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泛以输油管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泛以输油管道
埃拉特端的一处原油码头
泛以输油管道地图
国家/地区 以色列
运营商埃拉特阿什凯隆管道公司
长度254千米
最大输送量正向6千万吨/年,逆向3千万吨/年
管道走向双向
起点埃拉特
途径贝尔谢巴
终点阿什凯隆

泛以输油管道希伯来语קו צינור אילת אשקלון‎),又称埃拉特-阿什凯隆管道,是一条南北向贯穿以色列输油管道,连接红海亚喀巴湾沿岸城市埃拉特地中海沿岸城市阿什凯隆

修建背景

[编辑]

六日战争后,苏伊士运河被关闭,为解决伊朗的石油运输问题,1968年以色列与伊朗按照各占50%的股权合资成立了埃拉特阿什凯隆管道公司(EAPC),兴建从红海直通地中海的石油运输管道[1][2][3]。管道全长254千米,直径42英寸,建成后,伊朗生产的原油能够通过油轮在以色列南部埃拉特港码头卸货,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地中海城市阿什凯隆,重新装载上油轮运往西欧地区。泛以输油管道的建成既满足了以色列的石油进口需求,又解决了伊朗供往西欧地区石油的运输通道问题。经过扩容,1973年,埃拉特和阿什凯隆的贮存容量分别提升至110万立方米及130万立方米[3]。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宗教势力推翻,伊以走上敌对关系,伊朗停止使用泛以输油管道,而以色列也将埃拉特阿什凯隆管道公司收归国有[4]

现状

[编辑]

2003年,泛以输油管道逆向输油工程建设完工,泛以输油管道从原来只可以由红海(埃拉特)向地中海(阿什凯隆)单向输送石油,变为可双向输送石油[3]。原油经三个增压站,能提供每年最高6千万吨的吞吐量,另外两个增压站将原油泵往相反方向,即从地中海输送至红海,能提供每年最高3千万吨的吞吐量[5]。同年,以色列和俄罗斯达成协议,俄罗斯出产的石油经黑海新罗西斯克港运往阿什凯隆后,通过泛以输油管道逆向输油工程送往埃拉特港,再运往亚洲市场[6]。2015年,瑞士法庭下令以色列向伊朗支付11亿美元,用以赔偿1979年将泛以输油管道收归国有对伊朗造成的损失,但是遭到了以色列的拒绝[4]

经济效益

[编辑]
中东地区输油管道(绿色)和输气管道(红色)分布图

泛以输油管道建设之初是为了方便伊朗的石油运输,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伊以交恶,以色列与埃及和俄罗斯的关系改善,输油管道也从之初的地缘政治需要,变成了经济需要。比起绕行好望角,或者通过苏伊士运河,或者借由埃及苏麦德输油管道英语Sumed pipeline等方式,通过泛以输油管道输送石油是目前最短、最经济的方式[7]

事故

[编辑]

2014年12月,输油管道南段位于Evrona自然保护区附近发生了大规模石油泄漏事故英语2014 Israeli oil spill[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Daniel Ammann. The King of Oil: The Secret Lives of Marc Ric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9. ISBN 0-312-57074-0. 
  2. ^ Bialer, Uri. Fuel Bridge across the Middle East—Israel, Iran, and the Eilat-Ashkelon Oil Pipeline. In: Israel Studies, Vol 12, No 3 (Fall 2007)
  3. ^ 3.0 3.1 3.2 里程碑. EAPC. [2015-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4. ^ 4.0 4.1 Report: Swiss Court Orders Israel to Pay Iran $1.1 Billion in Oil Pipeline Dispute. [27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5. ^ 输油管. EAPC. [2015-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中文). 
  6. ^ 逆转输油项目. EAPC. [2015-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7. ^ 总经理致词. EAPC. [2015-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8. ^ PHOTOS: Israel Hit With Massive 600,000 Gallon Oil Spill. [2015-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9).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