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國立東華大學/存檔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回應網友的指正

感謝各位網友支持本項目的建置,使得這個條目不流於小弟我的單打獨鬥。可能因為敝人才疏學淺,編輯條目常受兩位先進指教、更正。有幸參與知識的分享,得以在網路交流智慧是我參與維基百科的最大動機。但可惜的是兩位除了雜誌有以意見表達,其他的內容沒有做刪去的說明,深怕自行更正會冒犯他人心血。 基於如此,對於兩位網友前輩的指正特地參考他們所編輯頻率最高的條目,以之攻錯。

茲將本次的編輯內容及想法條列如下:

  • 簡介部份,之前因為篇幅較小時一直將所有內容合併於開頭,而今蒙各位先進前輩指正,篇幅漸漸增大,參考兩位網友常為編輯的海洋大學頁面,因該是為了精簡開頭所進行的,故將本條木的地理及實際情況做簡單交代後,將原先較為瑣碎的內容移至簡介篇。
  • 引用2001遠見出版社之雜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類似的評鑑在台灣並不多,而我特地將出版年份標於最前方,試圖讓讀者自行判斷其價值,而不敢妄自尊大,自己來判斷其資訊是否有用。但既然有朋友不甚喜愛,身為條目的新加者的我尊重他人的想法同意予以刪除。
  • 至於其中一位網友二次將此條目的類別改為「國立地區型綜合大學」,而我沒於討論中表明回復原因在此表達抱歉。而我在此說明之所以更動回原來內容的原因。
由於搜尋教育部網站難以尋找到關於地區型大學的列表,且東華大學的官方網站的介紹將自己定位為研究型大學,故刪去了「地區型」三個字。但根據< 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審議原則>中提到
衡酌國內大學發展績效及整合計畫之規劃,國內研究型大學應以三主軸發展;北部將以台灣大學為核心,中部則為清華、交通大學為主,南部則以成功大學為主,並鼓勵其與中山大學等之整合。
其中沒有提到東華大學,據此不敢將「研究型」三字貿然夾加於此條目。而除本條目外,前輩還有對嘉義大學條目進行此項更改,可能是前輩有其他資料足以佐證,希望能夠獲得資料,以待確認。希望此項內容能另開主題討論
RE
1.東華並未在教育部91年「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7校名單中。
2.東華並未在教育部94年「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17校名單中。
3.東華之設校乃在於平衡東西部之產物.由於1990年以前東部沒有一所大學,因此在花蓮在地人士多方陳情與奔走之下,1989年8月4日行政院長李煥指示教育部在東部創辦國立大學。據聞大學設立之時,由於東部沒有一所國立大學,因此取花蓮、台東各一字叫做「花東大學」。為典雅之故,取「花」古字「華」,故校名於1991年定案為「華東」大學。
  • 列出了第一及第二項,請問哪些才是研究型大學呢(根據教育部五年五百億的網址,只有12校[1])?還是我找到的那五所才是呢?抑或是獲得卓越計劃的學校呢?在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只敢將其大學評鑑為7個等級,而不敢只以研究型與非研究型作區分,原因便在於各校會有研究特色之不同,不容易全盤的否定一所學校個別領域的研究,這也是為甚麼教育部將經費從本來只補助2,3校到今日用一大堆的企劃書及名目擴大撥款的原因。當然這也造成了資源不集中,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的問題(題外話)。
  • 再者,五年五百億中也只提到「國際一流大學計畫旨在選取具發展潛力之大學一至二所.....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以大學內的研究中心(或領域)當為發展特色,而以學校為申請單位,大學根據其優秀領域,與其他大學研究中心或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2]),您說哪一個才是研究型大學呢?若您執意要把這個連教育部的模糊其詞的政令宣傳名詞拿來使用,建議您創建一項研究型大學的條目,接受大家的意見。而第三項我看不出來有甚麼意思,是指東部的東西一定比較差嗎,那北部人會怎麼想南部呢??還尚祈您解釋。(討論記得要加簽名喔,語法在上面,最好是申請一個帳號一起來編輯維基百科這個世界 ^^)—Yewail 2007年7月16日 (一) 20:11 (UTC)

RE:RE:
1.所以在任何方面東華都不是研究型大學.
後來當然所有國立大學都不甘願當非研究型大學.

