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邝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邝仪(?—?),籍贯湖南省宜章人,邝埜之子,官户部郎中,明朝政治人物

简历

[编辑]

景泰初年,赠邝埜为少保,封其子邝仪为主事,后升南京户部河南司主事邝仪为本部山东司郎中。[1][2][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明史·列传第五十五》:邝埜,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众谓将起大狱,埜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营造北京,执役者钜万,命埜稽省,病者多不死。十六年有言秦民群聚谋不轨者,擢埜陕西按察副使,敕以便宜调兵剿捕。埜白其诬,诏诛妄言者。宣德四年振关中饥。在陕久,刑政清简。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正统元年进兵部右侍郎。明年,尚书王骥出督军,埜独任部事。时边陲多警,将帅乏人,埜请令中外博举谋略材武士,以备任使。六年,山东灾。埜请宽民间孳牧马赔偿之令,以苏其力。十年进尚书。旧例诸卫自百户以下当代者,必就试京师,道远无资者,终身不得代。埜请就令各都司试之,人以为便。瓦剌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又与廷臣议上方略,请增大同兵,择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寻又请罢京营兵修城之役,令休息以备缓急。时不能用。也先入寇,王振主亲征,不与外廷议可否。诏下,埜上疏言:“也先入犯,一边将足制之。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听。既扈驾出关,力请回銮。振怒,令与户部尚书王佐皆随大营。埜堕马几殆,或劝留怀来城就医。埜曰:“至尊在行,敢托疾自便乎?”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在申请。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言者死!”埜曰:“我为社稷生灵言,何惧?”振叱左右扶出。埜与佐对泣帐中。明日,师覆,埜死,年六十五。埜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父子辅为句容教官,教埜甚严。埜在陕久,思一见父,乃谋聘父为乡试考官。父怒曰:“子居宪司,而父为考官,何以防闲?”驰书责之。埜又尝寄父褐,复贻书责曰:“汝掌刑名,当洗冤释滞,以无忝任使,何从得此褐,乃以污我。”封还之。埜奉书跪诵,泣受教。景泰初,赠埜少保,官其子仪为主事。成化初,谥忠肃。
  2.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乙未升南京户部河南司主事邝仪为本部山东司郎中。
  3. ^ 《“盛德堂”: 崖州文化中心》:“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目前的‘盛德堂’已面目全非了,‘盛德堂’只剩下几片残墙断壁,两堵破墙在荒草中顽强地支撑着10多平方米的小屋。难以想象的是,就这么一间氏族宗祠自古以来名闻遐迩,从南宋到清末,为‘盛德堂’题赠诗词的就有40多人。这些人中有文人学士、有各朝官员,其中名声显著者如南宋的宰相赵鼎、枢密院编修胡铨,有元代四大文学家之一的范椁、著名诗人王仕熙,明代有大学士丘浚、户部郎中邝仪、海南名人王佐、钦差提督广东按察司佥事赵瑶、清代有知州宋锦和嵇震等。进士出身的琼州教授冯炜为裴氏‘盛德堂’作《盛德堂记》,丘浚远在北京为相,应裴氏之请为《裴氏族谱》作序。在崖州为官或视察巡按到崖州的官员无不到‘盛德堂’去瞻仰‘盛德堂’的盛德,可见‘盛德堂’非同一般的地位!2005年,由两位崖城人氏柯行廉、黎月光和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王集门先生编著的《崖州裴氏盛德堂诗钞》和《水南村诗钞》,‘盛德堂’诗文内涵之丰富堪称崖州文化一大奇观,其被誉为海南古文化第一堂实在并不为过。”徐日霖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