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楫(1515年—1552年),字思豫,号小山,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今上海)人。

陆深之子。正德十年(1515年)九月二十八日出生,幼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尤善决策辩难。嘉靖三年(1524年),师从姚时望,笃志于史学要籍。嘉靖十八年,以父荫由廪生入太学。应乡试屡不中。[1]陆楫反对禁奢,所撰的《论崇奢黜俭》一文,不囿于传统偏见,认为扩大消是解决贫民生计的重要途径,俭只能使一家免于贫,而奢则能“均天下而富之”。著有《蒹葭堂稿》、《古今说海》等。可惜他体弱多病,[2]有腰痛之疾,不耐繁剧。[3]嘉靖三十四年(1552年),五月晦日卒,终年仅三十七,无子。[4]以族孙陆郯为继子。

注释[编辑]

  1. ^ 陆楫〈祭先师竹斋姚先生室沈孺人文〉自述:“三举乡闱,不获见售。”
  2. ^ 《蒹葭堂稿》卷4〈复严亭山正郎书〉曰:“甫成童后,即患尪湿沉痾,几不起。先公惧无以自保已,令束举子业不问,至弱冠始出试有司。”
  3. ^ 陆深《俨山集》卷九十六〈家书〉记:“但知汝有腰痛疾,少年岂宜有,此莫是跌扑来,吾甚忧悬。”
  4. ^ 《上海县志》陆深传附陆楫:“子楫,字思豫,号小山。少颖敏,读书过目不忘,属文善议论。以父荫,由廪生入太学。著有《蒹葭堂稿》、《古今说海》。年未四十卒,无子。”

参考书目[编辑]

  • 林丽月,〈陆楫(1515-1552)崇奢思想再探〉,《新史学》五卷一期,1994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