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Dan310546/哲学/科学哲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编辑]

逻辑实证主义(英语:logical positivism)和逻辑经验主义,共同形成了新实证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经验主义,是以确证主义英语Verificationism为核心的西方哲学运动

起源[编辑]

维也纳学派与柏林学派[编辑]

竞争对手[编辑]

影响英语世界[编辑]

发展[编辑]

20世纪30年代后期,逻辑实证主义者从德国奥地利逃至英国美国。当时,许多人已经用奥图·纽拉特物理主义取代了恩斯特·马赫的现象主义,认为科学的内容不是“现象”或内在的“感觉”,是公共可观察的实体。而在维也纳学派中领导逻辑实证主义的鲁道夫·卡尔纳普,则试图用简单的“确认”来取代“验证”。随着1945年二战结束,逻辑实证主义变得温和,成为逻辑经验主义,主要由美国的卡尔·海波尔英语Carl Gustav Hempel领导。他阐述了涵盖律模式英语Deductive-nomological model的科学解释。

逻辑实证主义成为分析哲学的主要支柱[1],在20世纪60年代主导英语世界的哲学科学哲学,同时也影响了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发展。 然而,这场运动仍未能解决其核心问题[2][3][4],学说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主要包括奎因诺伍德·汉森英语Norwood Hanson卡尔·波普尔汤玛斯·孔恩卡尔·亨佩尔英语Carl Hempel的批评。

思想根源[编辑]

语言[编辑]

逻辑主义[编辑]

经验主义[编辑]

科学哲学[编辑]

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编辑]

回顾[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See "Vienna Circle"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 ^ Smith, L.D. Behaviorism and Logical Positivism: A Reassessment of the Allian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14. ISBN 9780804713016. LCCN 85030366. 
  3. ^ Bunge, M.A. Finding Philosophy in Social Scie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17. ISBN 9780300066067. LCCN lc96004399. 
  4. ^ Popper, Falsifiability, and the Failure of Positivism. 7 August 2000 [30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7 January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