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曼弗雷德交响曲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曼弗雷德交响曲》(英语:Manfred Symphony,俄语:Симфония «Манфред»),作品58,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作的交响作品。这是柴可夫斯基唯一没有编号的交响曲作品,他视之为“标题交响曲”。

创作历程

[编辑]

乐曲原本是由俄国剧评家史塔索夫英语Vladimir Stasov于1868年向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作曲家巴拉基列夫提议为此创作一首交响曲,可是巴拉基列夫有感自己未有足够能力写成作品,随后他曾把建议转交给专长写标题音乐的法国作曲家白辽士,但同样遭对方拒绝并发还,巴拉基列夫遂把建议暂搁在一旁[a]。1880年代,他将建议书交给柴可夫斯基,希望他可以完成这个计划,柴可夫斯基起初并不愿意,而是在两年后才答应了此一邀请。柴氏在准备离开圣彼得堡、前往达沃斯(Davos)探往濒死的好友柯泰克(Iosif Kotek)时,致信予巴拉基列夫:“我明早就要动身。今天我会去书店买(拜伦的)《曼费德》。登上阿尔卑斯山顶正合我意;如果我不是要去见一个垂死之人的话,那里的环境将非常适宜构思《曼费德》的音乐形象。无论如何,我向您保证我将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实现您的愿望。”[1]

《曼费德》选自英国作家乔治·戈登·拜伦于1817年完成的同名作品《曼费德英语Manfred[b]。本曲创作期间约于1885年5月至9月间,介于柴氏《第4号交响曲》和《第5号交响曲》之间。柴可夫斯基最终亦将作品题献给巴拉基列夫。

此曲1886年3月11日于莫斯科首演,指挥为Max Erdmannsdörfer。

分析

[编辑]

《曼弗雷德交响曲》不仅是柴可夫斯基的唯一一首标题交响曲,而且它和其他有编号交响曲(包括未有完成的《第7号交响曲》)亦有很多相异之处。篇幅上,《曼弗雷德交响曲》的演奏时间是所有柴氏交响曲中最长者,平均约为55分钟长,较《悲怆》多出约7分钟长度。

配器

[编辑]

《曼弗雷德交响曲》所动用的人数和乐器种类,都是八首交响曲中最多的。在本曲,柴可夫斯基用上了英国管低音单簧管小号竖琴簧风琴。这几种乐器虽然在其他的管弦作品中都有使用过,但却从来没有套用在其他任何一首交响曲上;而所运用的敲击乐器既也是八首中最多,也贯穿四个乐章,而非如其他交响曲般只在某一个乐章中使用。由于乐曲所动用的规模较大,对乐手的技术要求亦相对比其他交响曲为高,故此直至现今,虽然名气并不逊于第4号第5号第6号交响曲,但演奏次数却远比以上三首为少。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3 *3 *3 3—4 4 3 1—tmp+5—2hp—str"[2]

乐曲结构

[编辑]
第一乐章

B小调,痛哭的缓板[需要解释]-稍快的中板-行板(lento lugubre - moderato con moto - andante)。此乐章是唯一没有柴氏文字注解的乐章。

第二乐章

B小调,甚有精神的甚快板(vivace con spirito),小题〈阿尔卑斯山上的精灵,现身于瀑布中的彩虹〉。

第三乐章

G大调,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柴氏注解:“是一首田园诗。一群山区单纯、自由又平静的居民。”[1]

第四乐章

B小调—B大调,热烈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长度为四乐章之最。

评价

[编辑]

柴可夫斯基曾写信给女高音好友帕弗洛芙斯卡雅(Emiliya Pavlovskaya),表示《曼费德》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交响曲[3],不过他在后来给康斯坦丁大公爵的信中又说,自己颇为厌恶这部作品[1]

除了柴氏本人前后不一致的看法外,首演后的评论亦毁誉参半,其中以强力集团之一的居伊最为不客气。他认为,柴可夫斯基在音乐中只突显曼费德的阴沉和贵族气质,完全失去了强力集团所倡议的“区别于欧洲古典音乐的具有鲜明俄罗斯特色的浪漫派音乐”的要求[4]。而柴可夫斯基的好友,乐评家拉罗克英语Herman Laroche(Herman Laroche)虽则语气较为温和,但亦对此作品不甚欣赏[5]。柴氏一度打算将乐谱销毁,后来还是保留下来。

现代音乐家部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非常欣赏本曲,认为是柴可夫斯基最完美的作品[来源请求]。不过在他于1953年的录音版本中,却把乐曲作出了一些修改和删剪。反之,指挥家伯恩斯坦认为本曲如同“垃圾”[来源请求],他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灌录了柴可夫斯基六首已完成的交响曲,就是刻意不肯灌录此曲[来源请求]

注释

[编辑]
  1. ^ 史氏原本便是听了白辽士访问俄国的演出,深受其《幻想交响曲》及《哈洛德在意大利》启发,而引发了提议创作的意图。巴拉基列夫拒绝此一提议后,虽曾转向白辽士,但此时白辽士困于健康状况不佳,没有应允。
  2. ^ 曼弗雷德的遭遇,其不能曝光的爱恋、悲观且忧郁的情绪,都呼应了柴氏本人的人生境遇。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1.0 1.1 1.2 吴毓庭. 謬思客·古典月刊 第144期. 台北市: 有乐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19年8月: 28. 
  2.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412. ISBN 0-8108-3228-3. 
  3. ^ Warrack, J. (1973). Tchaikovsk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s, p.191. ISBN 684-13558-2.
  4. ^ Cui, C., in Campbell, S. (ed.) (2003). "Tchaikovsky's Manfred Symphony." In Russians on Russian Music, 1880–1917.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0-12. ISBN 0-521-59097-3.
  5. ^ Laroche, H., in Campbell, S. (ed.) (2003). "Tchaikovsky's Manfred Symphony." In Russians on Russian Music, 1880–1917.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10. ISBN 0-521-59097-3.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