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ser talk:AT/结构式讨论 存档 1的话题

At0fafa0ccf (留言贡献)

多謝您的善意提醒!但是我現在已無話語權,只能暫時用這個臨時帳號來致謝與澄清。不過,我在您這兒還會留下我對維基百科的失望與期許,文字略長,請您包涵!由於我是在給您寫回覆的過程中斷訊的,所以我先針對「過度跨頁張貼」來回應。

我在不久之前曾向一位中立的資深編輯詢問:「參與過這個條目的編輯不一定都注意到這個存廢討論頁,是否該號召所有編輯過這個詞條的維基人一起投票呢?」對方說雖然可以,但可能引發爭議。因為這裡面也許有派系(而且正好有人誣指是我操控的);至於我之前只找了兩位剛認識的朋友關注我的討論(其他人都是正好遇上,順口一說),屬於邀請特定對象,更要慎重;此外,邀請本身搞不好也會惹人反感!我了解之後便不敢有所動作。但是我在幫那些網友說話時,只想到管理員絕不會是受人操控,而且也說明廣發留言之舉就是為了要避免拉幫結派,更完全沒想到幫忙陳情會被管理員當成騷擾。您當時友善地發出「尋求共識」之語,我卻誤判了狀況;最後還把您也拖下水,非常抱歉!

我要說的是:群發信息非我所願!我非常希望維基百科能提供一個投訴窗口,而不是只公布所有管理員名單,讓人眼花撩亂。對於資深編輯來說,要找何人留言應該是很簡單的選擇,但是若有新加入的編輯像我第一次向管理員發函就如石沉大海,之後難保不會像我一樣犯傻!

關於我提出的將讀者友善隔離,也請您有機會問問看其他管理員的意見,因為這樣不但能輕易避開各種已知、未知的動員,而且真正符合維基百科「自由、開放」的精神。

我曾聽別人說,维基百科在處罰理由的說明方面不太周詳,我這次算是見識到了,只能盲目地寫著檢討。如果您覺得维基百科可以改善這點,也煩請提醒管理員們留意。

我必須再次強調:我沒有「在文章撰写中只关注自身利益」,我不過是把能賺錢的正事暫時擱到一邊,專心陳述兩造的說法和證據而已!我沒有「无法举证来源、举证不符合百科全书的来源、扭曲可靠来源、或制造原创研究」,請詳見我的解釋內容和存廢討論頁面!我沒有「追求特定观点,尽管长期与其他编者背道而驰」,而是絞盡腦汁想幫當事人開脫!而且我基本上只有跟一位編輯在長時間討論「來源」問題後仍無法達成共識(詳下);我與那位揚言清刪的網友只有簡短地各說各話;至於另一位認為「早先背景介紹」與這次爭議事件無關的網友,兩人連話都沒直接說上,我只能單方面進行解釋。還有兩三位剛認識的朋友給了我若干實質建議,還有一些網友協助增刪潤稿、格式修整,但也許都只是不好意思給沒經驗的人太大負擔才放我一馬。而我也很明白,自己不過是在十幾天之內趕出一份資料較完整的草稿而已,然後自12月26日之後,能抽出來的時間幾乎都花在溝通和澄清上面。如果罪名中的「長期」還包括存廢頁面的討論,也請看看那些已刪和未刪、希望保留條目者的意見!我唯一承認的僅有「使用单一用途账号」,但這不應成為處罰理由。至於寫作「全面詳實」(=瑣碎內容?)也的確是我的個人特色,我不辯駁。

針對「不可靠來源」,請容我重申立場:當網友要求我不要使用網路影音資料當作參考來源,我趕緊找來學法律的朋友,請他幫我過濾維基百科的相關資料,結果並未發現硬性規定。而我也仔細閱讀「维基百科:規則只是原則」專頁上的所有陳述,以及「维基百科:可靠来源」關於有偏见和观点的来源、采用在线或者作者自行发表的来源中的「特例」,發現維基百科雖然偏好主流意見,但從未完全排斥所謂「非主流」、「非中立」的網路影音和部落格等資訊管道,只是要求嚴格查證。而且這些被網友懷疑「可能不可靠」的資料中,不僅有學者、律師、資深媒體人拿出種種證據來質疑當事人,還有公聽會、記者會的錄影資料,以及當事人與特定媒體合作錄製的演講畫面,甚至是在媒體前受訪澄清的內容。若刪除這些,等於是完全忽視網路視頻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屬於不可靠來源,但是「少數情況下,可以查證視頻的真實性時可以作為第一手來源;能夠追溯到更為可靠的來源時,可以作為第二手來源」,而且「已發表且可靠的第一手來源可能可以使用於維基百科」、「可靠來源並不要求是中立的,客觀的或者沒有偏見的」。而且,我反對「主流媒體上的報導較可靠」的斷言,例如對於公聽會的報導,短短一篇新聞稿寫完人事時地物之後,只剩一段來說明論文中有444個錯字,卻對「國圖收到的兩份學位證明文件無人簽名」這個重要線索隻字未提。但是我贊成影像、文字相互參照,因為當事人或有口誤,可利用事後的文字澄清;而且讀者各有所好,有些人喜歡沒有刪減的原始畫面,有些人只希望用最短的時間看到大概的訊息。

