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ser talk:Shizhao/结构式讨论 存档 1的话题

Dereklauzy123 (留言贡献)

您好!我是「方幹民」的主要撰寫人,請問《秋曲》一圖為何不符合合理使用原則?謝謝您!

Shizhao (留言贡献)

请参看WP:非自由内容守则。只是挂一张有版权图片在条目里是不行的。必须有对该图片主题相关的一定长度的评述,并且有必须在条目中使用该图片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Dereklauzy123 (留言贡献)

謝謝您的答覆!

《秋曲》有以下的介紹和評論:

「他在國立杭州藝專任教時期創作了著名的《白鴿》、《秋曲》和《節日裡的西湖》(又稱《西湖》)。李婷在《國立藝術院早期藝術立體主義傾向》中對這幾幅作品作了以下評論道:《白鴿》是主情的,採用現實因素和詩意美感。《秋曲》則從主情向主知轉變,已非眼之所見,而是畫家的主觀構造,否定了固有色。而《西湖》幾乎是純理性的產物,是一種純繪畫世界的創造,這可以說已顯示了與抽象的接近。」

至於不可代替的必要性,《秋曲》是方幹民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最能表現他具立體主義影響的藝術風格,和在杭州美專時期的藝術探索,如沒有這個畫,讀者比較難以理解一位中國的畫家如何把法國的立體主義融入到畫作中,也難以理解通篇講述的方幹民的藝術風格,我認為這並不是文字所能完全替代的。

Dereklauzy123 (留言贡献)

這一段實際上也是在評述《秋曲》。

立體主義

方幹民深受立體主義所影響,人稱「方派」。他在1930年代的作品表現了空間建構的邏輯,明顯展現了「切面立體主義」的風格。自20世紀20年代後期至30年代前期,方幹民創作多產,且逐漸顯現「方派」面貌。

李婷在《國立藝術院早期藝術立體主義傾向》一文中指出,方幹民的作品清晰地表明了其與西方立體主義的吸收和再創造的文化聯繫。方幹民拋棄了透視,強調平面效果和線與色的組合,點明了「方派」體現了「中國化了的立體派」的基調,在幾何形體、肌理筆調和空間構成等語言等方面逐漸自成特色。方幹民這個時期的作品,如《白鴿》、《秋曲》和《西湖》,都是「方派」的代表性作品。

  • 油畫《秋曲》
    • 發表於《美術雜誌》第一卷第三期,1934年6月15日出版(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 發表於《時代畫報》第五卷第十期,1934年3月16日(時代圖書公司出版)。
Dereklauzy123 (留言贡献)

我參考了一些英文的條目,如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Hockney。在這個David Hockney的條目中,兩幅以合理使用上載的畫作都只有非常短的介紹,方幹民條目中對《秋曲》的描述應該是更長和詳細的。

回复“關於 「方幹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