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元克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元克復
710年七月-八月
政权 唐朝
君主 李重福
历时 2個月
中元克復在唐朝時期的位置。

中元克復(710年七月—八月)或作中宗克復,是唐朝宗室譙王李重福起兵時使用的年號,前後共計2個月。[1][2][3][4][5]

紀年對照表

[编辑]
中元克復 元年
公元 710年
干支 庚戌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09頁。
  2. ^ 李兆洛《紀元編》卷上:「譙王重福,中元克復〈一作中宗克復。景雲元年七月改,八月平〉。」
  3. ^ 司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五. 维基文库. 「〔景雲元年七月〕韋后之臨朝也,吏部侍郎鄭愔貶江州司馬,潛過均州,與刺史譙王重福及洛陽人張靈均謀舉兵誅韋氏,未發而韋氏敗。重福遷集州刺史,未行,靈均說重福曰︰『大王地居嫡長,當為天子。相王雖有功,不當繼統。東都士庶,皆願王來。若潛入洛陽,發左右屯營兵,襲殺留守,據東都,如從天而下也。然後西取陝州,東取河南北,天下指麾可定。』重福從之。靈均乃密與愔結謀,聚徒數十人。時愔自祕書少監左遷沅州刺史,遲留洛陽以俟重福,為重福草制,立重福為帝,改元為中元克復。〈《考異》曰︰《太上皇實錄》云︰「改元為中宗克復元年。」今從《新書》。〉」
  4. ^ 司馬光. 链接至维基文库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六. 维基文库. 「〔景雲元年八月庚寅〕留臺侍御史李邕遇重福於天津橋,從者已數百人;馳至屯營,告之曰︰『譙王得罪先帝,今無故入都,此必為亂;君等宜立功取富貴。』又告皇城使閉諸門。重福先趣左、右屯營,營中射之,矢如雨下。乃還趣左掖門,欲取留守兵,見門閉,大怒,命焚之。火未及然,左屯營兵出逼之,重福窘迫,策馬出上東,逃匿山谷。明日,留守大出兵搜捕,重福赴漕渠溺死。〈《考異》曰︰《睿宗實錄》、《舊本紀》皆云「癸巳重福反」。今從《太上皇實錄》。〉」
  5. ^ 歐陽脩. 链接至维基文库 新唐書譙王重福傳. 维基文库. 「韋后得政,詔左屯衛大將軍趙承恩、薛思簡以兵護守。睿宗立,徙集州,未行,洛陽男子張靈均說重福曰:『大王居嫡長,當為天子。相王雖平大難,安可越居大位?昔漢誅諸呂,乃東迎代王。今百官士庶皆願王來。王若陰幸東都,殺留守,擁兵西據陜,徇河南、河北,天下可圖也。』重福又遣靈均與其黨鄭愔計,愔亦密招重福為天子,豫尊睿宗為皇季叔,重茂皇太弟,制稱中元克復元年,愔自署左丞相,知內外文武事,以靈均為右丞相、天柱大將軍,知出征事,其餘以次除署。重福自均州與靈均乘驛趨東都,舍駙馬裴巽家。洛陽令候巽,重福驚,遽出,欲劫左右屯營兵,至天津橋,願從者數百人。侍御史李邕遇之,先馳至右屯營,呼曰:『譙王得罪先帝,擅入都為亂。公等勉立功取富貴。』稍稍閉皇城諸門以拒。重福徇右營不能動,趨左掖門,已闔,怒,縱火燒之。左營兵寢逼,眾遂潰,重福走山谷。明日,留守裴談總兵大索,投漕渠死,年三十一,礫其尸。帝詔以三品禮葬。」

深入閱讀

[编辑]
  •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