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蔡佑(15世纪—16世纪),体顺勉庵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蔡佑三岁失怙,由母梁氏抚育成人。稍长,哀于无父之痛,转而发奋读书。曾跟随蔡清学习《易经》。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式举人,次年(1502年)登会试副榜,为养老母,未再应试,参与铨选,授新宁县教谕。当地明伦堂因大雨倒塌,他捐款修葺,又在官署旁设立讲堂,每日衣冠端正,教授诸生。因母丧去官回乡[1][2]

服阕后蔡佑调任海宁教谕,人称他忠诚正直,为师儒典范[3],升湖州府教授致仕。他在新宁曾代理知县,实施良政,不取县中物资,只曾因为母亲生病思念竹笋,破例接受一次他人馈赠,自海宁调任湖州时,士子也争相留下画像,死后入祀乡贤祠和三地名宦祠。

家族[编辑]

蔡克廉,嘉靖八年进士[1]

引用[编辑]

  1. ^ 1.0 1.1 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八·人物志·名臣之二》:蔡佑,字体顺,号勉庵。三岁而孤。其母梁氏,艰贞守之。佑数岁,哀不见父,掩泣发愤,读书敏记。从田南山受蔡虚斋易学,复以新得疑义,往质虚斋。虚斋曰:“我学盖如是。”遂传虚斋之《易》。最好朱文公《家礼》,讲肄行之,造次必于礼。弘治辛酉举乡荐,壬戌会试,登乙榜,即就铨养母,得新宁教谕。丁母艰,服除,改海宁。迁湖州府教授致仕,佑所至教士皆悦附。其谕新宁时,上官檄视邑篆,省文书,所宜施行,上闻下施,不取邑中一物。会其母病思笋,有持馈者,遂受之。邑人以为特事。其自海宁徙湖州,士争画像,乞留衣带。去湖亦如之。泉中祀乡贤。子克廉。
  2. ^ 光绪《【广东】新宁县志·卷十八·列传一》:蔡佑,晋江人,宏治十五年以举人授教谕,宅心光大、积学优长,时明伦堂以雨潦圮,即捐修之,创讲堂一区于官廨之右,每日正衣冠与诸生端坐,随材高下示以进修之方,敏业者奖、弗率者责,多所造就,以丁内艰去,殁后祀名宦祠。 据王志修
  3. ^ 康熙《海宁县志·卷十·名宦志》:蔡佑,晋江人,正德六年任海宁教谕,论者谓:“佑忠诚公谨、正直光明,端师儒之范,峻礼法之防云。”迁湖州教授去,俎豆名宦。

参考文献[编辑]

  • 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八·人物志·名臣之二
  • 光绪《【广东】新宁县志》·卷十八·列传一
  • 康熙《海宁县志》·卷十·名宦志
官衔
新头衔 明朝广东新宁县教谕
1502年-1507年
继任:
方茂荣
前任:
林琚
明朝海宁县教谕
1511年-1515年
继任:
侯泰
未知
上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梁能安
明朝湖州府教授
正德年间
继任:
朱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