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猫尾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猫尾豆
台湾原生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亚科: 蝶形花亚科 Faboideae
属: 狸尾豆属 Uraria
种:
猫尾豆 U. crinita
二名法
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1813

猫尾豆学名Uraria crinita)为豆科狸尾豆属下一个多年生亚灌木植物,又名猫尾草九尾草狗尾草兔尾草,广布于东亚南部、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

特征[编辑]

猫尾豆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紫色花序,顶生于枝端的总状花序长约30公分,甚至更长,花朵呈穗状排列,花序顶端部分会呈弯曲状,貌似狗尾、猫尾,因而得名。

栽培[编辑]

猫尾豆对土壤要求不高,在贫脊的土地也能生长,耐寒也耐热,但不耐湿,栽培上需注意排水问题。台湾中部大肚山山区和南投山区有大量种植。[1]

用途[编辑]

猫尾豆不仅是很好的药用植物,台湾民间亦常取其根部入菜烹煮成常见的食补佳肴“九尾鸡汤”或称“狗尾鸡”,具开脾、健胃等效用。[2]

图片[编辑]

引文出处[编辑]

  1. ^ 台中市政府.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兔尾草.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览会.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中文(台湾)). 
  2. ^ 2018台中花博外埔園區-兔尾草.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参考资料[编辑]

扩展阅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