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Techyan/备考/IPBE变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opic:V2kskd0a2rssoj6d

有关IP封禁豁免权接下来的审发处理办法[编辑]

诸位好。目前管理员批予IPBE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标准。我跟另一名管理员Xiplus就IP封禁豁免权的审发稍作了一些讨论。鉴于当前WP:IPBE的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在2015年5月中国屏蔽维基百科之前制定的,其中规定的一些做法已经不合时宜,确有必要重新讨论。在第一轮讨论时,鄙人先希望社群在两个大方向中择一,然后再讨论细节。

方案一:宽松

有人提出申请或管理员认为该用户有必要持有IPBE的,即予以发放。除非申请人指明只需要在某一期限内持有IPBE权限。

方案二:严格

管理员按照先给半年,之后一年一年地续地方式来批IPBE。

对于两个方案,还有值得注意地方是:

  • 对于方案二,最明显的问题是给管理员和用户本身造成的麻烦。很多用户没法了解IPBE的运作机制(相信很多读这条讨论的人也不清楚,只知道“有了IPBE就能用”),突如其来的封禁会导致其丧失编辑兴趣,造成麻烦;管理员也需要多次赋权。另外,也会阻碍一些不频繁编辑的用户(比如说,一两个月编辑一次)参与编辑的成本。
  • 目前中文维基上有一个机器人,会自动监视所有带有IPBE权限的用户。当该机器人发现某用户半年没有编辑时,会提报该用户到Wikipedia:申请解除权限中,再由管理员复核除权。这一机器人自动提报无编辑的带IPBE权限用户,跟提报无编辑的巡查员、回退员本质上是一个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管理员直接批复无限期IPBE,但之后不活跃编辑,机器人会提报该用户,再由管理员手动除权(而非自动除权)。当然,机器人有调整设定的空间。

当然,具体机器人之后应该怎么调整(直接自动除权、不再提报带有IPBE功能的用户还是维持现状)都是后话,现在请各位集中讨论在“宽松”和“严格”两个大方向上。机器人和方针细节,在社群的总体意向敲定之后再做调整。

从我个人的立场上,支持较为宽松的方案。

  • 虽然IPBE某种程度上作为跟巡查和回退一样的权限,可以在用户行为不端时移除(而非封禁),曾经也有一些管理员这样做过;但是因为移除IPBE等于事实上的封禁,所以通过限制IPBE来限制用户破坏不可行。
  •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没有遇到过获批IPBE的零星破坏者或LTA。
  • 管理员注册的账号再直接给IPBE、续期IPBE,无论如何都不会留下用户真实的IP地址,对于CU来说,不会有任何优势。我们甚至不知道用户有没有用Tor,如果用了,那更完全没有办法CU。
  • 机器人在六个月没有活动的情况下会移除IPBE权限,此时CU数据早已过期。

欢迎各位发表意见。

宽松方案的具体细节[编辑]

重新总结了上面的讨论。宽松方案,即“有人提出申请或管理员认为该用户有必要持有IPBE的,即予以发放。除非申请人指明只需要在某一期限内持有IPBE权限”,如果没有问题,那么这一条就要实行下去了。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方针,要求当具有IPBE的用户因故封禁时,不得移除其IPBE权限;不得通过移除IPBE权限变相封禁用户。这一点我会写入WP:BLOCKWP:IPBE中。另外,若要实施宽松方案,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是否应该让机器人停止提报半年没有活动的IPBE用户。

有关机器人的问题,摘录上方提案:目前中文维基上有一个机器人,会自动监视所有带有IPBE权限的用户。当该机器人发现某用户半年没有编辑时,会提报该用户到Wikipedia:申请解除权限中,再由管理员复核除权。这一机器人自动提报无编辑的带IPBE权限用户,跟提报无编辑的巡查员、回退员本质上是一个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管理员直接批复无限期IPBE,但之后不活跃编辑,机器人会提报该用户,再由管理员手动除权(而非自动除权)。

欢迎各位就机器人的处理问题发表意见。除了机器人之外,可能还有其他需要细节,欢迎各位补充本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