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托勒密世界地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托勒密世界地图,本图为15世纪时根据公元150年的《地理学指南》所重制,最右边标有“Sinae”(中国),“Taprobane”岛(锡兰斯里兰卡,尺寸被过于放大)和“Aurea Chersonesus”(中南半岛)。
托勒密世界地图中东亚东南亚的细节。左边是恒河(孟加拉湾),中间是中南半岛,右边是南海以及“Sinae”(中国)。

托勒密世界地图(Ptolemy's world map)是描绘2世纪的希腊罗马社会所知世界的地图。它基于托勒密在公元150年左右著作的 《地理学指南》中的描述,根据最早的幸存手稿纪录,这份地图传说出自古希腊或希腊化时期一名委名为“亚历山大的阿伽忒俄斯英语Agathodaemon of Alexandria”(Agathodaemon of Alexandria)的地图制作者 。

托勒密地图最值得注意的特征是首次使用了经纬度线,并透过天文观测对地面定位。《地理学指南》曾在9世纪时从希腊语翻译成阿拉伯语,并对花拉子米的作品有所影响,在这之后虽然慢慢为人所遗忘英语Ge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medieval Islam。然而,大域座标系(global coordinate system)的概念已彻底改变欧洲的地理学思想,并启发了更多的地图学上的数学处理。

托勒密的作品最初可能附有地图,但未曾被找到。当前的地图形式是1295年后不久由马克西姆·普拉努得斯英语Maximus Planudes(Maximus Planudes)指导的拜占庭修士根据托勒密坐标所重建,这可能不是原始文本中的地图,因为它使用的是托勒密提供的两个备选投影中较不受青睐的方案。

大陆

[编辑]

大陆被列为欧洲亚洲利比亚洲英语Ancient Libya非洲)。世界洋只出现在地图西边。该地图区分了两个大型封闭海域:地中海印度洋(Indicum Pelagus)。由于马里努斯和托勒密对地球周长估算有误,使得当以弧度表示地中海时会延伸过头;又由于他们过度参考喜帕恰斯,他们误将印度洋与未知陆地英语Terra incognita的东岸和南岸围了起来,这使地图无法确定世界洋的西海岸。[1]

印度地区英语Names for India印度河恒河之间的区域,但半岛面积大幅缩水。锡兰塔普罗巴纳)则被过度放大。马来半岛被冠以“黄金半岛”(Golden Chersonese)之称,取代了早期参考印度人对苏门答腊矿藏的描述所使用的“黄金岛”(Golden Island)。在黄金半岛之外是由泰国湾南海构成的大海湾英语Magnus Sinus(Magnus Sinus),被认为是由印度洋周边未知陆地所围绕的海域。由于从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得到的说法不一,中国被分为两个区域“秦国”(Sinae)和“丝绸之国”(Serica)。[1]

《地理学指南》与其所衍生的地图可能在罗马帝国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自2世纪起,广泛的贸易遍及整个印度洋,在印度已经发现许多罗马贸易港口。从这些港口向中国出发的罗马使团,中国历史从166年左右开始有所记载。

丹麦历史学家古德蒙德·舒特(Gudmund Schütte)试图重建托勒密世界地图中的丹麦。它包括几个地名和部落名称,舒特赋予其中一些名称当代的对应位置。最醒目的特点是日德兰半岛,位于易北河(Albis Trêva)以北,萨克森群岛(Saxonôn Nesôi)以西,斯坎迪亚群岛(Skandiai Nêsoi)以东。斯坎迪亚群岛东侧是更大的斯坎迪亚岛,哥特人居住在斯坎迪亚岛中部,东部则居住着菲莱索伊人英语Firaesi(Phiraisoi)。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Thrower, Norman Joseph William. Maps & Civilization: Cartography in Culture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ISBN 0-226-79973-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