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懿昭世子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怎麼同時會有兩位王儲呢[编辑]

按照道理來說如果國王把王位傳給兒子,就會立世子,傳給弟弟,就會立世弟,傳給孫子就會立世孫,但是莊獻世子當時沒被廢位也沒死,怎麼會同時立世子和世孫? 這樣世子嬪和世孫嬪不同時都是嬪宮嗎? 好奇怪喔! Bonchichi留言2015年1月31日 (六) 15:03 (UTC)[回复]

(:)回應:自古以來,世人講究多子多孫多福氣,希望後代能夠開枝散葉,皇家自然也不例外,當時,世子是李愃,英祖在李愃的兒子李琔出生後一年,立即冊封王世孫,可惜李琔無福,不到兩歲就夭折,一個國家同時有世子、世孫,這是件正常的事,這表示儲君已定,人心安定,這值得高興。明太宗朱棣(即明成祖)在位時,就立了皇太子朱高熾,皇太孫朱瞻基,所以,哪裡奇怪了?--首醫女張德 ☎劄記 2015年2月1日 (日) 07:46 (UTC)[回复]
(:)回應:古代國王開枝散葉而廣納後宮延後的確不奇怪,奇怪的是同時有兩位王儲.這代表有兩人同時在等繼承王位,可大家都知道只有一人可以繼位. 就如同世子嬪和世孫嬪同時存在的話,那到底哪位是嬪宮,以及誰的位階較大? 按照輩分當然是世孫嬪的婆婆(世子嬪較大).但就拿孝懿王后來說好了,當然惠慶宮是她婆婆地位理當大於前者,但論述事實時,孝懿王后當世孫嬪的時候,惠慶宮只不過是前任世子的遺孀且未實際上登妃位,所以不能算王大妃,王妃,嬪宮當中任何一項. 就好比仁粹大妃和愍懷嬪,哪怕當過嬪宮,一但國王另立王儲,新任嬪宮的地位就大於這些遺孀. 如果說同時立世子和世孫不奇怪,那為何世祖和仁祖不會同時立世子和世孫? Bonchichi留言2015年2月3日 (二) 00:25 (UTC)[回复]
(:)回應:不用想太多,世孫是第二王位繼承人。一旦世子逝世,沒有世孫,其他王子就會蠢蠢欲動,同時有世子和世孫可說是穩定人心的舉動。世宗封端宗為王世孫,仁祖封顯宗為王世孫,不是只有英祖這樣做。至於世祖為何沒封月山大君,仁祖為何沒封慶善君,自有他們的考量。世子嬪和世孫嬪同時存在的問題,我看《承政院日記》,當時惠慶宮被稱為世子嬪宮(或只稱嬪宮),而孝懿王后則是世孫嬪宮。莊獻世子死後,惠慶宮改封惠嬪,孝懿王后就變成唯一的「嬪宮」。--Cotangent留言2015年2月7日 (六) 17:57 (UTC)[回复]
(:)回應Cotangent說的很明白,這只是順位的問題,其尊卑,不用說也看得出來,世子>世孫。世祖為何當時不立世子?當時懿敬世子過世時,月山大君才三歲,世祖三年(1457),由海陽大君冊封世子,他當時還沒有兒子,直到1461年仁城大君才出生,不過,兩年後他就夭折了,1466年,海陽大君的次子齊安大君出生,但他是庶子,而且兩年後,世祖就讓位給世子,根本來不及立世孫,按照慣例,王子要七、八歲方可冊封,至於,仁祖就更不用說,當時昭顯世子正在清國當人質,至於仁祖為何不立世孫,從昭顯幾次回國的表現,讓仁祖對世子感到憤怒、不安心,當世子回國後,沒多久就病逝,大臣便提議要立十歲的慶善君為世孫,但仁祖以他只有十歲為由回絕立孫的請求,旋即立鳳林大君為世子。至於嬪宮,朝鮮同時有兩位嬪宮的情況,以英祖來說,一位是賢嬪,一位是世子嬪洪氏,兩位都是世子嬪,其地位孰大孰小?你說『一但國王另立王儲,新任嬪宮的地位就大於這些遺孀.』,錯了!就算王另立儲君,前任嬪宮的地位不會因為丈夫過世而降低,以賢嬪、世子嬪來說,承政院、弘文館在問安時,賢嬪的地位仍然在世子嬪洪氏之上,由此可見,新任嬪宮的地位不會大於前任嬪宮。--首醫女張德 ☎劄記 2015年2月8日 (日) 07:24 (UTC)[回复]
(:)回應:補充一下,我前面所提到唯一的嬪宮,意思是指惠慶宮在改封為惠嬪後,被稱作惠嬪宮,至於孝懿王后,大多被稱為嬪宮。--Cotangent留言2015年2月9日 (一) 11:49 (UTC)[回复]
(:)回應:多謝兩位大大的解釋,現在比較有了解了. 只是往往看歷史都提到已逝世子的遺孀要遷出宮外,與新任嬪宮區別,畢竟新任嬪宮一但登妃位,就是一國之母,掌管內外命婦,相對於遺孀的嬪宮,像粹嬪當時必須搬到宮外,權勢地位大不如當時的安順王后,直到被追封大妃時才可以平起平坐. 另外李朝時期也是有太多東西用與往例不符,例如兩班子弟女子入宮往往先從淑儀開始,然而正祖年間幾乎全都是封正一品,哪怕無子女都是一樣. 看來有些實錄記載的東西也很難用常理來推斷 Bonchichi留言2015年4月12日 (日) 13: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