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長庚科大醫學翻譯/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义词魚鱗刺,[1] papillomas[2]
疣大多時候會出現在腳趾
症状不痛的, 小的, 粗糙的皮膚[1][3]
病程數月至數年[1]
肇因人類乳突病毒[1]
风险因子公共淋浴, 濕疹患者[3]
相似疾病或共病癒合組織、脂溢性角化症、鱗狀細胞癌[4]
治療水楊酸, 冷凍療法[1]
盛行率非常常見[2]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皮膚科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通常是小的、粗糙的、堅硬的,其顏色與其餘的皮膚相似。[1][3] 它們通常不會導致甚麼症狀,除非是在腳底可能會疼痛。[3]它們通常長在手和腳上,但它們也會影響其他位置。[1] 可能出現一個或同時多個疣。.[3]它們並不是癌症。[3]疣是由一種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的。[1]風險增加的因素包括使用公共淋浴、從事肉類工作、濕疹患者及免疫力不佳者[1][3] 人們認為這種病毒會通過稍微受損的皮膚進入人體。[1] 有多種類型包括:普通疣,足底疣,絲狀疣和生殖器疣。[3] 生殖器疣通常是由性接觸傳染的。[5]若不進行治療,大多數類型的疣會在幾個月到幾年內痊癒。[1]許多治療方法可以加快痊癒速度,包括塗抹在皮膚的水楊酸和冷凍療法。[1]健康的人通常不會導致嚴重的問題。[1] 而生殖器疣的治療與其他類型不同。[3]疣很常發生於大多數人被感染的時間點。[2] 估計目前非生殖器疣的發病率為一般人口數的1-13%。[1]它們在年輕人中更為常見。[1] 估計性活躍女性得生殖器疣的發生率為12%[5]早在公元前400年,疣已經被希波克拉底描述。[4]

譯者資訊[编辑]

翻譯者: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學生:蔡宜蓁、陳韋辰、樊文艷、羅紫菱、林芝宇、藍心妤、廖育誼

審稿者:麥永圓、呂雀芬(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教師)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Loo, SK; Tang, WY. Warts (non-genital). BMJ clinical evidence. 12 June 2014, 2014. PMC 4054795可免费查阅. PMID 24921240. 
  2. ^ 2.0 2.1 2.2 Papillomas (Warts) –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PubMed Health. [2016-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Warts: Overview.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30 Jul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September 2017). 
  4. ^ 4.0 4.1 Bope, Edward T.; Kellerman, Rick D. Conn's Current Therapy 2012.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2: 275. ISBN 14557330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7) (英语). 
  5. ^ 5.0 5.1 W Buck, Henry. Warts (genital). BMJ clinical evidence. 13 August 2010, 2010. PMC 3217761可免费查阅. PMID 2141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