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文字社会
外观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9年6月11日) |
后文字社会(Postliterate society),亦有译作后文学社会是指一个当社会发展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普及至无需文字(Literacy)继续存在的虚讲社会理论。在这个虚构的环境里,读写也变得不再重要,使文字不再需要存在。在一些流行科幻小说或电影里,亦有借用这一理论来构想未来世界,例如:《伊利昂》。
后文字社会与前文字社会的境况完全不同:前文字社会的人还未发现怎样读和写;但后文字社会的人却是已经超越了读写的层面。至于以什么方法来超越,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有可能以影像、声音来传递信息,又或者以更复杂的方式。后文字社会的出现,有时被认为是社会接近技术奇异点的一个象征。
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编辑]由于纯文字的媒体已愈来愈少,跨媒体的内容愈来愈多,对跨媒体内容的解读能力缺失,其实已间接促成功能性文盲。因此,在某些地区的教育制度里,已加入针对有关解读跨媒体内容的能力。例如在新西兰的语文教育就加入有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的元素[1],日本的教育亦有加入媒体素养,此外还有跨媒体素养(Transmedia literacy)等各种元素。
参考
[编辑]- ^ 见新西兰教育局语文课程纲要
参看
[编辑]- 非语意写作(Asemic writing)
- 电脑中介传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MC)
- 电影
- 多重对话性(Multilogue)
- 多媒体文学
- 口述历史
- 电台
- 电视研究
- 资讯素养: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 - 媒体素养 - 超媒体素养(Transmedia literacy)
外部链接
[编辑]- Postliteracy.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semic Magaz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New Post-Litera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这是一篇与文化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