時會「竭盡全力」創造條件讓領導人訪港。[273]
- 警務處長蕭澤頤上任後首度出席區議會會議。他到北區區議會強調自己當日出席「洪門宴」無違法,又稱警方就防疫規例屬「有法必依,違法必究」。[274]
- 香港足球代表隊繼1968年之後,再次晉身2023亞洲盃決賽周。[275]
- 本港新增849宗新型肺炎確診,97宗屬輸入個案,752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61日錄得三位數。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20,761宗及9,391人。
反修例示威者 梁凌杰逝世3周年,其後警員圍封獻花範圍,並派出清潔工人清理
- 一名康文署助理經理因涉嫌修改上班時間報表,以掩飾遲到約30小時而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訴。涉事女子早上於柴灣青年廣場Y旅舍自殺身亡。[276]
- 本港新增1,047宗新型肺炎確診,76宗屬輸入個案,971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是4月14日以來首次破千宗,有127間學校呈報確診,涉及147宗個案。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21,808宗及9,392人。[277]
- 反修例示威者梁凌杰逝世3周年,20多名市民晚上在太古廣場外冒雨悼念。其後警員圍封和截查市民,有獻花市民被警告「亂拋垃圾」及登記身分證。[278]
- 6月16日:
- 政府要求所有進入酒吧等處所的食客,須出示24小時內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業界指有關要求使客人取消訂枱,擔心造成客源流失,是再一次向酒吧「開刀」。[279]
- 競爭事務委員會入稟競爭事務審裁處,指律政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的安樂工程集團及信興集團在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提供空調工程時合謀定價、瓜分市場或圍標,涉違《競爭條例》,涉及銷售總額約20億元。[280]
- 本港新增1,179宗新型肺炎確診,94宗屬輸入個案,1,085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兩日破千宗。當天是相隔兩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22,987宗及9,392人。
- 6月17日:本港新增1,145宗新型肺炎確診,131宗屬輸入個案,1,014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三日破千宗。再多1名確診者死亡。截至當天累計確診及死亡數字分別突破120萬及九千關口,分別達1,224,132宗及9,393人。
- 6月18日:本港新增1,276宗新型肺炎確診,116宗屬輸入個案,1,160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連續四日破千宗。當天是相隔兩日後再次無新增死亡個案。
中國國務院根據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名,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將於同年7月1日就職。[281]同日港澳辦發聲明,對新政府提出五點期待,包括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愛國者治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和「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等,表示要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需要更清晰目標、更大魄力和更有力解決劏房、籠屋等問題。
- 6月23日:
- 考評局修訂考試規則,容許身處內地的港人子弟學校可以申請參加文憑試及成為試場,最快2024年度文憑試起實行。[284]
- 醫管局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引入大灣區三甲醫院的資深醫生來香港為市民提供服務,希望首批有5至10名醫生,在港工作時間不超過1年。[285]
- 元朗部分位置晚上一度再停電10分鐘至半小時,包括西菁街、安興街、大旗嶺等。[286]
- 七一慶回歸及政府換屆前夕,候任政務司長、現特首辦主任陳國基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確診新型肺炎,需要隔離。[287]
- 6月24日:
- 醫管局員工陣線會員大會以57票贊成、3票反對及2票廢票下通過解散工會。[288]
- 44歲新民黨副主席的私人司機被控在WhatsApp群組發訊息而被控一項「煽惑他人有意圖而傷人」罪,最後法官接受他當晚觀看網上直播後一時情緒失控的說法,裁定罪名不成立。[289]
- 6月25日
- 6月28日:
- 黃店「初凝.芝茶」的兩名負責人因在社交平台呼籲市民杯葛打針及稱港府為殺市民「兇手」,而被控一項「作出具一項或多項煽動意圖的作為」罪,並還柙逾4個月。《國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分別判囚6及7個月。[291]
- 警方公佈七一保安安排,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逗留、到訪和途經地區均會設立核心保安區,周邊範圍會列為保安區。警方亦首次引用《小型無人機令》,在習近平來港期間將全港列為小型無人機的限制飛行區,禁飛小型無人機。
- 社民連主席陳寶瑩在facebook表示部分義工及友人被「國安警察約談」,據報前支聯會常委趙恩來及「女長毛」雷玉蓮亦被約談。而香港民研原定公布有關回歸25周年的民調結果亦因被政府部門約見而被押後至7月5日公佈。[292]
- 香港記者協會指至少10名記者及攝影人員因「保安理由」而被拒絕採訪七一升旗禮及新一屆政府宣誓儀式。當中包括《香港01》、《南華早報》、《明報》、now新聞台;攝影記者包括《大公報》、《經濟日報》、「香港01」及無綫電視,而政府部門的新聞處及香港電台亦遭拒批。而早前日本朝日新聞、台灣中央社、加拿大《環球郵報》、大型圖片通訊社Getty Images、本地網媒Hong Kong Free Press、香港獨立媒體等未獲得准許報名採訪。[293]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批評七一採訪安排極混亂,深感遺憾,認為是嚴重損害公眾知情權。[294]
