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女神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女神颂》梵语देवीमाहात्म्यम्,拉丁字母转写:Devi Mahatmyam,又称为《女神的荣光》,乃古印度的一部讲述难近母杜尔迦大战阿修罗军的故事,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5世纪之间。[1][2][3]

该文包含700节经文,分为13章,[4][5]这是了解印度降魔女神难近母功绩的重要作品[6][7],对于印度女神的信仰也有推波助澜之功。《女神颂》也是印度某些瑜伽教派每日修行的功课,信徒相信只要每日持诵《女神颂》,就能打通身体的轮穴,洁净自身的精神和体魄,享有人间的安乐,袪除一切灾病。

第一个故事[编辑]

首先出场的是战败的国王苏罗达,他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土,孤独地进入森林的一间修道院。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经商失败、名叫三摩地的吠舍,他们同样都失去所有,同样都被“我执”操控,痛苦不堪却又无法自拔,在相同境遇下他们相知相惜,一起去请修道院的圣者开示。 圣者开示说:“所有万物都被操纵在“摩诃摩耶”的大能之下,由于“摩诃摩耶”的力量,这个世界才能运作,所有生物都受到痛苦,所有生物也都享受欢乐,就算是多闻之士也被“摩诃摩耶”的力量所操纵,充满了谬见,“摩诃摩耶”是宇宙的创造者,如果得她欢喜,她便会给人类永恒的救赎。“摩诃摩耶”是一切束缚与解脱的原因,她便是一切,她是永恒的,她是最高力量的显现,她是为了诸神的褔祉才出世的。关于她如何出世有好几个故事。” 接下来,圣者开始娓娓道来女神“摩诃摩耶”的故事。当天地初开,劳累的毗湿奴陷入沉睡时,从祂的耳垢出现了两个恶魔,他们想趁机将梵天吃掉。梵天便向太初之母祷告,这位宇宙之母是整个宇宙的支援者,是一切的创造者、持护者和毁灭者。一听到梵天的祈祷,“摩诃摩耶”便从四面八方进入毗湿奴的身体将衪唤醒,而毗湿奴也立刻消灭这两个恶魔。这便是摩诃摩耶出世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编辑]

圣者接着述说很久以前,天神和阿修罗之间发生了一场百年大战,天神被阿修罗打得大败,还被赶出天界,沦落凡间。天神跑去哀求梵天湿婆毗湿奴,请祂们出面,怒不可抑的三相神各自从眼睛射出怒火,怒火中诞生了降魔女神难近母,众天神高兴之余纷纷将自己的武器交给她去降服阿修罗。 难近母和以牛魔王摩希刹为首的阿修罗,展开天地变色的激战,阿修罗魔军精锐尽出、难近母兵来将挡地悉数将百万魔军歼灭。看到折腾百年的战争终于获得胜利,天神落下兴奋的眼泪,撒下如人雨般的花朵,而难近母也允诺一旦天神再遇到魔军,她必将再度降临斩妖除魔。[8][9]

第三个故事[编辑]

这次同样是天神被阿修罗杀得惨败,众神于是到雪山向“摩诃摩耶”祈祷,希望她能够再次出面降服阿修罗,恰好雪山女神到此准备沐浴,听闻天神泣诉,愤怒之下让难近母再次出现。而这次的正邪缠斗更加激烈,当难近母快无法招架时,从她的额头诞生了黑天女,在难近母黑天女联手力战之下,阿修罗最后终于不敌这两位凶暴善战的女神。 获得胜利的难近母这次受到天神更热烈的赞美,她说:“我的故事要向每一个人传颂,这是一项极大的祝福。唱颂我荣光的家庭会得到平安和祝福、保护我信众的人,我会为他们消灭所有的疾病和忧虑。” 听闻圣者所说的《女神的荣光》,国王和吠舍开始念诵《女神颂》并勤修苦行,难近母果然允诺他们的心愿,国王鼓起勇气再度向敌人宣战,最后收复失土。吠舍向女神要求的是智慧,而他最后也成为一个大智慧者。

参考文献[编辑]

  1. ^ Cheever Mackenzie Brown 1998,第77 note 28页.
  2. ^ Coburn 1991,第13页.
  3. ^ Coburn 2002,第1页.
  4. ^ Coburn 1991,第27-31页.
  5. ^ Tracy Pintchman 2014,第86页.
  6. ^ June McDaniel 2004,第215-216页.
  7. ^ David Kinsley 1988,第101-102页.
  8. ^ Laura Amazzone. Goddess Durga and Sacred Female Power.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12: 5–10. ISBN 978-0-7618-5314-5. 
  9. ^ Thomas B. Coburn. 3. The Text in Translation. Encountering the Goddess: A Translation of the Devi-Mahatmya and a Study of Its Interpre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29–86 (Complete translation) [2018-12-05]. ISBN 978-0-7914-99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