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佩羅號潛艇 (1888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888年的佩羅號潛艇
历史
西班牙
艦名 Peral
使用者 西班牙海軍
建造者 艾薩克·佩羅英语Isaac Peral卡拉卡兵工廠英语Arsenal de la Carraca(今巴贊造船廠英语Navantia
動工日 1887年10月7日
服役日 1889
退役日 1890
目前狀態 自2013年起成為博物館船英语Museum ship
技术数据
艦級 潛艇
排水量
  • 水面 77噸
  • 水下 85噸
全長 22米(72英尺2英寸)
全寬 2.9米(9英尺6英寸)
吃水 2.8米(9英尺2英寸)
動力來源 2 x電動馬達,2 x 30 hp(22 kW),兩個軸
速度
  • 水面:
  • 7.8 kn(14.4 km/h;9.0 mph)
  • 水下:
  • 3 kn(5.6 km/h;3.5 mph)
續航距離
  • 水面:
  • 400 nmi(460 mi;740 km) at 3 kn(5.6 km/h;3.5 mph)
武器裝備 一具14英寸(360 mm)魚雷發射管(艦艏;三枚施瓦茨科普夫魚雷英语Schwartzkopff torpedo

佩羅號潛艇Peral)是第一艘成功的全電池供電式潛艇,由西班牙工程師和海員艾薩克·佩羅英语Isaac Peral西班牙海軍建造,造於卡拉卡兵工廠英语Arsenal de la Carraca(今為巴贊造船廠英语Navantia[1][2],是第一艘足以勝任軍事用途的潛艇,[3]1888年9月8日下水。該潛艇有一具魚雷管(和三枚魚雷)和一個空氣再生系統。其船體形狀、螺旋槳、潛望鏡、魚雷管和十字形的外部控制裝置預示了潛艇後來的設計。[4]水下速度為3節。在電池完全充電的情况下,速度超過以往所建造的其他潛艇,[5]電池電量尚未耗盡時,其水下性能(航程除外)能在短時間內達到第一次世界大戰U型潛艇之水準,例如戰前造於1908年的德國U艇「SM U-9」,在重新浮出水面充電之前,其水下航速為8.1節,水下航程在5.8節下達150公里。[來源請求]雖然佩羅號潛艇在諸多方面相當先進,但缺乏在行進時為電池充電的方法,(如使用內燃機),因此續航力和航程甚受限制。1890年6月,佩羅號潛艇在水下發射了一枚魚雷,它也是第一艘採用完全可靠的水下導航系統的潛艇。然而,西班牙海軍的保守派仍在經過兩年的成功測試的情況下終止該專案。

佩羅號潛艇於1890年退役,目前保存於卡塔赫納海軍博物館英语Cartagena Naval Museum

概念[编辑]

佩羅號的簡介

佩羅號潛艇最早構想於艾薩克·佩羅·卡瓦列羅(Isaac Peral y Caballero)上尉於1884年9月20日所寫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後來成為他的潛艇魚雷艇專案 (Proyecto de Torpedero Submarino)。 [6]

佩羅經過多次研究和實驗並獲得了上級和同事的支持後,向西班牙海軍高層介紹了他的想法。1885年9月,他寫了一封信給西班牙海軍部英语Ministry of the Navy (Spain)部長佩蘇埃拉·洛博(Pezuela y Lobo)中將。佩蘇埃拉召見佩羅前往馬德里親自面談。面談結束後,佩蘇埃拉同意資助佩羅於加的斯進行的初步研究,為其提供5000比塞塔的初始預算,之後再啟動建造全尺寸潛艇的計劃。[7]

佩羅號模型,現藏於馬德里海軍博物館

第一項研究包括在封閉空間中進行數小時的人類呼吸測試。使用的是 58m2 的房間,附有一個壓縮的空氣儲存單元,容量為 0.5 m3,加壓至79個大氣壓 。除了測量溫度和濕度的儀器外,還使用一根管子可重新供氧給工作人員,另外還透過4毫米的防水斗篷及三個水桶用於保持濕度。六個人把自己鎖在房間裡;其中一個人在一個小時又15分鐘後離開,其餘的人總共待了五個小時,測試被認為是完全成功的。[來源請求]