6月29日, 警方因應中共中央總書記 習近平來港,凌晨起至7月1日封锁灣仔北會議展覽中心周边部分地区,會展外加設多層水馬
- 因應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可能來港,警方凌晨起至7月1日封锁灣仔北會議展覽中心周边部分地区,會展外加設多層水馬,街道和天橋亦有大批警員巡邏。有市民到入境處換領身分證,因其背囊掛上寫有字樣的卡紙而遭警員截查。灣仔北亦因實施特別交通安排,導致53條巴士路線受影響,市民批評封路十分擾民。[295]而香港科學園附近一帶亦採取封路及特別交通安排,園內有多輛警車戒備和警員巡邏。[296]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可能會經深圳乘高鐵抵港,高鐵西九龍站一帶有大批警員佈防和巡邏,各個出入口和上蓋公園亦架起鐵欄或以水馬圍封。[297]
- 多名獲邀出席七一活動的政商界人士陸續到灣仔君悅酒店及萬麗海景酒店接受「閉環」隔離安排。[298]
- 7月1日: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時表明「一國兩制是好制度,長期堅持,不會改變」,同時向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他又特別指出香港經歷了風風雨雨,“大家痛感香港不能亂也亂不起”,深感香港發展不能再耽擱,要排除一切干擾聚精會神謀發展。[303]
- 第六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上任。
- 懲教署計劃懲教所在囚者全面學習中式步操及口令。[304]
- 港台電視34正式開播
- 強烈熱帶風暴暹芭集結在香港西南偏南約360公里,在強風下沙田科學園路近馬料水公眾碼頭一塊慶祝回歸大花牌被颱風吹塌,交通一度受阻。[305]天文台於晚上7時10分發出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306],是1997年主權移交後,首次於回歸紀念日需發出八號信號。
- 飲食集團亞太餐飲(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多間食肆突然結業,工會稱公司拖欠100多名僱員工資。[307]
- 7月2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開幕。
預期事件[编辑]
10月[编辑]
- 10月1日:香港南丫海難10周年。
-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
11月[编辑]
- 11月30日 – 小型無人機令內有關無人機及機師註冊條文正式實施。規例要求超過200克的無人機(包括航拍機)及遙控機師均需要註冊;而操作超過7公斤的無人機(包括航拍機)需通過政府認可的考試。[245][246]
12月[编辑]
- 12月8日:石籬中轉房屋預計於當日起永久封閉並預備拆卸。至此,除獲保育的石硤尾邨美荷樓外,全港所有徙置大廈均已成為歷史。
日期未定[编辑]
其他資訊[编辑]
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政府宣布所有大型活動及非必要聚會要取消,當中包括農曆新年年宵市場,花車巡遊,煙花匯演,香港單車節和曼聯訪港踢表演賽等活動。[350][351][352]
- 香港花卉展覽 2022:3月18日至4月18日(改為網上花展和18區設花圃)
下列節慶,如無註明,均是香港的公眾假期,同時亦是法定假日(俗稱勞工假期)。有 # 號者,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除非適逢星期日或其它假期)。
- 1月1日(星期六):元旦
- 2月1日(星期二):農曆年初一
- 2月2日(星期三):農曆年初二
- 2月3日(星期四):農曆年初三
- 4月4日(星期一):兒童節 #
- 4月5日(星期二):清明節
- 4月15日(星期五):耶穌受難節(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4月16日(星期六):耶穌受難節翌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4月18日(星期一):復活節星期一(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5月1日(星期日):勞動節
- 5月2日(星期一):勞動節翌日(補5月1日)
- 5月8日(星期日):佛誕
- 5月9日(星期一):佛誕翌日(補5月8日,今年起新增的法定假日)
- 6月3日(星期五):端午節
- 7月1日(星期五):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 9月10日(星期六):中秋節 #
- 9月12日(星期一):中秋節後第二日(補9月11日)
- 10月1日(星期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 10月4日(星期二):重陽節
- 10月31日(星期一):萬聖夜 #
- 12月22日(星期四):冬至(是法定假日,但不是公眾假期,根據法定假日放假的機構,或會聖誕節放假,冬至不放假。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
- 12月24日(星期六):平安夜#(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或放假一天)
- 12月25日(星期日):聖誕節
- 12月26日(星期一):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根據法定假日放假的機構,或會冬至放假,聖誕節不放假)
- 12月27日(星期二):聖誕節後第二個周日(補12月25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12月31日(星期六):公曆除夕# (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或放假一天)
参考文献[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