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明文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文衡》又名《皇明文衡》,为明朝程敏政所编,共一百卷。

《明文衡》编次依《玉台新咏》体例,分三十八体,包括代言、赋、骚、乐府、琴操、表笺、奏议、论说、解、辩、原、箴、铭、颂、赞、策问、问对、书、记、序、题跋、杂著、行状、神道碑、墓志、墓表、祭文、字说等。全书收录洪武至成化年间文章,如宋濂杨士奇王叔英等人所撰之乐府、琴操、表笺、奏议等。其中有数十篇有目无文。所录多歌颂封建并推尊儒学的作品,“不免芜杂之讥。”[1]

程敏政生前此书未及刊行。族侄程曾于休宁老家发现手稿,共抄出十六册。正德五年(1510年)本书由徽州府推官张鹏首次刻行,但品质不佳。嘉靖初年,学政卢焕携至应天府,交由教授范震李文会先后重校,并于嘉靖六年重刻。

注释[编辑]

  1. ^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