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斑普提魚
外观
腋斑普提魚 | |
---|---|
雄魚 | |
雌魚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
科: | 隆头鱼科 Labridae |
属: | 普提鱼属 Bodianus |
种: | 腋斑普提魚 B. axillaris
|
二名法 | |
Bodianus axillaris Bennett, 1832
| |
異名 | |
|
腋斑普提魚(學名:Bodianus axillaris),又稱腋斑狐鯛,俗名白尾龍、日本婆仔、三齒仔、紅娘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
分布
[编辑]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南非、留尼旺、馬爾地夫、斯里蘭卡、日本、台灣、中國南海、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澳洲、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馬貴斯群島、斐濟、關島、諾魯、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東加、萬納杜、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编辑]水深2至100公尺。
特徵
[编辑]本魚體長型,側扁;頭尖;眼眶間隔稍凸。眼眶前與前鰓蓋被鱗。齒圓錐狀,上下頜前側具2對犬齒。身體前半部為暗褐色到棕色,後半部則為淡茶色到白色,以背鰭硬棘部末端往腹鰭方向為顏色的分界。在胸鰭基底、背鰭及臀鰭軟條部上各有一枚黑斑。幼魚則全身漆黑,側面看吻及體側共有9枚白紋,皆分布在個鰭的基部且對稱分布[2]。背鰭硬棘12枚、背鰭軟條9至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2至13枚。體長可達20公分。
生態
[编辑]本魚成魚常單獨在亞潮帶較深的岩礁間活動。幼魚則在岩洞或礁圓下活動,有時也會扮演魚醫生為其它魚去除鰭條及身體表面的異物。以底棲無脊椎生物為食。
經濟利用
[编辑]成魚、幼魚色彩鮮明可為觀賞魚。
参考文献
[编辑]- ^ Russell, B. Bodianus axillar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0, 2010: e.T187516A8555482 [20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0-4.RLTS.T187516A8555482.en .
- ^ Bray, D.J. Bodianus axillaris. Fishes of Australia. Museums Victoria. 2019 [26 December 2019].[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