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农学校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札幌農学校 |
假名 | さっぽろのうがっこう |
平文式罗马字 | Sappōrō nō Gakkō |
札幌农学校(さっぽろのうがっこう)是日本明治初期设置于北海道札幌市的教育机构,亦是日本早期有授予学士学位的教育机构之一。札幌农学校与札幌以至整个北海道的开拓史有着紧密的联系,除著札幌的迅速发展,札幌农学校的规模也日益扩张,发展成东北帝国大学农科大学、北海道帝国大学,最后变成今日的北海道大学。现在的北海道著名景点之一札幌市钟楼,就是由札幌农学校的演练操场改建过来的。
历史
[编辑]开拓使临时学校
[编辑]1869年,日本政府正式开始进行开拓北海道的事务,并把札幌建成北海道的本府。目前位于东京都港区芝公园的增上寺在1872年有方丈购地加建开拓使临时学校(首任校长为荒井郁之助),目的是为了训练一批对开拓北海道事业方面有帮助的人材,后来该临时学校迁移到札幌当地,并加以大规模扩建。
临时学校的首年度全收生数量为120名(政府供读者60名,私人供读者60名),年龄层则包括普通学校的初级(14岁至20岁)和普通学校二级(20岁至25岁),再将学生分配到各个专门学科。同年9月,临时学校加设女校(只招收50名政府供读的学生)。不过,这批由政府资助供读的女学生,必须立誓毕业后要与有北海道户籍的人士结婚。
札幌农学校
[编辑]1875年,札幌本府已经历了五年的建设,当地开拓官员将由东京迁移至北海道石狩国札幌郡附近的临时学校集中并改建成小村的形态,于旧历七月廿九改称为“札幌学校”。这时候,札幌学校归由开拓使札幌本厅学务局所管辖,并于同年9月7日举行创校仪式。1876年,札幌学校改名为“札幌农学校”,并于该年9月再次举行新的创校仪式。可是,在8月24日先行开设札幌女学校,却于1876年被废校。女学校所遗留下的校舍,于1888年由北海道厅改建成北海道厅旧红砖厅舍,作为开拓使、札幌县及北海道厅的总厅舍。
札幌农学校的首任校长调所广丈,聘请了来自麻省的威廉·史密斯·克拉克为校长。克拉克曾在札幌农学校留下八个月,并以其科学精神及基督教道德精神熏陶了一班有为的年青人,包括佐藤昌介、新渡户稻造、内村鉴三等人。以新渡户稻造等人为中心,被称为“札幌バンド”(札幌集团)的这群学者,对于日后的北海道开拓,以至整个日本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1882年,北海道的人口超越了20万人,于是日本政府废除了开拓使与及相关机构,改置函馆县、札幌县及根室县三个县。札幌农学校则交由农商务省所管辖。由于铁路得到开通,由札幌到小樽一带连接对外码头的路径得到改善,在此时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交通及经济层面也好,札幌的城市地位都变得十分优越。可是,在1884年,内阁府书记官金子坚太郎奉伊藤博文之命,到北海道视察时对札幌农学校发出颇严酷的评价:“在实务方面没有什么实际功效(実业に暗く役に立たない)。”此事对札幌农学校以至整个北海道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打击。1886年,日本政府废除之前所置的三个县,而改设北海道厅。
多次改组
[编辑]另一方面,自从北海道于1875年5月实行屯田兵制度开始,至1880年代时期北海道人口已超越30万人,工作机会没那么多的情况下,农用土地开始变得不敷应用,各种主流产业(如煤炭业、矿业)亦出现饱和的现象。由于当地未能发展新产业,于是很多从札幌农学校毕业的学生为求理想的个人发展,都从北海道本地流出,直接令北海道的生产力及劳动力大大降低。为了阻止这个恶劣现象的持续,北海道政府了解到本土必须发展农业以外的其它高等教育。
虽然打算新增教学内容,但仍受限于资金,此后终于在1897年,日本动用从甲午战争击败清朝军队所取得的大笔赔偿金,设立京都帝国大学,随后更将帝国大学的规模延展到日本各地,包括北海道。最终于1907年9月,札幌农学校被改为东北帝国大学的分科大学(农科大学)。其后到1918年,北海道帝国大学正式设立,“东北帝国大学农科大学”(即前札幌农学校)亦移交北海道帝国大学所管理;1919年2月,根据大学的调配令,“北海道帝国大学农科大学”正式改组为“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并同时设置医学部。此后于1924年及1930年分别设置工学部及理学部,北海道帝国大学实际已扩充成一所集合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大学。战后恢复了正常的教学后,随着历史的演变,成为今日北海道,乃至于今日日本著名学府“北海道大学”。
参考资料
[编辑]- (日语)北海道大学的变革历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札幌市时计台的历史
外部链接
[编辑]- (日语)札幌农学校第二农场(北海道大学)
- (日语)札幌农学校简介
- (日语)都道府县人口(1884年-2000年)
- (日语)札幌人口(1895年-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