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語言學之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語言學之爭是美國生成語言學派內部一場漫長的學術爭論,主要發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源於諾姆·喬姆斯基與早期同事和博士生之間的思想分歧。這場爭論始於1967年[1],當時語言學家保羅·波斯特英语Paul Postal“哈吉”·羅斯英语John R. Ross喬治·萊考夫詹姆斯·麥考利英语James D. McCawley(他們自封為「啟示錄中的四騎士」)提出了生成語義學英语Generative semantics的替代理論,該理論從本質上顛覆了喬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論,認為喬姆斯基所提出的深層結構概念,其基礎是語義而非文法[2]喬姆斯基和其他生成語法學家認為句子的意義是源於句法,而生成語義學家則認為句子的句法源於意義。

最終,生成語義學英语Generative semantics催生了另一種語言學範式「認知語言學」,它試圖將對語言的理解與認知心理學的概念聯繫在一起,如記憶、知覺和分類。生成文法學家的操作前提是,心靈有個獨特且獨立的模塊來負責語言習得,而認知語言學家則否認這一點。相反地,他們斷言,對語言現象的處理是由概念的深層結構決定的,更重要的是,用於處理這些資料的認知能力與其他非語言任務的認知能力相似。

書籍

[编辑]

《語言學之爭》是蘭迪·艾倫·哈里斯(Randy Allen Harris)在1993年所出版的書籍的名稱。

它談及了喬姆斯基和其他重要人物(萊考夫、波斯特等人)的爭議議題,也強調了某些理論是如何發展的,以及它們的哪些重要特徵影響了現代語言學理論。

參見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andy Allen Harris (1995) The Linguistics Wa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Kempson, Ruth M. (1977) Semantic Theory, p. 18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