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貓尾豆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貓尾豆
台灣原生

未予評估IUCN 3.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薔薇類植物 Rosids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亞科: 蝶形花亞科 Faboideae
屬: 狸尾豆屬 Uraria
種:
貓尾豆 U. crinita
二名法
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1813

貓尾豆學名Uraria crinita)為豆科狸尾豆屬下一個多年生亞灌木植物,又名貓尾草九尾草狗尾草兔尾草,廣佈於東亞南部、東南亞南亞澳大利亞北部。

特徵[編輯]

貓尾豆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它的紫色花序,頂生於枝端的總狀花序長約30公分,甚至更長,花朵呈穗狀排列,花序頂端部分會呈彎曲狀,貌似狗尾、貓尾,因而得名。

栽培[編輯]

貓尾豆對土壤要求不高,在貧脊的土地也能生長,耐寒也耐熱,但不耐濕,栽培上需注意排水問題。台灣中部大肚山山區和南投山區有大量種植。[1]

用途[編輯]

貓尾豆不僅是很好的藥用植物,台灣民間亦常取其根部入菜烹煮成常見的食補佳餚「九尾雞湯」或稱「狗尾雞」,具開脾、健胃等效用。[2]

圖片[編輯]

引文出處[編輯]

  1. ^ 臺中市政府.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兔尾草.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2019-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0) (中文(臺灣)). 
  2. ^ 2018台中花博外埔園區-兔尾草.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0). 

參考資料[編輯]

擴展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