1886年7月21日,新任海軍部長貝朗格(Beranger)少將決定,該專案將由安特克拉(Antequera)上將負責的海軍技術中心(Centro Técnico de la Armada)審查。安特克拉認為在建造船體和電動引擎之前,需要對致動器進行更全面的研究。他授權佩羅修改所有他認為值得修改的部分,並撥款給佩羅25000比塞塔。

佩羅於1887年3月5日通報,電動馬達或他所謂的「深潛裝置」(depth's device)已準備就緒。3月17日,加的斯總司令弗洛倫西奧·蒙托霍(Florencio Montojo)要求為佩羅的潛艇編制預算。

建造[编辑]

砲塔細節

1887年4月25日,政府終於批准建造潛艇;龍骨於10月7日在卡拉卡兵工廠安放,但直到兩週後才開始建造工作。儘管如此,這艘潛艇已進行了多次修改:佩羅在1885年構想的最初型號為一艘 61 噸的潛艇,長18.8公尺,舷寬2.52公尺,有一台40 shp(30 kW)的單軸電動馬達。建造於1887年的佩羅號潛艇,長度超過22公尺,寬2.87公尺,吃水深度為2.76公尺 ,有兩台30 shp(22 kW)的電動馬達,以齒輪傳動到雙螺旋槳,水面排水量77噸,水下排水量85噸。[8]

潛艇內部的空氣再生是由一台輔助的6 hp(4 kW)引擎所實現,該引擎使空氣通過氫氧化鈉淨化器,消除機組人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幫浦還會在需要時注入氧氣。同一台用於循環空氣的引擎也用於驅動艙底水泵。

這艘潛艇是透過所謂的「深潛裝置」下潛,該裝置驅動著位於船體兩端的兩個垂直軸,由兩個4 hp(3 kW)的電動馬達驅動,用於下潛、浮出水面以及在水下保持水平穩定。壓載艙具有8噸的儲存容量,用於穩定潛艇。佩羅為了進行導航,在砲塔的天花板上安裝了一個青銅磁針。這種設計是為了避免任何電磁干擾。他還設計了一個潛望镜,這是固定在砲塔上的管道,藉由使用一系列的棱鏡,將外界的景象投射到潛艇內部。

引擎冷卻系統是將儲存在潛艇內的壓縮空氣強壓在引擎上,雖然最初的計畫需要 430個蓄壓器,但最終計畫安裝了613個,重量為50公斤。蓄電池的總重量約為30噸。[8]

最高速度隨電池的充電情形而變化。電量為四分之一時,潛艇速度能夠達到4.7 kn(8.7 km/h;5.4 mph), 電量為一半時速度達6.9 kn(12.8 km/h;7.9 mph), 電量為四分之三時速度達8.9 kn(16.5 km/h;10.2 mph), 在完全充電的情況下,速度則能夠達到10.9 kn(20.2 km/h;12.5 mph) 。[來源請求]船的航程再次取决于电池电量;佩羅计算出他最初的潛艇航程可達132 nmi(152 mi;244 km)速度可達6 kn(11 km/h;6.9 mph) 。由於行進中無法使用像是內燃機的裝置為電池充電,因此續航力及航程皆受到限制。[來源請求]

佩羅號潛艇的原始特徵之一是水下燈,這使船員能夠搜索海底。[9]探照燈的照明距離为150公尺 。 [10]

這艘潛艇是單殼的,壓載艙位於船體底部,在魚雷發射管下方。這個單一的魚雷發射管是潛艇中唯一的武器,兩端各有兩個防水門,因此潛艇可以在水下發射魚雷。用於重新裝載的機制簡單快捷,潛艇儲備了三枚魚雷。這幾乎與之後潛艇所使用的魚雷發射器相同。為了節省開支,佩羅在試驗期間發射的魚雷是從魚雷艇上借來的,分別來自雷塔莫薩號(Retamosa)及巴塞羅號(Barceló)。[來源請求]

