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UjuiUjuMandan/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口簧琴[编辑]

口簧琴是个啥玩意儿

各文化中的口簧琴[编辑]

北亚、东北亚[编辑]

蒙古[编辑]

Хэл хуур[编辑]

突厥[编辑]

khomus/temir khomus[编辑]

通古斯[编辑]

东亚、东南亚[编辑]

南亚[编辑]

东欧、北欧[编辑]

Setesdalmunnharpe[编辑]

Mungiga[编辑]

萨满[编辑]

奉天满铁附属地[编辑]

奉天满铁附属地是……

面积182万坪(何时?)[1]:77

背景[编辑]

1898年,沙俄获得了东清铁路南满支线的权利,在当时的奉天城西郊修筑了火车站,即谋克敦(俄語:Мукден)站。而车站附近的地域也被划为铁路用地。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将南满支线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日本又将铁路用地的范围扩大,作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铁道附属地。[2]:5

满铁社线[编辑]

由来:日俄战争之后获得的中东路南段+安奉线+支线(抚顺?营口?)。

范围[编辑]

最初的奉天满铁附属地范围(这图感觉不对啊,西界似乎太远,应该往里缩一条街,需要参考其他来源修正)

1905年最初的奉天满铁附属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其中1.2万平方米为铁路用地,4.8万平方米为市街用地,其范围为西起今铁西区沈阳市第二纺织厂(原奉天麻袋厂)西墙,东至和平区和平大街,北起和平区北七马路,南至和平区南八马路,但南三马路以南、南京南街以东的部分除外。[2]:559

侵占十间房<-

规划[编辑]

满铁附属地的规划方案由满铁的土木课立案,其课长为加藤与之吉日语加藤与之吉。加藤等人考虑满铁沿线各附属地地势平坦,除长春以外,都以车站为中心向车站一侧展开,整体为长方形,内部道路为方格状,加上从车站放射出的斜向道路,用以缩短各处到车站的路程。[1]:77,78

奉天满铁附属地将铁路东侧的部分规划为商业用地,铁路西侧规划为工业用地。1907年时,奉天附属地仅在昭德大街(浪速通)北侧接近火车站的区域有一些建筑,昭德大街也仅修建到大广场的位置。1908年,铁路东侧的第一期工程、北部的约80万坪开始建设。1915年时,主要建成的建筑仍然以接近车站一侧为主,附属地北部仍有不少未建设的地块。[1]:78

第一期规划中将商业设施配置在主干道路昭德大街两侧,而学校和公园等设施则设置于不直接邻接昭德大街的位置。第一期规划中的满铁公园(后改为它用)位于市区的中部,这是因为此地原有树林。第二期规划设置了附属地最大的公园千代田公园。[1]:81

奉天满铁附属地的斜向道路有3条:浪速通、平安通、高千穗通。虽然在形状上浪速通和平安通对称,浪速通建设时期较早,是通向沈阳老城的干道,大广场和沿途商业建筑的存在也使得浪速通成为事实上的主干道,而非斜向的联络通路。[1]:78

建设[编辑]

第一期,xx年至xx年,以浪速通为中心。

第二期?

第三期?

设施[编辑]

道路[编辑]

关东州的建设早于满铁附属地,其最初铺设的是马卡丹式道路英语macadam,但这种道路不大适宜中国东北地区气候:每年7月左右多雨之时,道路易泥泞;而干燥的季节易扬尘。当时中国东北地区主要的运输工具是马车,其载重较大,也容易伤害道路压出车辙。满铁附属地的道路建设参考了关东州的经验[註 1],采用柏油路应对泥泞和扬尘问题。满铁土木课最初主张禁止马车进入满铁附属地,但考虑到对运输力的负面影响,未被采纳。于是土木课为了应对马车的重量,在道路建设中使用了3个碎石层,令最下层的碎石尺寸大于当时通常的道路所需(约5-6日本寸大)。道路两侧植以刺槐[註 2]杨树作为行道树[1]:83-85

上下水[编辑]

上水[编辑]

水源地

下水[编辑]

