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爱乐管弦乐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爱乐管弦乐团,简称台北爱乐,由指挥家亨利·梅哲于1985年创立,成立至今已经38年的非职业乐团。


台北爱乐管弦乐团
Taip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管弦乐团
建立1985年
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地点台北市中正区济南路一段7号
首席指挥林天吉
音乐总监俞冰清
网站官方网站

沿革[编辑]

1985年,亨利·梅哲在俞冰清女士邀请下,来台湾筹组“韶韵室内乐集”且担任指挥,并在台北国宾大饭店主持团员征选,创始成员包括苏正途、李肇修等弦乐家。[1][2]乐团同年改名“台北爱乐室内乐团”(英文:Taipei Sinfonietta),并在梅哲按部就班的计划下训练与演出。1987年低音管演奏家张龙云加入后,渐渐纳入木管乐器,长笛家刘慧谨、竖笛家陈威陵、双簧管演奏家刘荣义等陆续加入。[2]


台北爱乐管弦乐团原名台北爱乐室内乐团,由创办人赖文福与俞冰清女士,以及一群爱乐社会菁英共同创立。多年来乐团仰赖乐友们的支持、企业赞助以及政府补助,从最初二、三十人的小型室内乐团,至1991年扩编更名为台北爱乐室内及管弦乐团,至今更扩展为“台北爱乐管弦乐团”。台北爱乐的演出成就主要奠基于已故的首任音乐总监 亨利.梅哲。1990年乐团首次前往美加巡演。


1993年6月13日乐团远赴奥地利于维也纳爱乐金色大厅演出,创下台湾乐团首次登上这世界音乐最高殿堂的纪录。

2002年8月梅哲先生以八十五之龄辞世,乐团由子弟兵林天吉接下客席指挥的担子,2003年俄罗斯音乐家亚历山大·鲁丁(Alexander Rudin)接下音乐总监的棒子,一方面延续梅哲之音,一方面带领乐团迈向国际与多元发展。2006年起,由林天吉担任台北爱乐管弦乐团驻团指挥。

2007年5月6日成立台北爱乐室内乐坊,将乐团演出的触角向下延伸至室内乐的领域,也为了纪念“梅哲之音”,台北爱乐成立“台北爱乐暨梅哲音乐文化馆”(TPO & Henry Mazer Musical Centre),于 2007年5月7日开幕,在原本的排练及办公室内,设置 包含指挥棒、乐谱、乐评、照片等梅哲相关文物的展示空间,同时保留排演厅,并办理室内乐集,藉以推动“社区音乐”教育与交流。

台北爱乐除了在大都市的舞台演出外,其音乐触角遍及全国各乡、镇、社区、校园。除了定期音乐会演出以亦参与各种异业结合之演出。如电影《卧虎藏龙》、《泰坦尼克号》现场之配乐演出,或是英国BBC制作的生态纪录片《BBC地球脉动》管弦乐配乐现场演出。

为了成为东亚各城市管弦乐团的交流平台,台北爱乐管弦乐团于2021年10月8日于台北举办“东亚乐派论坛筹备会”,并于2022年11月19日于台北举行“第一届东亚乐派论坛”,联合台、港、日、韩的作曲家以及音乐协会、乐团之决策者,发表研究论文及心得,为创造东亚管弦乐团新的方向与契机作进一步的合作。

2021年11月台北爱乐双季刊于台北出版,半年一期的期刊,创民间乐团定期出版期刊杂志之先河,2022年5月1日台北爱乐创办人及团长赖文福正式将团长交棒,由前国科会主委、中研院李罗权院士继任团长 。

台北爱乐二十多年来数次远征欧、美各大重要音乐厅,包括波士顿交响音乐厅、肯尼迪中心、鲁道夫音乐厅、史麦塔纳厅、李斯特音乐厅、圣彼得堡爱乐厅、莫斯科国际音乐厅、华沙爱乐厅、克拉科夫爱乐音乐厅、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赫尔辛基岩石教堂、 芬兰厅、维也纳爱乐厅等。曾经参加华沙之秋音乐节、布拉格之春艺术节、布拉格灵乐节、瓦洛克劳国际音乐节、拜葛席兹音乐节、克拉科夫音乐节、布达佩斯音乐周、比利时安特卫 普音乐节等,是国艺会连续年度“TAIWAN TOP演艺团队”获奖团队。


台北爱乐出国演出总表[编辑]

国家(次) 到过城市
加拿大(1次) Canada 科隆纳、彭蒂克顿、温哥华、维多利亚、纳尔逊

Kelowna、Penticton、Vancouver、Victoria、Nelson

美国(3次) US 芝加哥、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Chicago、boston、New York、Washington, D.C.

挪威(1次) Norway 贝尔根、奥斯特斯

Bergen、Oystese

丹麦(1次) Denmark 索罗、腓特烈港

Soro、Frederikshavn

德国(1次) Germany 荷姆斯特、马德堡

Helmstedt、Magdeburg

比利时(1次) Belgium 布鲁塞尔、安特卫普

Brussels、Antwerpen

法国(3次) France 里昂、奥维尔、巴黎、苏里

Lyon、Auvers、Paris、Sully

奥地利(2次) Austria 基泽、布尔根兰州、维也纳(3次)、萨尔兹堡

Kittsee、Burgenland、Vienna、Salzburg

瑞典(2次) Sweden 斯德哥尔摩(2次)

Stockholm

爱沙尼亚(2次) Estonia 塔林、帕努、塔尔图

Tallinn、Parnu、Tartu

拉脱维亚(2次) Latvia 里加(2次)

Riga

波兰(1次) Poland 彼得歌什、华沙、弗罗茨瓦夫、克拉科夫

Bydgoszcz、Warsaw、Wroclaw、Krakow

斯洛伐克(1次) Slovak 布拉迪斯拉伐、皮尔斯洽尼

Bratislava、Piestany

匈牙利(1次) Hungary 威斯普雷姆、赛克什白堡、布达佩斯

Veszprem、Szekesfehervar、Budapest

希腊(1次) Greece 雅典

Athens

芬兰(3次) Finland 赫尔辛基(3次)

Helsinki

俄罗斯(1次) Russia 圣彼得堡、莫斯科

Saint Petersburg、Moscow

立陶宛(1次) Lithuania 考那斯

Kaunas

捷克(2次) Czech Republic 布拉格(2次)、奥斯特拉瓦

Prague、Ostrava

日本(1次) Japan 东京都、福岛市(2次)

Tokyo、 Fukushima City

韩国(1次) South Korea 首尔

Seoul

中国(11次) China 苏州(2次)、厦门(3次)、深圳(2次)、大连(3次) 、北京、南京、丹阳、镇江、福州、泉州、广州、东菀、澳门、昆山、锦洲、沈阳、营口、香港
22个国家 67个城市

参考资料[编辑]

  1. ^ Vico Lee. Tribute to the maestro. 台北时报. 2002-01-18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英语). 
  2. ^ 2.0 2.1 篳路藍縷二十五年:專訪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行政總監俞冰清. MUZIK AIR 36. 2009-10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