我只希望大家不要只會刪除對當事人不利的證據,卻無法添加對她有利的資料!

另外有兩件事要麻煩您:1. 請您幫忙留意那位幫我說話、卻被管理員威脅和處罰的網友是否能復權,我不希望他成為犧牲品。2. 我留下了抗議字句,裡面提到我的「通訊自由」受到侵犯。當初我想要向這位網友留言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的意見被刪,而是我的草稿中提到他的辯解內容,擔心對方介意;然後我發現其他人的留言一夕消失,才順便引他過來看看;我的留言中並無任何特別之處,但是不久之後卻遭他人刪除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_talk:FalloutFantansy&diff=57942812&oldid=57940070(另一份刪除記錄請見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_talk:Kevin_Smith_Chen&diff=57942809&oldid=57940098);甚至我的個人頁面也一度遭人惡意塗鴉。事涉「通訊自由」,請您立案調查,並請利用我原先的帳號通知我,謝謝!

我相信維基百科大部分的編輯都沒有經歷過戒嚴時期,因此請務必慎之!戒之!假設一個狀況:沒有條件限制卻掌握刪文大權的人很多,很可能在某個特定議題出現時便突然成為某陣營的網路志願軍,然而此時大家只會指責外面拿著大聲公的人在聚眾,卻無法抓出某黨真理部、網路部的私下動員,其實並不公平。另外,維基百科雖然標榜公開透明,但是個人隱私也應稍微兼顧,至少不能讓他人刪改自己的發言內容。我期盼維基百科不要進行實質戒嚴、製造白色恐怖!

我這次還沒學到如何書寫理想的百科全書專業語句,就遇到重重險阻。一位幫我審核澄清文句的朋友,隨我親歷了中文維基百科的種種幕後奇觀後,竟發話說要重新考慮是否繼續贊助英文版。我真替維基百科感到悲哀!如果維基百科不能維護我說話的權利,我也就不知所為何來?

後面這兩段話說得很重,但是出自肺腑!我要強調:如果您認為我的陳述是種騷擾,想要刪除我的留言,我不會抱怨,畢竟我是違規發言,「罪無可恕」!只因擔心再次「所託非人」!

感謝您曾經釋出的善意!敬祝

編安

AT (留言贡献)

您好。請您先好好理解維基的WP:方針與指引,不能夠以您現實生活的一套直接代入維基內,先入為主往往也是非常危險的做法,拋開成見很重要,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我很願意替您解難。今後,如果能夠洗心革面的話,也很歡迎再來維基作貢獻。謝謝。

At0fafa0ccf (留言贡献)

很抱歉!我唯一承認的僅有「使用单一用途账号」和目前的「違規發言」,不承認其他罪名!除非我曾指出的相關條文純粹只是在字面上對維基百科加以美化。直到那位網友被管理員無故威脅,我才感到事情可能真的不單純,有黨同伐異的徵象。

仍請您秉公處理我所提到的網友權益、以及通訊自由受到第三者侵犯的問題,希望您「不以人廢言」,謝謝!

At0fafa0ccf (留言贡献)

您好!我是ChyuDY,已在個人申訴頁面下方用此帳號正式留下一些資料(並非涉及個人申訴),歡迎您前往觀看!

我只希望維基百科能對新手寬容些,但只求盡量公平,其餘並不強求。

AT (留言贡献)

不知道您有沒有看到我之前給您的留言,您可以承諾做得到的話,那自然就可以解封。如果您與我聯繫,請通過電郵,否則會被視為繞過封禁,敬請注意。

回复“留言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