試驗[编辑]

2009年,佩羅號潛艇停放在卡塔赫納港前。

佩羅號潛艇於1888年9月8日下水,比另一艘法國的開創性電動潛艇「電鰻號潛艇英语French submarine Gymnote (Q1)」早了16天。佩羅號潛艇於1889年3月6日開始試驗,包括操縱和水面導航。 同年8月7日,首次潛至砲塔的位置;18 天後發射了第一枚試驗魚雷(未裝彈頭);12 月5 日潛至水下7.5公尺;12月25日通過了第一次非靜態潛水測試,在9.5公尺的穩定深度航行;1890年在水下航行一小時,在試驗中下潛深達30公尺。

同年6月25日,佩羅號潛艇分別在白天和夜晚對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號巡洋艦英语Spanish cruiser Cristóbal Colón (1887)進行了兩次模擬交戰。在白天的試驗中,潛艇無法攻擊巡洋艦,因為光學砲塔在距離巡洋艦不到1000碼處被發現,這艘巡洋艦有200名平民和軍人,他們顯然預料到會看到潛艇,這一事實激怒了艾薩克·佩羅。模擬夜襲則取得成功。對潛艇試驗進行評估的工作人員提交了一份報告,認為潛艇的速度和航程不夠,尤其對潛艇在白天攻擊時的故障及其電動馬達提出了批評。然而報告總體而言是正面的,也訂購了第二艘潛艇,再次由艾薩克·佩羅的指揮,但也由幾個海軍部門管理。佩羅設計了一艘130噸的30公尺潛艇,條件是選擇建造潛艇的船廠和建造團隊。當局未接受這些條件,認為這是佩羅拒絕建造潛艇。最後,他們命令佩羅將潛艇送回建造它的拉卡拉卡船廠。1890年11月11日,一道命令結束了西班牙海軍的水下航行專案。

其他國家的潛艇性能大約十年後才達到類似數據。佩羅號潛艇的速度和續航力達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標準(在水下、電池供電航行方面)。[11]

保存[编辑]

2015年,新卡塔赫納海軍博物館英语Naval Museum of Cartagena中的佩羅號潛艇。

1890年,佩羅號潛艇退役,設備被拆除,船體被存放在拉卡拉卡兵工廠。1913年被下令拆除但未執行。

1929 年,西班牙潛艦部隊的第一任指揮官馬特奧·加西亞·德洛斯·雷耶斯(Mateo García de los Reyes)上將設法收回船體並將其拖至卡塔赫纳,放在潛艇基地岸上。

1965 年,卡塔赫納當局成功地將船體移至卡維特英雄廣場(Plaza de los Héroes de Cavite)。

2002年遷到卡塔赫纳港英语Port of Cartagena前的阿方索十二世廣場(Paseo Alfonso XII)。[12]

2013年, 佩羅號潛艇被修復並遷至卡塔赫納海軍博物館英语Cartagena Naval Museum[13]

參見[编辑]

註記[编辑]

  1. ^ Humble 1981,第174頁.
  2. ^ Cornwell 1979,第146頁.
  3. ^ elmundo.es. Isaac Peral, el genio frustrado. www.elmundo.es.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4. ^ Delgado 2011,第89頁.
  5. ^ Blackman, Tony. Nimrod Rise and Fall. Casemate Publishers. 2011-12-01 [2023-10-04]. ISBN 978-1-909166-3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英语). 
  6. ^ Ayala Carcedo & Aláez Zazuerca 2001,第492頁.
  7. ^ Almodóvar 2009,第132-134頁.
  8. ^ 8.0 8.1 Miller 2002,第324頁.
  9. ^ Field 1908,第144頁.
  10. ^ Almodóvar 2009,第137頁.
  11. ^ Almodóvar 2009,第138頁.
  12. ^ El Submarino Peral. [25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13. ^ Traslado del submarino – La Opinion Newspaper. [2023-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參考文獻[编辑]

 

延伸閱讀[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