2.東華大學的設立是一縣一大學之區域地名大學之最早起源.
後來當然所有學校都不甘願當區域型大學.

3."教育部將經費從本來只補助2,3校"? 教育部有這樣過嗎?

  • 校歌部分,參考其他條目完整的大學(台大),做出簡單解釋。
  • 吉祥物部分,因為學校文件中並沒有吉祥物的條目,但在官方網頁與各項校內活動中,時常將環頸雉是維吉祥物,故備註部份句子。
  • 至於遣詞用字部分,已詳閱海洋大學篇幅,試圖了解應有的拿捏,希望能在討論區給我更多指教。

Yewail 2007年5月16日 (三) 21:53 (UTC)

(:)回應:不入流的自慰,依據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的統計,2009年臺灣共有31所大學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世界排名,東華大學全未入榜,科研能力落在14間私立大學(包含私立科大)之後,連知名爛校國立聯合大學都不如,可謂研究能力極端孱弱,打破該校學生自認為「比私立大學強大」的迷思。[1]

關於高評會「近五年臺灣地區WOS論文統計」

平均引用次數的列表在該月刊中已經出現爭議,最終未列名的結論農業學門召集人蘇仲卿教授說:「學門中的科目有熱門、也有冷門,若是被引用次數偏高,應視集中在哪個部分,否則熱門學科研究多,平均被引次數當然就高。其次,系所與學門是否互相配合也應加以斟酌。評鑑中心最後決定此次不公布平均被引次數,僅公布論文發表數、被引次數兩項指標。」
但維基百科不是政令宣導工具,但因害怕維基百科便成PTT(苦笑),僅條列了教員數,陳述客觀事實。
更多的討論歡迎直接到我的討論頁溝通。
Yewail 2007年6月12日 (二) 16:16 (UTC)

RE:原文無教員數資料,請問閣下教員數資料從何而來? 請問加上教員數有何意義?
  • 教員數可至東華研發處之人力資料庫取得,教育部公報也有資料。之所以列出教員數的原因如上面所述。在評議委員之中便有歧見。而不將平均引用次數列出的折衷方案便是列出教員數。由於這是純數據的引用,沒有將平均數算出,將判斷的權利交給讀者,我想是不錯且不偏頗的方法。而這也能避免蘇仲卿教授所擔心小規模學校的總數會吃虧的問題了。詳見當期的雜誌。—Yewail 2007年7月16日 (一) 20:24 (UTC)

RE:RE:
A.關於教員數:
1.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的計算跟教員數完全無關,請仔細了解.

 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總引用次數/總論文篇數.

2.蘇仲卿教授及其報告未提及您所說的教員數的問題,他提及的是論文平均被引用數與冷熱學門的問題,規模小的學校本就是在總體學術戰力上居劣勢,但規模較小但戰力強的學校,自會在篇數上勝過規模較大但戰力弱的學校.一個該領域專任教授數僅10人的學校跟數百人的學校,誰強誰弱,篇數上自見真章.
3.WOS的統計資料是2002~2006年(5年).請問東華研發處之人力資料庫,跟教育部公報的之教員數資料的是否時點相同?
4.WOS的統計不是依科系.例:無數學系的學校會在數學學門中進入排名.您確定原文中的發表SCI論文作者跟您的教員吻合?
5.既原文無教員數資料,就不應擅自插入外源資料,否則您可證明確定兩組資料能夠完全吻合.

基於以上5點,本人不認為您列出的教員數有意義,但本人對您的想法完全尊重,但還請您更深一層了解思考.──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9.80.70.125討論貢獻)於2007年7月17日 (二) 08:40加入。

鎖什麼鎖

維基想要拼過google我看,早點去睡作夢還比較實在,為何要鎖一個月以上不能動,管理員真是爛。 我看以後維基百科都管理員給你自己編好了~ (:)回應,請先閱讀Wikipedia:不适合维基百科的文章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8月31日 (五) 09:24 (UTC)

關於合併條目的建議

  • (-)反对:雖然兩所學校已合併,但應該將花師的條目留做「歷史上存在的國立大學」而做為保留,花師近60年的歷史難道要因為被合併而抹煞在維基百科中?目前條目中將花師的歷史沿革和相關過往幾乎都刪除光光了。--羅克斯留言2015年9月15日 (二) 12:2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