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Dan310546/哲學/科學哲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邏輯實證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

[编辑]

逻辑实证主义(英語:logical positivism)和逻辑经验主义,共同形成了新實證主義,也被稱為科学经验主义,是以確證主義英语Verificationism為核心的西方哲學運動

起源

[编辑]

維也納學派與柏林學派

[编辑]

競爭對手

[编辑]

影響英語世界

[编辑]

發展

[编辑]

20世紀30年代後期,邏輯實證主義者從德國奧地利逃至英國美國。當時,許多人已經用奧圖·紐拉特物理主義取代了恩斯特·马赫的現象主義,認為科學的內容不是「現象」或內在的「感覺」,是公共可觀察的實體。而在維也納學派中領導邏輯實證主義的魯道夫·卡爾納普,則試圖用簡單的「確認」來取代「驗證」。隨著1945年二戰結束,邏輯實證主義變得溫和,成為邏輯經驗主義,主要由美國的卡爾·海波爾英语Carl Gustav Hempel領導。他闡述了涵蓋律模式英语Deductive-nomological model的科學解釋。

邏輯實證主義成為分析哲學的主要支柱[1],在20世紀60年代主導英語世界的哲學科學哲學,同時也影響了學,特別是社會科學的發展。 然而,這場運動仍未能解決其核心問題[2][3][4],學說受到越來越多的批判,主要包括奎因諾伍德·漢森英语Norwood Hanson卡爾·波普爾湯瑪斯·孔恩卡爾·亨佩爾英语Carl Hempel的批評。

思想根源

[编辑]

語言

[编辑]

邏輯主義

[编辑]

經驗主義

[编辑]

科學哲學

[编辑]

對邏輯實證主義的批評

[编辑]

回顧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See "Vienna Circle"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 ^ Smith, L.D. Behaviorism and Logical Positivism: A Reassessment of the Allian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14. ISBN 9780804713016. LCCN 85030366. 
  3. ^ Bunge, M.A. Finding Philosophy in Social Scie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17. ISBN 9780300066067. LCCN lc96004399. 
  4. ^ Popper, Falsifiability, and the Failure of Positivism. 7 August 2000 [30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7 January 2014.