当时沈阳老城区地势较高,雨水之类可以通过自然扩散而排出,而满铁附属地则地势较低,必须规划兴建排水设施,否则会积涝。1898年沙俄曾在中东铁路谋克敦站前修建过排水设施,但不久报废。[2]:148

满铁附属地的排水系统建设始于1909年,至192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1909年,满铁以奉天站为中心,沿站前大街向北修建了底宽1.8米,长1,100米的木造明渠,向南修建了底宽1.5米,长960米的明渠,当时称为排水侧沟。在站前广场建有宽1.5米,长218米的石砌暗渠,与前述两明渠相通。1911年,在北五条通修建了长800米的木造明渠;改造了浪速通和宫岛町、若松町的下水道,开掘了与日本住户下水道相通的排水沟。1915年时,有900家日本住户已安装了下水道。至1917年,附属地内各支线排水管渠工程和千代田通、平安通等主要街道的排水管渠基本完工。1925年时,排水管总长达到4,000米,主要是铸铁和陶土管,并已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管。雨污水最终排至浑河,干线管渠除了依靠自然坡度向浑河排放之外,还在终点处设置泵站(唧筒站),挖掘深20米左右的大坑蓄水,并以电泵将污水汲入最终的排水管。[2]:148

电力[编辑]

广场[编辑]

大广场[编辑]

浪速广场、中山广场

1936年面积为13,553平方米。[论 1]:25

平安广场[编辑]

民主广场

1936年时面积为616平方米。[论 1]:25

和平广场[编辑]

雪见广场

公园[编辑]

1936年奉天满铁附属地的公园[论 1]:25
公园名称 面积(平方米)
春日公园 41,320
千代田公园 178,173
柳町游园地 2,496

满铁公园[编辑]

春日公园[编辑]

千代田公园[编辑]

柳町游园地[编辑]

及其他“小游园”[2]:231,232

其他公共设施[编辑]

国际运动场[编辑]

忠灵塔[编辑]

教育[编辑]

高中及以上[编辑]

初中[编辑]

小学[编辑]

运营[编辑]

1937年满铁附属地行政权从满铁移交到满洲国政府。

关联条目[编辑]

注释[编辑]

  1. ^ 在关东州,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使得食用油倾泻在马卡丹式道路上。关东州政府注意到被油浸润过的道路不易泥泞也不易扬尘,但是考虑到成本,购买满铁瓦斯作业所排出的煤焦油,煮沸除臭之后覆盖在路面,即成为柏油路[1]:83-85
  2. ^ 一些日文来源记作“アカシア”,直译为金合欢树;但实际上日本人当时称作“アカシア”的行道树是“ニセアカシア”即刺槐

参考来源[编辑]

书籍[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西泽泰彦. 図説 満鉄:「満洲」の巨人. 河出书房. 2015: 144. ISBN 978-4309762326 (日语). 
  2. ^ 2.0 2.1 2.2 2.3 2.4 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编). 沈阳市志 4. 1989. 

论文[编辑]

  1. ^ 1.0 1.1 1.2 清水正之; 福原成雄. 満州の都市計画と公園緑地 (PDF). 大阪芸術大学紀要 (大阪芸術大学). 2001-11, 24: 23–37 (日语). 


时空之水[编辑]

时空之水
時空の水
平泽进录音室专辑
发行日期1989年9月1日
录制时间KEYSTONE STUDIO
KEYSTONE IZU STUDIO
SOUND INN
类型Techno pop
前卫摇滚
时长43:16
唱片公司日本宝丽多
制作人平泽进
平泽进专辑年表
时空之水
時空の水

(1989年)
科学的幽灵
(1990年)
平泽进相关的专辑年表
ONE PATTERN
(1986年)
时空之水
(1989年)
科学的幽灵
(1990年)
收錄於时空之水的單曲
  1. 魂之故里
    發行日期:1992年4月10日

时空之水(日语:時空の水じくうのみず)是日本音乐家平泽进个人名义的首张专辑。该专辑在1989年9月1日以日本宝丽多厂牌发售。

酱油相关[编辑]

1. 中国の醤油のルー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